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剑侠
精于剑术的侠士。如 唐 人传奇中的 红线 、 聂隐娘 、 虬髯客 等。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古传剑侠甚著,近世寂不闻。”《花月痕》第四二回:“他两个都是剑侠飞仙,还怕什么火?我走我的路罢。” 鲁迅 《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记得先前的报章上,发表过几个店家的小伙计,看剑侠小说入了迷,忽然要到 武当山 去学道的事,这倒很和‘ 堂·吉诃德 ’相象的。”
健黠
指极狡猾的人。《新唐书·张建封传》:“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
健侠
刚勇侠义。《后汉书·董卓传》:“﹝ 卓 ﹞少尝游 羌 中,尽与豪帅相结……由是以健侠知名。”
贱息
谦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 舒祺 ,最少,不肖。” 宋 叶适 《祭林大卿淑人文》:“辱以贤孙,嬪於贱息;恤婣两尽,意爱兼深。”
湔洗
洗涤。《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 宋 苏辙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诗:“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那沐猴兀自解风流,预知湔洗毛间垢。”除去;洗雪。《旧唐书·刘晏传》:“使僕湔洗瑕秽,率罄愚懦,当凭经义,请护 河 堤,冥勤在官,不辞水死。”《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中外皆言陛下受 彦泽 所献马百匹,听其如是,臣窃为陛下惜此恶名,乞正 彦泽 罪法,以湔洗圣德。”《金史·完颜弼传》:“得 邦佐 书云:‘我辈自军兴,屡立战功,主将见忌,阴图陷害,窜伏山林,以至今日,实畏死耳。如蒙湔洗,便当释险面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 刘国能 ﹞无耻地跪在 熊文灿 的面前说:‘幸蒙大人法外施恩,湔洗前罪,如赐重生。’”
建溪
水名。在 福建 ,为 闽江 北源。其地产名茶,号建茶。因亦借指建茶。 唐 许浑 《放猿》诗:“山浅忆 巫峡 ,水寒思 建溪 。” 宋 梅尧臣 《得太简蒙顶茶》诗:“ 陆羽 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能改斋漫录·方物》引 宋 张舜民 《画墁录》:“ 有唐 茶品,以‘阳羡’为上供……迨至本朝,‘建溪’独盛。”
奸细
亦作“奸细”。奸诈的人。《晋书·王敦传》:“望兄奬羣贤忠义之心,抑姦细不逞之计。”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想撞见你个似青天、如白日、去姦细、理寃枉的大人,须索与俺做主也。” 明 徐元 《八义记·鉏麑触槐》:“五穀丰登无奸细,愿山河齐天地。”为敌方刺探消息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是知外国来廷者,安知非奸细乎?”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我差下将军 韩厥 把住府门,搜检姦细。”《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吾等奉 郭将军 命,把守此桥,以防奸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 道静 着了急,正想怎么回答这个女奸细。”
肩吾
传说中的神名。《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肩吾 得之以处 大山 。” 成玄英 疏:“ 肩吾 ,神名也。”《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 崑崙之丘 ,是实惟帝之下都,神 陆吾 司之” 晋 郭璞 注:“即 肩吾 也。” 谭作民 《噩梦》诗:“忽然山崩海裂启天閽, 黄帝 穆王 相郊迎,随詔 肩吾 檄九部,木公金母首駢臻。”
瀸污
传染病疫。《礼记·曲礼下》“四足曰渍” 汉 郑玄 注:“渍,谓相瀸污而死也。” 孔颖达 疏:“四足曰渍者,牛马之属也。若一箇死,则餘者更相染渍而死。”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人未有生而无病者,而病必期其少,瀸污渍染,寧知所届。”
健武
刚强勇武。 宋 苏轼 《参寥子真赞》:“维 参寥子 ,身寒而道富,辩於文而訥於口,外尩柔而中健武。”《明史·归善王当沍传》:“ 正德 中,贼攻 兗州 ……取护卫弓弩射却贼。降敕奬諭,遂以健武闻。” 赵朴初 《寿阳曲·锡兰纪游·康堤舞》:“ 僧伽罗 ( 锡兰 主要民族)奋迅狮儿多健武。”
建文
明惠帝年号(公元1399—1402)。
蹇卫
指驽钝的驴子。 宋 岳珂 《桯史·大小寒》:“夜憇客邸,见壁间一诗……其辞曰:‘蹇卫衝风怯晓寒、也随举子到 长安 。’”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我情愿谢神天便把那香花赛,请亲隣便把猪羊宰,遮莫他将蹇卫迎,草棍捱。” 清 赵翼 《游金陵杂诗》之二:“蹇卫牵来狗不如,跨鞍难稳且呼车。”
兼味
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僭伪
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 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 白寿彝 《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剑外
指 四川 剑阁 以南地区。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剑 外忽传收 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自 禄山 之乱,父仓皇 剑 外,母 程氏 乃流落 襄阳 。” 清 钱谦益 《济上逢嘉禾项仲展》诗:“ 剑 外官人君若此,山头廷尉我何如!”泛指 蜀 地。 清 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 湘 南 剑 外民。”
艰屯
艰难。 晋 潘岳 《怀旧赋》:“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晼而将暮。” 唐 陆贽 《奏请许浑瑊李晟等诸军兵马自取机便状》:“时方艰屯,下陵上替。”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春官駮放,归途载阻,共职四门,艰屯可数。”
尖团
尖脐和团脐。蟹的代称。 宋 苏轼 《丁公默送蝤蛑》诗:“堪笑 吴兴 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明 徐渭 《蟹》诗之五:“金紫膏相蚀,尖团酒各酣。”参见“ 尖脐 ”、“ 团脐 ”。
蹇兔
跛足之兔。《战国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 韩 卢而逐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
践土
踩踏地面。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居住的地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肿疾,由於饮泉之不流者。今 荆南 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 江 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古地名。 春秋 属 郑 ,在今 河南 原阳 西南。公元前632年, 晋文公 会盟诸侯于此。《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 晋侯 、 齐侯 、 宋公 、 蔡侯 、 郑伯 、 卫子 、 莒子 ,盟于 践土 。” 唐 柳宗元 《晋问》:“齐盟 践土 ,低昂玉帛。”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葵丘 践土 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生。”
奸通
男女私通。《后汉书·独行传·李业》:“ 信 侍婢亦对 信 姦通。”《北齐书·薛琡传》:“ 魏 东平王 元匡 妾 张氏 ,淫逸放恣, 琡 初与姦通,后纳以为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御史 頡文林 ﹞又於公廨与囚妇姦通。”私相勾结。《魏书·皮豹子传》:“士民姦通,知臣兵弱,南引 文德 ,共为脣齿。”
兼通
通晓不止一个方面。《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谓一齐显达。《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如 管 隰 之迭升 桓 世, 先 赵 之同列 文 朝,可谓兼通矣。”
兼听
广泛听取意见。《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听独断。”《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汉书·董仲舒传》:“广览兼听,极羣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兼听广览,小能薄技,无所不録。”指并听多种声音。《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如彼兼听,则溷於音。” 李贤 注:“兼听众声则音乱。”
简帖
书柬。 宋 苏轼 《与张元明书》:“适在院中,得 王郎 简帖如此,今封呈,切告輟忙一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亲曾和俺诗韵,分明寄著简帖,谁知是咭啈,此恨教人怎割捨?”《全元散曲·一锭银带过大德乐·双姬》:“时时将简帖,暗暗寄与咱,拘束得人怕。”
柬帖
泛指信札、帖子等。《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小僧心病发了,去不得。有一柬帖,与我呈上恩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后生像个远方来的走到面前,对着 陆氏 叩了一头,口称道:‘ 郑官人 有书拜上娘子。’递过一封柬帖来。”《花月痕》第十三回:“ 荷生 将柬帖儿递给 青萍 ,説道:‘送到 愉园 ,就回来罢。’”
煎调
犹烹调。《吕氏春秋·孝行》:“熟五穀,烹六畜,龢煎调,养口之道也。” 汉 贾谊 《新书·胎教》:“太宰荷斗,而不敢煎调。”《北史·毛脩之传》:“ 脩之 能为南人饮食,手自煎调,多所适意。”
兼祧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个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是兼祧两姓俱可。”
贱体
谓降低自己的身分地位。《韩非子·说疑》:“此十五人者为其臣也,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竦心白意。”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故卑身贱体,説色微辞,愉愉喣喣,终无益於主上之治。”谦称己身。 明 刘兑 《娇红记》:“[孤云]姪儿身已较好么?[末云]贱体稍可。” 清 朱之瑜 《与锅岛直能书》之二:“奈此时贱体病剧,而诸务又棼集,必不能远道修候。” 鲁迅 《书信集·致沉雁冰》:“说到贱体,真也麻烦,肺部大约告一段落了。”
缄题
信函的封题。亦指书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尝以五彩纸为缄题,其侈纵自奉,皆此类也。”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殁交亲自此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将军所便,不敢奉违,某有故欲往 江 淮 上,希三两处护戎缄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刘季高 得罪 秦氏 ,坐赃废。后虽復官,去其左字, 季高 缄题及作文皆去左字,不以为愧也。”
缄縢
绳索。《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郭象 注:“缄、縢,皆绳也。” 唐 柳宗元 《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縢,或实俎豆。” 清 戴名世 《钱神问对》:“且又摄其缄縢,固其扃鐍。”封固。《后汉书·酷吏传·阳球》:“诸奢饰之物,皆各缄縢,不敢陈设。”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缄縢防远道,进献趁头番。” 清 钱谦益 《太常寺少卿赐谥鹿公墓志铭》:“权自外操,不至如帑金之缄縢不可问。”指缄封之书信。 宋 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之一:“恨无羽翼之飞驰,与操几杖;欲以缄縢之託寓,聊布腹心。”
僭忒
谓越礼踰制,心怀疑贰。《书·洪范》:“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孔 传:“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僭差。”《隋书·经籍志一》:“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先王制其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亲疏之节。至於三代,损益不同。 周 衰,诸侯僭忒,恶其害己,多被焚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韩魏公 罢政,以守司徒兼侍中、 镇安 武胜军 节度使。公累章牢辞,至以为恐开大臣希望僭忒之阶。遂改 淮南 节度使。”
奸慝
亦作“ 姦匿 ”。亦作“奸慝”。指奸恶的人。《书·周官》:“司寇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乱。”《左传·昭公十四年》:“詰姦慝,举淹滞。” 孔颖达 疏:“姦,邪;慝,恶。” 三国 魏 曹丕 《策孙权九锡文》:“君忠勇并奋,清除姦慝。” 唐 陈子昂 《禡牙文》:“奸慝窃命,戎夷不恭,则必肆诸市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子忿懥》:“ 宋 名臣録,自大姦慝外,凡在是非间者皆不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九月初六日给事中陈庆桂奏折》:“仰见皇上严惩奸慝,执法无私。”奸恶的心术或行为。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是以天地交泰,阴阳和平,民无姦匿。” 晋 孙盛 《晋阳秋·钱凤》:“ 钱凤 字 世仪 , 吴 嘉兴 尉子也,奸慝好利,为 敦 鎧 曹参军,知 敦 有不臣心,因进説,后 敦 败,见诛。”《北齐书·昭帝纪》:“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有失,輒加捶楚,令史姦慝,便即考竟。”《明史·姜埰传》:“士子作文,高谈孝悌仁义,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 章炳麟 《讨满州檄》:“我国民伯叔兄弟,亦既烛其奸慝,弗为惑乱。”
检讨
查核,整理。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数月来,检讨囊袠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仁宗 庆历 初,尝詔儒臣检讨 唐 故事,日进五条,数諭近臣,以为有补,其后久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帝曰:‘前代亦合有宰相举官故事,可令史馆检讨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凡留心于文化的前进的人,对于这些书应该加以检讨!”总结研讨。 闻一多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我们现在将三千年来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两个势力发展的情形,作一粗略的检讨。”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当我们分析了当前 亚洲 的情势和重新检讨了历史在我们国家和人民中间留下的标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作为人民一部分的妇女和人民有着共同的敌人。”指检查自己的错误言行。 赵树理 《登记·眼力》:“人家说咱声名不正,除不给写信,还叫我检讨哩!” 艾芜 《百炼成钢》第九章:“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检讨,不要彼此官官相护。”官名。 宋 有史馆检讨。 明 时始属翰林院,位次于编修,与修撰编修同谓之史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一·李文达》:“﹝ 李文达 ﹞乃请于新进士内,选人物俊伟,语言正当,学问优长者,授以检讨之职,分任讲读,遂为定例。”《清史稿·选举志二》:“大学分科毕业,最优等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
茧糖
1.饧糖的一种。大如枣核,两头尖,形似茧,故称。
鉴台
镜台,梳妆台。《宣和书谱·卫恒》:“见於世者,多其草字。论者以谓如插花美人舞笑鑑臺,是其便娟有餘,而刚健非所长也。”
渐台
台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渐台 之上。 江 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参阅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昭贞姜》。台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 汉武帝 作 建章宫 , 太液池 中有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台址在水中,故名。 汉 末 刘玄 兵从 宣平门 入, 王莽 逃至 渐台 上,为众兵所杀。参阅《汉书·郊祀志下》、《王莽传下》,《三辅黄图·台榭》。星名,在织女星旁。《隋书·天文志上》:“东足四星曰渐臺,临水之臺也。”
谏笋
苦笋。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花果类》:“苦笋为諫笋。”
箭笋
箭竹嫩笋。 宋 陆游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诗:“芼羹箭笋美如玉,点豉丝蒓滑縈筯。” 明 毛晋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唯笋及蒲》:“《通志》云:凡笋类惟箭笋为美,故 会稽 竹箭有闻焉。”
肩随
古时年幼者事年长者之礼。并行时斜出其左右而稍后。《礼记·曲礼上》:“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郑玄 注:“肩随者,与之并行差退。”后遂用作忝在同列,得以追随于后之意。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小子谢麟阁,雁行忝肩随。” 明 张居正 《寿封翁观吾王年丈六十序》:“ 王子 博学邃养,厚积而晚发,余以童稚浅薄,谬为有司所録,获从 王子 之后。其视 王子 ,丈人行也,不敢肩随焉。”犹追随。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澄什 结辙於山西, 林远 肩随乎 江 左矣。”《梁书·张率传》:“纷高冠以连袵,鏘鸣玉而肩随。”《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刑戮虽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随近侍,齿列朝行?”《明史·高拱传》:“ 拱 为首辅, 居正 肩随之。”跟上,比得上。 清 方苞 《书<王莽传>后》:“此传尤 班 史所用心,其鉤抉幽隐,雕绘众形,信可肩随 子长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公画名与 元 赵学士 、 明 董尚书 埒,而清操劲节,非 湖州 、 华亭 所能肩随。”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三计划》:“欲使 营口 将来再能凌驾 大连 而肩随於前言三世界大港之后,吾人必须一面改良内地水陆交通,一面濬深其达海之通路。”
洊岁
隔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下贫无兼辰之业,中产闕洊岁之貲。” 张铣 注:“洊岁,谓再岁也。”
尖酸
刁钻;刻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外貌解劝之中,带些尖酸讥评。”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有几个尖酸少年要看他面貌,故意造出一段流言。”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尖酸地):‘我看画得才好呢!真的,多雅致!’”用刻薄的话讥刺人。《西游补》第九回:“ 老孙 当初在 莲花洞 里,原不该钻坏了他的寳贝。这个老头儿,今日反来尖酸我了。”烦琐迂腐。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南郭秀才》:“伏以咬文嚼字,秀才当行;拙口笨腮,农人本色。冠既带夫平顶,礼休重乎尖酸。”
减算
缩短寿命。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 清 姜宸英 《江南布政使司参议前户部侍郎栎园周公墓志铭》:“ 陆道 病,为文祷於神,愿减算以易故人之死。”
蠒素
一种供书画用的生绢。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三载 唐 李约 《壁书飞白萧字赞》:“迹絶蠒素,名空传记。”
缣素
细绢。可供书画。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縑素所写者,积年之中,合集所见,当出二百许卷。” 南朝 梁 虞龢 《论书表》:“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 河上公 《老子》,縑素早办而无人能书。”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吴道子》:“气韵雄壮,几不容於縑素;笔迹磊落,遂恣意於壁墙。”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 米元暉 善画,能以古为今,盖妙於薰染縑素。”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篇卷》:“大约篇从竹简,卷从縑素;因物定名,无他义也。”指书册或书画。 南朝 梁 虞龢 《论书表》:“縑素之工,殆絶於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命 蔡京 、 梁师成 、 黄冕 辈编类其真贋,纸书縑素,备尽卷帙。”《明史·隐逸传·倪瓒》:“求縑素者踵至, 瓚 亦时应之。” 清 赵翼 《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诗:“縑素垂千秋,应可慰毅魄。”
缄素
古人用缣帛作书,后因称书信为“缄素”。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之二:“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明 张羽 《怀友》诗之三:“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简素
简约朴素。《宋书·裴松之传》:“ 松之 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旧唐书·唐临传》:“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於待物。” 明 宋濂 《方愚庵墓版文》:“生平奉养简素,不服紈綺,御一布袍,数年载不易,日不再肉,不治官事輒却肉不食,所守廉甚。”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一幕:“ 静子 ,二十一岁,温文静婉……简素的和服上罩着白色围裙。”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和绢帛。亦指书写用品。《南史·文学传论》:“畅自心灵,而宣之简素, 轮扁 之言,未或能尽。” 唐 柳宗元 《王氏伯仲唱和诗》序:“由是正声迭奏,雅引更和,播塤箎之音韵,调律吕之气候,穆然清风,发在简素,文章之胄,曷能及兹。”《文选·张协〈杂诗〉之九》“寄辞翰墨林” 李善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刘向 为 孝成皇帝 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 东观 书,竹素也。”后因以“简素”称书籍。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 宾王 淹中 故俗,体朴厚之弘规, 稷下 遗甿,陶礼义之餘化,颇游简素,少閲縑緗。”指书信。 朱自清 《陶诗的深度》:“‘检素’即‘简素’,就是书信;‘检素不获展’就是接不着你的信。”
俭素
俭省朴素。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古之圣人惧其如此,故明俭素之道,显谦恭之义,使富者不极其欲,贵者不博其高。”《陈书·虞荔传》:“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二:“至於宴犒之事未尝刻薄,而居常奉身,过於俭素。” 宋 司马光 《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周善培 《致尹张两都督书》:“俭素之家,自书籍数万卷外,更无可为惜念之物。”
监搜
监视搜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六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 唐 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自 晋 魏 以来,凡入殿奏事官,以御史一人,立殿门外搜索,而后许入,谓之监搜御史,立药树下,至 唐 犹然, 太和 中始罢之。”指监搜御史。
健讼
《易·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孔颖达 疏:“犹人意怀险恶,性又刚健,所以讼也。”后人误将“健讼”连读,用以称好打官司。参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健讼之误》。 宋 罗烨 《醉翁谈录·断人冒称进士》:“有一健讼人,每假儒冠,妄生事节,到官虚妄,蒙宰公收罪引试‘险而健讼’,其人略不能措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弥勒佛治世》:“闻健讼诬控者,其呈词尾輒有‘当今弥勒佛持世’云云。”
茧丝
蚕丝。《荀子·富国》:“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餘足以衣人矣。”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国语·晋语九》:“ 赵简子 使 尹鐸 为 晋阳 。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 韦昭 注:“茧丝,赋税;保障,蔽扞也。”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宋 杨万里 《上元夜戏作长句》:“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参见“ 茧卜 ”。
监司
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 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 杨珽 《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 李调元 《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 河 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监察。《后汉书·贾宗传》:“ 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