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节堂
唐 宋 时节度使收藏旌节的厅堂。《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罢秩则交厅,以节度使印自随,留观察使、营田等印,以郎官主之。锁节楼、节堂,以节院使主之,祭奠以时。” 宋 戴埴 《鼠璞·旗纛将军》:“本朝有六纛,旌节,门旗二,受赐藏之公宇私室,号节堂;朔望次日祭之,号衙日。”指商议机密重事的厅堂。《水浒传》第七回:“ 林冲 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輒入?’”《水浒传》第八一回:“你两个且休説,节堂深处的勾当,谁理会的?”
介潭
古代传说为有鳞甲动物的祖先。《淮南子·墬形训》:“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黿,玄黿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於庶龟。”
解祟
消除灾祸。 汉 扬雄 《太玄·干》:“次八,赤舌烧城,吐水于缾。测曰:‘赤舌吐水,君子以解祟也。’” 范望 注:“祟,犹祸也。以水解火,祸之散也。”
解素
解除吃素之戒,开荤。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 谢朏 、 孔彦颖 等屡劝解素,乃是忠至,未达朕心。”《新唐书·循吏传·韦宙》:“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羣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辨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素,喧呼疻鬭, 宙 至,一切禁之。”
桀宋
指 战国 时 宋康王 偃 。因其荒淫无道如 夏桀 ,故称。《史记·宋微子世家》:“ 君偃 十一年,自立为王……淫於酒、妇人。羣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诸侯皆曰‘桀宋’。”《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九年》:“﹝ 宋康王 ﹞为长夜之饮於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於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 胡三省 注:“言其昏暴如 桀 也。”
结驷
一车并驾四马。《楚辞·招魂》:“青驪结駟兮齐千乘,悬火延起兮玄颜烝。” 王逸 注:“结,连也。四马为駟。”《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不脱扃,结駟方蘄。” 薛综 注:“结驾駟马,方行而入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过桥亭雕簷峻宇,出没云霞,上可结駟,下可方舟。”用以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矣 於陵 ,养气浩然,蔑彼结駟,甘此灌园。”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对牀句,子真佳作。安用羡伊结駟,难儂罗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子自塾中归,见结駟於门,审所自来,骇奔告母。”
解说
疏解说项。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梁 内史 韩安国 亦因长公主解説, 梁王 卒得不治。”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 天津 、 保安 之驻军,亦相继而起, 袁 乃借口北方不得不赖一己之坐镇。 蔡 汪 两专使亦电 南京 ,为之解説,于是参议院议允 袁 在 北京 就职。”解释说明。《后汉书·杨厚传》:“ 统 作《家法章句》及《内讖》二卷解説。” 宋 晏殊 《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艷。”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这样诧异的事,教我也解説不来。” 巴金 《家》三二:“他的解说很动人,这是经过整夜准备的。”舒解欢悦。《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 汉 郑玄 笺:“女行反入见我,我则解説也。”《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太后乃解説。”解脱,解下。《周礼·春官·司常》“建廞车之旌” 汉 郑玄 注:“葬云建之,则行廞车解説之。” 陆德明 释文:“説,吐活反。”
结帨
古代嫁女仪式之一。《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郑玄 注:“帨,佩巾。” 晋 皇甫谧 《女怨》诗:“施衿结帨,三命丁寧。”指成婚。 唐 独孤及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夫人 河南 独孤氏 ……结帨宜室四十有四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下镜》:“结帨未堪承母命,觉含羞。”参见“ 结縭 ”。
节帅
指节度使。《新唐书·刘晏传》:“ 李灵耀 反, 河 南节帅或不奉法,擅征赋,州县益削。”《宋史·翟守素传》:“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 守素 久次不迁,殊无陨穫意。” 徐兴业 《金瓯缺》第四章:“莫不是令尊节帅来京颐养?”
节束
逐节缠束。《淮南子·齐俗训》:“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殫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絶业而无益於槁骨腐肉也。” 高诱 注:“束,缚也。”
捷书
军事捷报。《梁书·蔡道恭传》:“寇贼凭陵,竭诚守御,奇谋间出,捷书日至。” 唐 杜甫 《洗兵行》:“中兴诸将收 山 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 江 南平,览捷书而泣曰:‘师征不义,而顾令吾民死兵,彼何负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食鱼羹》:“ 金川 用兵时,累岁未得进,至乙未冬,始克 勒乌围 。 阿文成公 桂 以捷书进。”
戒书
自我警戒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卢辩 注:“託於物以自警戒也。” 汉 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汉 蔡邕 《独断》卷上:“ 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书。”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为戒敕也。世皆名此为策书,失之远矣。”
嵥竖
耸立。 晋 郭璞 《江赋》:“ 虎牙 嵥竖以屹崒, 荆门 闕竦而盘礴。”
解首
解元。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去山泰》:“及就府试, 冯涯 侍郎作掾而为试官,以解首送言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诸国使人入贺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量冠、白袍青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十月,復写武榜。解首则其孙 腾蛟 也。”参见“ 解元 ”。
解绶
见“ 解印綬 ”。
解手
犹分手,离别。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两都相望,於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 宋 范成大 《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诗:“知心海内向来少,解手天涯良独难。”谓解决事情。《宋书·庾登之传》:“ 幼绪 语人,吾虽得一县,负三十万钱, 庾冲远 乃当送至 新林 ,见缚束,犹未得解手。”《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恶物是老人化身来的,若把这恶物打死在这里,那老人也就死,恐不好解手,他的子孙也多了,必来报仇;我且留着他。”指解决事情的手段或办法。《水浒传》第三九回:“我教仁兄一着解手,未知如何?”大小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叙了些寒温, 魏生 起身去解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我以为他到外面解手,谁知一等他不回来,再等他也不回来,竟是‘溜之乎也’的去了。” 马南邨 《燕山夜话·新的“三上文章”》:“只要有思索的机会,到处都可以运用思考,甚至于在厕所里解手,也是思索的好机会。”
结绶
佩系印绶。谓出仕为官。《汉书·萧育传》:“﹝ 萧育 ﹞少与 陈咸 、 朱博 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 王阳 、 贡公 ,故 长安 语曰:‘ 萧 朱 结綬, 王 贡 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我来结綬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不允》:“结綬 金马 庭,高议 云臺 上。”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接手
拱手。《战国策·赵策四》:“ 冯忌 请见 赵王 ,行人见之, 冯忌 接手俛首,欲言而不敢。”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 高宗 每降鑾輦,亲诣精庐,尊师身不下堂,接手而已。”携手。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驰遥思於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清 金农 《人日寄小侄》诗之二:“千里归情搅晏眠,何时接手玉华前。”交手,双方比赛。《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武成 常使 和士开 ,与 胡后 对坐握槊, 孝瑜 諫曰:‘皇后天下之母,不可与臣下接手。’”犹帮手。《英烈传》第二四回:“我的刀枪并矛戟的手法都是天下第一手,谁想这 耿 家儿子都一一相合;倘得他做个接手,也是天生一对好汉。”接替。《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三年任满,自然有人接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而且每一号兵船,未必就是一个管带到底,头一个作弊罢了,难道接手的也一定是这样的么。”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不过倘早先预备下几个接手的青年,又何至于此。”犹过手。《红楼梦》第三六回:“姨娘们的丫头月例……我不过是接手儿,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我做主。”紧接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两个伴房老妈子,连忙过去接了烟枪,打横放在烟盘上,一个接手代他戴上凤冠。”伸手来接;收受。《老残游记》第十回:“ 璵姑 于是取了箜篌递给 扈姑 , 扈姑 不肯接手。” 沙汀 《医生》:“他并不高兴,因为清了钞票,疋头商预先告了个罪,说是一元的金元券,当天街上已经没有人肯接手了。”俗称暂放物品的桌几等。
借寿
旧时迷信者在尊长或亲爱者病重时祷告于神,愿减己之寿以延病者之寿,称为“借寿”。 宋 楼钥 《跋刘师文昆仲乞增母寿疏稿》:“ 刘 氏兄弟以母暴得病欲絶,各乞减算三年,增母之寿,而母后六年乃卒。”按 楼 文所云即借寿事。
介寿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郑玄 笺:“介,助也。”后以“介寿”为祝寿之词。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兕觥介寿,旨畜御穷。” 柳亚子 《田寿昌五十寿诗》:“ 漓水 鏖兵曾雪涕, 沪江 介寿又衔杯。”
解试
科举时代 唐 宋 州府举行的考试,即 明 清 的乡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 卢吉州 肇 , 开成 中,就 江西 解试,为试官不送。”《文献通考·选举五》:“解省试各递增二人,解试七人取一,省试九人取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乔》:“ 大顺 中, 京兆府 解试, 李 参军 频时 主文,试《月中桂》诗。”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保举之法,虽曰以名取人,不知今之所谓名者何凭也,势不得不杂以贿赂请託。及其捧檄而至,吏部以一义一论试之,视解试为尤轻矣。”
解事
通晓事理。《南齐书·倖臣传·茹法亮》:“ 法亮 便辟解事,善於奉承。” 宋 陆游 《雷》诗:“惟嗟妇女不解事,深屋掩耳藏婴孩。”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女仆 张嫂 --三十来岁,白净的脸儿,尚伶俐解事。”免职。 清 钱谦益 《孙公行状》:“﹝ 袁崇焕 ﹞虽兼程赴援,却又箝制诸将,坐视抢掠,功罪难掩,暂解事,权听勘。”《红楼梦》第十九回:“这些丫头们明知不讲究这些;二则 李嬷嬷 已是告老解事出去了的,如今管不着他们。”
街使
巡视京师六街的官吏。《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七月壬子,宴宰臣、 河南 尹、翰林学士、两街使于 甘水亭 。”《太平广记》卷四四六引 宋 景奂 《野人闲话·杨于度》:“ 蜀 中有 杨于度 者善弄胡猻…… 于度 唱曰:‘街使来。’輒不起。‘御史中丞来。’亦不起。或微言:‘ 侯侍中 来。’胡猻即便起走,眼目张惶,佯作惧怕,人皆笑之。”
节士
有节操的人。《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奔敌杀七十人而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毂》:“ 轂 亦大节士,轻财重义,为乡里所誉。”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遣遁》:“就是屠肠抉舌成何济,説甚么节士临边听鼓鼙。”
碣石
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三:“一掬 信陵 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揭示
指出或阐明不易看清的事物。《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 《逸史·李謩》:“至第十三迭,揭示谬误之处。” 明 张居正 《答姜巡抚言李公恤典事书》:“屡承揭示,差人竟不索报,遂失裁答为歉。”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这个童话是发人深思的,老实说,它揭示了相当精确的真理。”显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及贼境,揭示威信,所招集又得三千人,遂破 刘泽 三万餘众。”公布;宣布。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于是 南京 政府,揭示进兵的方法,派 鄂 湘 民军为第一军,向京汉铁路前进; 宁 皖 民军为第二军……共捣虏廷。”指张贴告示。《宋史·食货志上五》:“又令州县録丁产及所产役使,前期揭示。”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抵 昇州 ,舟刺 鬼面城 下,乃入市揭示四达之衢曰: 江阴 戚三郎 觅妻。”
戒石
宋 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讼庭,丽戒石。”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戒石》:“我朝立石于府州县甬道中,作亭覆之,名曰戒石。鎸二大字于其前,其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 清 孙枝蔚 《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州县立戒石,其来盖已久。”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今凡府、州、县衙署,於大堂之前正中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官每升堂,即对此石也。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之十六字,乃 宋太宗 赐郡国以戒官吏,立石堂前,欲令时时在目,不敢忽忘之意。先是 后蜀 孟昶 譔戒官僚二十四句,至 宋太宗 表出四句, 元 明 以至国朝,未有更易。”
借使
假设连词。假如,倘若。 汉 贾谊 《过秦论下·事势》:“借使 秦王 计上世之事,并 殷 周 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借使今日家产直十万者充衙前,数年之后,十万者尽,则九万者必当之矣。”假设连词。即使,纵然。《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 刘曜 虽东征,其子 胤 守 长安 ,未易轻也。借使小有所获,彼若释东方之图,还与我校;祸难之期,未可量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臣疎贱,在闕门之外,朝廷之事不能尽知;借使闻之道路,又不知其虚实也。”《元史·世祖纪六》:“借使 似道 实轻汝曹,特 似道 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 似道 之轻汝也固宜。”
介恃
依凭;仗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以 陈国 之介恃大国,而陵虐於敝邑,寡君是以请请罪焉。” 杨伯峻 注:“介,因也。介恃犹言仗恃。”《宋书·夷蛮传·林邑国》:“ 林邑 介恃遐险,久稽王诛。”
介士
武士。《韩非子·显学》:“国平则养儒侠,难至则用介士。” 梁启雄 浅解:“介士,即甲士、兵士。”《汉书·张汤传》:“天子赠印綬,送以轻车介士,諡曰 敬侯 。”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会 吴王夫差 将修怨於 越 ,下令国中募介士,无应者。”耿介正直的人。《汉书·邹阳传》“是以 申徒狄 蹈 雍 之河”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 申徒狄 ﹞ 殷 之末世介士也。” 明 方孝孺 《题杨先生墓志铭后》:“古所谓介士幽人拔流俗者,其 白鹿子 之谓邪!”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瑕不掩瑜,贋不乱真,介士之别也。”
节省
节约;节俭。《后汉书·何敞传》:“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賑卹穷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查此款需费无多,可否於节省铁路巨款之中,分十分之一。” 浩然 《艳阳天》第九章:“这女人能算计,会节省,妇女群里百里难挑一。”
结绳
1.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接生
帮助产妇分娩。 清 蒋士铨 《一片石·梦楼》:“他是 苏州 刘娘娘 ,会接生的。”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 黄堡镇 文化站,有解说新婚姻法的连环画片,还有新法接生的挂图。”道教语。长生。
解神
犹酬神。祈神还愿。《南史·王敬则传》:“劫帅既出, 敬则 於庙中设酒会,於坐收缚曰:‘吾启神,若负誓,还神十牛。今不得违誓。’即杀十牛解神,并斩诸劫,百姓悦之。”月中善神。《协纪辨方书·义例三·解神》:“《总要歷》曰,解神者月中善神也,所值之日,宜上词章雪寃枉。” 唐 戴叔伦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高会吹臺中,新年月桂空……微文復看猎,寧与解神同。”
洁身
保持自身清白。《晏子春秋·问上二二》:“圣人伏匿隐处,不干长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諛。” 明 柴绍炳 《卓烈妇》诗:“登堂破壁陈原委,存身何似洁身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只因为能够不至于误译的人们洁身远去,出版界上空荡荡了,遂使小兵也来挂着帅印。”
解舍
谓免除徭役。《管子·五辅》:“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 尹知章 注:“解,放也;舍,免也。”《商君书·垦令》:“均出餘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 高亨 注:“解舍是当时法制上的术语,即解免役(包括兵役)……高其解舍即是提高解免徭役的条件。”犹休止。《吴子·治兵》:“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 王引之 曰:“解舍犹休止也。”见《经义述闻·周官上》“解止”。官府,官舍。《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结舌
不敢讲话。《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李善 注引《慎子》:“臣下闭口,左右结舌。”《汉书·李寻传》:“及京兆尹 王章 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兴,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仁者结舌,智者侧目,积威之下,无可为力。”犹结巴。 林纾 《闽中新乐府·村先生》:“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大义九经説。”
结社
组织团体。 唐 许浑 《送太昱禅师》诗:“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诗。” 元 揭傒斯 《甘景行墓铭》:“ 至元 之末,与邑人 蔡黻 、 熊坦 等十人,结社 龙泽山 中。”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提宗》:“任侠 龙丘 ,高才 苏子 ,结社游嬉。”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褚筠心》:“少时与 赵舍人 文哲 、 曹学士 仁虎 等结社,号‘ 吴门 七子’。”
介山
山名。在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 春秋 晋 介之推 隐居此山,故名。《楚辞·九章·惜往日》:“封 介山 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清 钱谦益 《母刘氏赠恭人》:“不愧 介山 之隐,亦已足矣。”山名。在 山西省 闻喜县 。《汉书·武帝纪》:“朕用事 介山 ,祭后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河东 临汾 地名矣,在 介山 北,山即 汾山 也。”
接煞
1.犹招魂。旧时迷信,于人死后所谓魂复归之日,请巫祝招之还家。
结轖
将轖连结起来。比喻心中郁结不畅。轖,用皮革缠迭而成的车旁障蔽物。 汉 枚乘 《七发》:“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宋 司马光 《张元常挽歌》之二:“秀眉无足验,结轖遽为灾。”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余以 万历 戊午读《夷白集》,怀疑胸臆如有物结轖者。”
疥骚
疥搔。《管子·地员》:“其人坚劲,寡有疥骚。” 戴望 校正:“ 丁 云:‘疥骚,即疥瘙也;古字叚用。’”
疥瘙
即疥搔。 汉 蔡邕 《伐鲜卑议》:“边邮(陲)之患,手足之疥瘙也;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也。”参见“ 疥搔 ”。
疥搔
疥疮。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事多发役以夺民时,作谋增税以夺民财。病疥搔,温体,足胻痛。” 汉 焦赣 《易林·涣之震》:“疮疡疥搔,孝妇不省。”
借如
假设连词。假如,如果。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借如使梦吉事而己意大喜乐,发於心精,则真吉矣。” 唐 元稹 《遣病》诗:“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 王禀 ﹞曰:‘……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羣卒举刀曰:‘愿以此戮之!’”即如,例如。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 阳瓚 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 有宋 之代,抑 刘 卜 之徒歟?而 沉氏 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於《索虏》篇内。” 宋 苏洵 《几策·审势》:“虽然,政之弱非若势弱之难治也。借如弱 周 之势,必变易其诸侯而后彊可能也,天下之诸侯未易变易,此又非一日之故也。若夫弱政则用威而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王起 知举,将入贡院,请 德裕 所欲。 德裕 曰:‘安问所欲?借如 卢肇 、 丁稜 、 姚頡 ,不可在去流内也。’”
解任
免职;停职。《魏书·司马跃传》:“还为祠部尚书、大鸿臚卿、 潁川王 师。以疾表求解任。” 明 张居正 《答总宪刘紫山书》:“佳貺屡颁,岂敢终拒,况公今已解任,而犹惓惓不遗如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橘树》:“ 庄 任三年,繁实不懈;第四年,憔悴无少华。夫人曰:‘君任此不久矣。’至秋,果解任。”
解人
见事高明,通解理趣的人。《三国志·吴志·孙霸传》:“解人不当尔邪!”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丝社》:“非关匣里,不在指头, 东坡 老方是解人。” 柳亚子 《剑池瀑布》诗:“能从榛莽寻遗迹,始信 蘧翁 是解人。”押送犯人的差役。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 晁盖 ,知某有难,领僂儸下山,将解人打死,故某上山。”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我当初原是个解人, 周秀才 不曾身殞,中途放他逃得命。”
接壤
接界。《汉书·武帝纪》:“日者 淮南 、 衡山 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於邪説。”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兖 徐 接壤,素渐 河 润。” 明 归有光 《寄王太守书》:“中间与 无锡 、 长洲 、 崑山 接壤之田,皆低洼多积水。” 峻青 《秋色赋·火光》:“它上接青天,下连大地,在它那和天空接壤的地方,泛着一片绯红色的霞色。”
截然
整齐貌;整肃貌。《诗·商颂·长发》“九有有截” 汉 郑玄 笺:“故天下归乡 汤 ,九州齐一截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万历 间, 刘綎 以兵五千,戍 全罗 二载,海外截然。”态度严正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诗之宗旨,且借禪以为喻,推原 汉 魏 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 唐 为法。”《朱子语类》卷六九:“义是处事截然方正,各得其宜。” 清 王夫之 《文学刘君昆映墓志铭》:“迨其以贫易操,则截然拒絶於一旦,乃至相遇而不与揖。” 沙汀 《淘金记》十八:“‘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界限分明貌。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其后 幽 、 镇 、 魏 不悦於政,相扇继变……惟 鄆 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吾子又谓此亦毫釐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于情事截然絶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两件事。”
孑然
孤立,孤单。《三国志·吴志·陆瑁传》:“ 孙权 忿 公孙渊 之巧诈反覆,欲亲征之, 瑁 上疏諫曰:‘……若 渊 狙诈,与北未絶,动众之日,脣齿相济。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缑仙姑》:“﹝ 緱仙姑 ﹞於 魏夫人 仙坛,精修香火十餘年,孑然无侣。” 明 叶宪祖 《鸾鎞记·仗侠》:“我孑然一身,有何挂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再遣》:“夫抛妇,子撇娘,此身孑然存若亡。”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交通阻隔,粗粝噎喉,饿乡之‘饿’,锤炼我这绕指柔钢。”特出。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观乎处士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全体之貌。《国语·周语中》:“於是乎有折俎加豆,酬币宴货,以示容合好,胡有孑然其效 戎 狄 也?” 韦昭 注:“孑然,全体之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