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阶级
台阶。 唐 陆龟蒙 《野庙碑》:“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望着几十层阶级,走了上去,横过来又是几十层阶级。” 茅盾 《子夜》五:“他的专用汽车--装了钢板和新式防弹玻璃的,停在大客厅前的石阶级旁。”指尊卑上下的等级。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上下大小,贵贱亲疏,皆有等威,阶级衰杀。”《三国志·吴志·顾谭传》:“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踰邈。”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阶级之制,不尽涤荡而汎除之,是下级人之苦恼无穷,而人道终无由至极乐也。”官的品位、等级。《旧唐书·高宗纪上》:“佐命功臣子孙及大将军府僚佐已下今见存者,赐阶级有差,量才处分。”阶段;段落。《朱子语类》卷一○三:“然为学自有许多阶级,不可不知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尚书》始於帝典,终乎《周书》,多记帝王君臣之言;文亦递变,由朴而华,由艰深而畅茂;虽古今异説,或多伪託,而文体之阶级,殊井井焉。” 蔡元培 《说民族学》:“比较的民族学是举各民族物质上行为上各种形态而比较他们的异同。异的,要考究他们所以不同的缘故……是否因进化阶级上所占的时期不同。”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如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等。
节级
次第。《魏书·释老志》:“年常度僧……若无精行,不得滥採。若取非人,刺史为首,以违旨论,太守、县令、纲僚节级连坐,统及维那移五百里外异州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备极珍玩,穷诸上饌,如是节级,莫不周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其意以为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 唐 宋 时低级武职官员。 唐 无名氏 《炀帝开河记》:“又令少年驍卒五万人各执杖督工为吏,如节级、队长之类。”《旧唐书·懿宗纪》:“如本厢本将,今后有节级员闕,且以行营军健量材差置,用酬征伐之勤。”《宋史·兵志十》:“伏缘旧例军中拣节级,以挽彊引满为胜。” 宋 元 地方狱吏。《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押到死囚牢里,众多押牢禁子、节级,见説 杨志 杀死 没毛大虫 牛二 ,都可怜他是个好男子,不来问他取钱。”
洁己
使自己行为端谨,符合规范。《论语·述而》:“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洁,一本作“ 絜 ”。《后汉书·崔駰传》:“吾生无妄之世,值 浇 羿 之君,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安得独洁己而危所生哉?” 宋 苏辙 《皇叔祖宗祐宗楚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之三:“既同百僚,咸被光宠;岂独洁己,固陈谦词。” 孙中山 《与本党同志书》:“援洁己以进之义,开与人为善之诚。”
接济
在物质上援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海运》:“诚以风柔之时,出并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万櫓,保无他患,可以接济京储,羽翼漕河,省挽牵之力,免守帮之苦。”《红楼梦》第五七回:“ 寳釵 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二章:“我伯父开钱庄,他很有钱,时常接济我们。”
借吉
旧指子女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成婚。《旧唐书·蒋乂传》:“臣闻里俗有不甚知礼法者,或女居父母服内,家既贫匱,旁无至亲,即有借吉以就礼者。男子借吉而娶,臣未尝闻之。” 宋王溥 《唐会要·夺情》引 裴堪 疏云:“伏见駙马都尉 张茂宗 犹在母丧,圣恩念其亡母遗表,许公主今年八月出降,仍令 茂宗 借吉就昏。”
阶祸
召致祸患;惹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董卓 首难,荡覆京畿, 曹操 阶祸,窃执天衡。”《新唐书·宦者传上·杨复光》:“后天子寤 威 阶祸,罢之,以兵与 復光 ,乃进禽 徐唐莒 。” 宋 叶适 《除淮西提举谢表》:“不惜厚费,以解詿误之穷愁;不变本谋,以消姦非之阶祸。”
解秽
1.解除秽恶。亦指除去秽气。
劫灰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 汉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问 东方朔 。 朔 云:‘不知,可问 西域 胡人。’后 法兰 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 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 陆游 《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 赵诒琛 《<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荡,刦灰昼飞,猿鹤虫沙,苍黄类化。” 清 金农 《褚先生老毁儒服寄赠》诗:“歷尽刧灰人隔世,飈轮辗破法轮升。” 清 黄遵宪 《铁汉楼歌》:“頽垣败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 陈三立 《书感》诗:“八骏西游问刧灰,关河中断有餘哀。” 陈毅 《偷渡梅关》诗:“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 梅关 著劫灰。”
解环
见“ 解连环 ”。
结欢
亦作“ 结懽 ”。亦作“ 结欢 ”。与人交好。《左传·昭公四年》:“寡人愿结驩於二三君,使 举 请间。”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结懽三十载,生死一交情。”《明史·宦官传·汪直》:“ 直 为人便黠……独都御史 王越 与结欢。”
借换
向人借贷。《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 阎婆 无钱津送……又没借换处。正在这里走头没路的。只见押司打从这里过来,以此老身与这 阎婆 赶来。望押司可怜见他则个,作成一具棺材。”汉字书法。为结体美观而省并变换笔划或移易偏旁位置,称为“借换”。
介怀
介意。指把不快或令人忧虑的事存于心中。《南史·张裕传》:“勿以 西蜀 介怀。”《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愿陛下勿以介怀。”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一笑知卿不介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古多此例,公亦何必介怀。”
界画
①亦作“界划”。即划分界线。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特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主要用以描绘宫室、楼台、屋宇等。); ②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划线的中国画。又称“宫室”或“屋木”。
解户
旧时解纳钱粮的差役。《宋书·孝武帝纪》:“八月辛未, 武皇帝 旧役军身,尝在斋内,人身犹存者,普赠解户。”《明史·食货志二》:“民所患苦,莫如差役。钱粮有收户、解户,驛递有马户,供应有行户。”
结縎
亦作“ 结愲 ”。谓思绪错乱,郁结不解。 汉 王逸 《九思·怨上》:“佇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汉书·息夫躬传》:“涕泣流兮萑兰,心结愲兮伤肝。”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惟秋色之顥顥,心结縎兮悲起。”
解后
见“ 解逅 ”。
节候
时令气候。《南齐书·褚炫传》:“从 宋明帝 射雉,至日中,无所得…… 炫 独曰:‘今节候虽适,而云露尚凝,故斯翬之禽,骄心未警。’” 唐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诗:“重阳秋雁未啣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水浒传》第九三回:“ 宋先锋 準备出东郊迎春,因这日子时正四刻,又逢立春节候。” 潘漠华 《人间》:“天气寒冷下去,后来雨也不飞,风也不刮,只是冻云漫天的凝寒的冬天节候。”
解褐
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晋书·曹毗传》:“ 安期 解褐於秀林,渔父罢鉤於长川。” 唐 陈子昂 《麈尾赋》序:“甲申岁,天子在 洛阳 ,余始解褐,守麟臺正字。”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解褐未赴官,归来卧林壑。”
解何
如何解释。 西汉 公牍中长官责问属吏的习惯语。《汉书·匡衡传》:“案故图, 乐安乡 南以 平陵佰 为界,不从故而以 闽佰 为界,解何” 颜师古 注:“解何者,以分解此时意,犹今言分疏也。”
界河
分界的河流。如: 鸭绿江 是 中国 、 朝鲜 两国的界河。
解果
狭小的高地。比喻中间高两旁低的帽子。《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解果其冠。” 杨倞 注:“解果,未详。或曰:解果,陿隘也。 左思 《魏都赋》曰:‘风俗以韰倮为嫿。’……或曰:《説苑》 淳于髡 谓 齐王 曰:‘臣笑邻圃之祠田,以一壶酒、三鮒鱼,祝曰:“蠏螺者宜禾,污邪者百车。”’蠏螺,盖高地也;今冠盖亦比之,谓强为儒服而无其实也。”狭隘。 黄宗羲 《万悔庵先生墓志铭》:“世间嵬琐解果之士, 文虎 直叱之若狗。”
结果
佛教以种树栽花比喻人的行事,结果比喻人的归宿。《坛经·付嘱品》:“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伏愿来吉祥於天下,脱禁錮於人间。既往修来,收因结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既已种因,终当结果。”用以指人事的最后结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只为 朱晦翁 还有一件为着成心上边硬断一事,屈了一个下贱妇人,反致得他名闻天子,四海称扬,得了个好结果。”《红楼梦》第四六回:“你们自以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做姨娘的。” 巴金 《怀念萧珊》:“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果只苦了他自己。”成就;成果。 清 李渔 《巧团圆·解纷》:“你看他一貌堂堂,后来不是没结果的。” 茅盾 《陀螺》五:“现在她老人家已经把一天工作的结果分成了六七小堆,等待照例的同时分配,因为孩子们嚷得太厉害,就先给了。”谓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我们且结果了那个绑的去,与你拔了这眼中的钉子呢。”《水浒传》第四九回:“他又上上下下都使了财物,早晚间要教 包节级 牢里做翻他两个,结果了性命。” 鲁迅 《呐喊·药》:“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 夏 家的孩子。”引申指料理丧葬事项。《水浒传》第二二回:“ 宋江 道:‘这箇容易。我去 陈三郎 家,买一具棺材与你……我再取十两银子与你结果。’”《红楼梦》第一○七回:“ 贾母 又道:‘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
劫国
1.汉西域诸国之一。
解龟
解下龟印。指辞官。《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牵丝及 元兴 ,解龟在 景平 。” 李善 注:“解龟,去官也。” 张铣 注:“解龟,谓解去所佩龟印也。” 唐 杜牧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诗:“一壑风烟 阳羡 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明 唐顺之 《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诗:“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鷄乡。”
玠珪
大圭。《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 晋 郭璞 注:“《诗》曰:‘锡尔玠珪。’”按,今本《诗·大雅·崧高》作“介圭”。
介圭
亦作“ 介珪 ”。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书·顾命》:“太保承介圭。” 孔 传:“大圭尺二寸,天子守之。”《诗·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郑玄 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非诸侯之圭。”《后汉书·张衡传》:“服袞而朝,介圭作瑞。” 唐 皎然 《赠李中丞洪》诗:“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 韩侯 献功,即介圭而入覲。”
借光
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接受发光物体射来的光芒。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月影辨》引 明 撖大经 《月影辨》:“盖先儒谓月借光於日,信矣。”比喻凭借别人的名声、地位或荣誉而得到好处。 明 阮大铖 《燕子笺·辨奸》:“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 清 郑燮 《十六通家书小引》:“ 板桥 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至含讥带訕,遭其荼毒而无可如何,总不如不叙为得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今常用作请人给予方便或向人询问时的套语。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 老舍 《赵子曰》第七:“借光!这是六十号吗?”
阶官
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以别于职事官而言。例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之类。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朱子语类》卷一一二:“后世官职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为阶官贴职之类,不復有师保之任,论道经邦之责矣。”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阶官分左右》:“按 元祐 阶官分左右,自承务郎以上,则选人无左右之分也。”
解官
解免官职。 唐 韩愈 《郑公神道碑文》:“公解官,举五丧为三墓。” 清 钱谦益 《梅长公传》:“上心知公材,怜其枉,部议力持之,乃命解官归里。” 章炳麟 《重刊<甲寅>杂志题词》:“ 民国 二年,故人 宋遯初 以议改选死,余亦自 长春 解官归。”解送官府。《水浒传》第二回:“他们直恁义气!我若拿他去解官请赏时,反教天下好汉们耻笑我不英雄。”押解税款、犯人的差官。《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只听得门外骡铃乱响,来了一起银鞘,有百十个牲口,内中一个解官,武员打扮。”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昨已买嘱解官,暂时鬆放。”
街官
掌管巡察街道的官吏。 唐 张籍 《沙堤行呈裴相公》诗:“街官閭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碣馆
见“ 碣石馆 ”。借指王侯府第。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汉王元昌》:“﹝ 汉王 ﹞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按, 汉王 李元昌 系 唐高祖 第七子。
解诂
亦作“ 解故 ”。注释。《后汉书·贾逵传》:“并作《周官解故》。” 宋 司马光 《<太玄>序》:“ 汉 五业主事, 宋衷 始为《玄》作解詁。” 明 杨慎 《丹铅杂录·解字之妙》:“解詁之妙有如此,谁谓文章不在换字乎?”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自是以上,乃有鸿儒,鸿儒之文,有经、传、解故、诸子。”
解故
见“ 解詁 ”。借故解说。《后汉书·祭遵传》:“ 隗嚣 不欲 汉 兵上 陇 ,辞説解故。” 李贤 注:“解故,谓解説事故以为辞説。”《晋书·陈頵传》:“参佐掾属,多设解故以避事任。”
街鼓
设置在京城街道的警夜鼓。宵禁开始和终止时击鼓通报。始于 唐 , 宋 以后亦泛指“更鼓”。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旧制,京城内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 马周 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鼕鼕,公私便焉。” 唐 李益 《汉宫少年行》:“君不见上宫警夜行八屯,鼕鼕街鼓朝朱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 唐 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幼谦 ﹞等到后半夜,街鼓将动,方才闷闷回来了。”《花月痕》第二八回:“冬山如睡,玉艷临醒,街鼓鼕鼕,夜光艷艷。”参阅《旧唐书·马周传》。
节鼓
古代乐器。状如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鸟囀歌来,花浓雪聚,玉律调鐘,金錞节鼓。”《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 宋 郭茂倩 题解:“三曰大横吹部,其乐器有角、节鼓、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七种,凡二十九曲。”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次列数架,大皷,或三或五,用木穿贯,立於架座上。又有大钟,曰景钟,曰节皷。”
羯鼓
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起源于 印度 ,从西域传入,盛行于 唐 开元 、 天宝 年间。《通典·乐四》:“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 羯 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 唐 温庭筠 《华清宫》诗:“宫门深锁无人觉,半夜云中羯鼓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一》:“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
结骨
古部族名。原居 唐努乌梁海 叶尼塞河 上游一带,古称 坚昆 。 汉 初属 匈奴 郅支单于。 魏 晋 以后称 结骨 。 唐 时又称 黠戞斯 。参阅《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
结愲
见“ 结縎 ”。
解构
亦作“ 解搆 ”。 1.附会造作。《淮南子·俶真训》:“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 高诱 注:“解构,犹合会也。”《淮南子·人间训》:“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搆妄言而反当,何以明之。”离间。《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 李贤 注:“解构犹閒构也。”《后汉书·窦融传》:“ 嚣 自知失 河西 之助,族祸将及,欲设閒离之説,乱惑真心,转相解搆,以成其姦。”
解垢
诡诈之辞。《庄子·胠箧》:“知诈渐毒、頡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於辩矣。” 成玄英 疏:“解垢,诈伪也。” 陆德明 释文:“解垢,诡曲之辞。” 章炳麟 《訄书·订文》:“然则自大上以至今日,解垢益甚,为文以益緐,亦埶自然也。”
接给
敏捷。《大戴礼记·保傅》:“博闻彊记,接给而善对者,谓之承。” 孔广森 补注:“接,读为‘捷’。”
捷给
应对敏捷。《管子·大匡》:“ 隰朋 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 絳侯 、 东阳侯 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嗇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公气仁,语若不能出口,及当事,乃更疎亮捷给。”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
杰阁
高阁。 唐 韩愈 《记梦》诗:“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阅古南园》:“於是飞观杰阁,虚堂广厦,上足以陈俎豆,下足以奏金石者,莫不毕备。” 明 文徵明 《鸡鸣山凭虚阁》诗:“ 金陵 佳胜 石头城 ,杰阁登临正雨晴。”
结诰
鸟名。即布谷鸟。《方言》第八:“布穀自 关 东西, 梁 楚 之间谓之结誥, 周 魏 之间谓之击穀。自 关 而西,或谓之布穀。”
桔槔
亦作“ 桔皋 ”。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淮南子·氾论训》:“斧柯而樵,桔皋而汲。” 唐 陆龟蒙 《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嚮。”《红楼梦》第十七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属。”
揭竿
举竿;持竿。《庄子·庚桑楚》:“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 成玄英 疏:“似儋揭竿木,寻求大海,欲测深底,其可得乎!”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陈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特指武装暴动。《旧唐书·柳璨传论》:“ 李氏 之失驭也……狐鸣鴟啸,瓦解土崩。带 河 礪岳之门,寂无 琨 逖 ;奋挺揭竿之类,唯効 敦 玄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 蒲大芳 揭竿而起。” 陈毅 《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独立 非洲 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竖立旗竿。《野获编·科场·旗竿》引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士子乡会试得雋,郡县始揭竿於门,悬捷旗。”
节概
亦作“节槩”。志节气概。《文选·左思<吴都赋>》:“士有陷坚之鋭,俗有节概之风。” 李周翰 注:“俗有志节梗慨之人。” 唐 高骈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无金寄与白头亲,节概犹夸似古人。”《西游记》第七四回:“怎么长他的威智,兴他的节概,不肯倾心吐胆説他个来歷。”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你有好的母亲,好的姊妹,好的亲戚,好的师友,你的周围都是有节概、有教养的人。”
节妇
指有节操的妇女。 晋 傅玄 《秋胡行》之一:“奈何 秋胡 ,中道怀邪。美此节妇,高行巍峨。”旧指夫死守贞不再嫁的妇女。《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如今再説一个义虎知恩报恩,成就了人间义夫节妇,为千古佳话。”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二十四史不现在么?其中有多少孝子、忠臣、节妇和烈女?”
洁妇
旧指贞洁的妇女。 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 鲁 秋胡子 妻也。” 晋 傅玄 《秋胡行》:“皎皎洁妇姿,冷冷守空房。” 唐 乔知之 《定情篇》:“洁妇怀明义,从汎 河 之津。”
姐夫
姐姐的丈夫。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不是别人,是 鲁斋郎 强夺了我浑家去了。姐姐、姐夫,与我作主。”《水浒传》第四八回:“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 孙新 这等本事也输与他。” 沙汀 《丁跛公》:“‘听说已经开奖了哩!’他说,偷着瞟了姐夫一眼。”岳父母称女婿,犹今称“他姐夫”。《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丈人却来与女壻攀话,説道:‘姐夫,你须不是这等算计。’”妓家称嫖客。《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虔婆﹞説道:‘姐夫贵人,那阵风儿刮得你到于此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鴇子举杯敬公子説:‘ 王姐夫 ,我女儿与你成了夫妇,地久天长,凡家中事务,望乞扶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妓家﹞称客曰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