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接茶
谓女家受聘允亲。旧时男女定亲,男家聘礼必备茶。《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须得説是老孺人的亲外甥,就在孺人家里接茶出嫁的,方有门当户对的来。”《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 童奶奶 道:‘还没有接茶哩。’”
扢扠
象声词。《西游记》第四回:“被猴王劈头一棒,慌忙将斧架隔,扢扠一声,把个斧柄打做两截。”《西游记》第三十回:“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西游记》第三二口:“那 八戒 丢倒头,正睡着哩,被他照嘴唇上扢揸的一下。”参差不平貌。《西游记》第六十回:“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扠松。”
岕茶
茶名。产于 浙江省 长兴县 境内的 罗岕山 ,故名。为茶中上品。 明 袁宏道 《龙井》:“岕茶叶粗大,真者每斤至二千餘钱。”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厚予之金,使往山中贩岕茶,得息颇厚。”
节操
气节操守。《韩非子·五蠹》:“其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后汉书·伏隆传》:“ 隆 字 伯文 ,少以节操立名,仕郡督邮。”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吴翠凤》:“邑令敬其节操,为悬额题旌,并佽助焉。”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你这些鬼话……可决不能欺骗有血性有节操的革命党!”指乐曲的节拍。《文选·王褒<洞箫赋>》:“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曲尚餘音兮。” 李善 注:“言声有条贯,通畅洞达而中於节操。”
结草
《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 有嬖妾,无子。 武子 疾,命 颗 ( 武子 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 颗 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 杜回 躓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后因以“结草”为受厚恩而虽死犹报之典。《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魂而有知,结草以报。” 宋 苏轼 《到惠州谢表》:“精诚未泯,空餘结草之忠。” 明 张景 《飞丸记·怜儒脱难》:“愿他早配公侯,簪缨奕世。我生当啣环,死当结草。”扎草。《孔丛子·问军礼》:“然后将帅结草自缚,袒右肩而入。”《孙子·行军》“众草多障者,疑也” 三国 魏 曹操 注:“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构造简陋的茅屋。《后汉书·李恂传》:“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耕巖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一庵祖师傍,异日亲结草。”
解骖
解脱骖马赠人。谓以财物救人困急。语出《史记·管晏列传》:“ 越石父 贤,在縲紲中。 晏子 出,遭之涂,解左驂赎之。”《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菲薄衣食,躬率羣下,损膳解驂,以赡黎苗。” 宋 苏轼 《洗玉池铭》:“道逢玉人,解驂推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曩受解驂之惠,旦夕不忘。” 清 徐乾学 《怀汉槎在狱》诗:“谁为解驂存国士,可怜一饭困王孙。”
解菜
谓开荤。《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潘妃 生女,百日而亡,制斩衰絰杖,衣悉粗布。羣小来弔,盘旋地坐,举手受执蔬膳,积旬不听音伎。左右直长阉竖 王宝孙 诸人,共营肴羞,云为天子解菜。” 宋 王楙 《野客丛书·解菜》:“今人久茹素,而其亲若邻,设酒肴之具,以相煖热,名曰开荤,於理合曰开素,此风已见 六朝 。观 东昏侯 丧 潘妃 之女,阉竖共营殽羞,云为天子解菜。正其义也。”参见“ 解素 ”。
借补
用补充缺额的名义授予某种官职。《宋史·选举志四》:“借补繁多,官资泛滥。” 宋 岳飞 《乞以明堂恩补张所男宗本奏》:“臣自白身,借补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指候补官员因本职额满,暂以高品之官衔补低品之缺。《清史稿·选举志五》:“各省投标候补者,提、镇多至数十,副、参以下数百,本职补官,终身无望,於是定借补之法。提、镇准借补副、参、游缺,副、参、游准借补都、守缺,都、守准借补千、把总缺。”
劫波
亦作“ 劫簸 ”。简称“劫”。梵语Kalpa的译音。佛教分劫为大劫、中劫、小劫。谓世上人的寿命有增有减,每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及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各为一小劫。合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一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时期,通称“四劫”。各包括二十中劫,即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
解薜
脱掉隐士的麻衣。指入仕。 唐 王维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诗:“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唐 李群玉 《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疥壁
谓壁上所题书画如疥瘢,令人厌恶。语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大历 末,禪师 玄览 住 荆州 陟屺寺 ,道高有风韵,人不可得而亲, 张璪 尝画古松於斋壁, 符载 讚之, 卫象 诗之,亦一时三絶。 览 悉加堊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 宋 陈造 《次韵苏监仓》:“逢人争食有处有,疥壁留诗无处无。”亦自谦诗画粗劣。 宋 陈造 《次韵苏监仓》:“逢人争食有处有,疥壁留诗无处无。” 清 赵翼 《西湖寓楼即事》诗:“衰年敢作重来想,临去多留疥壁诗。”
劼毖
谨慎。《书·酒诰》:“汝劼毖 殷 献臣,侯甸男卫。”《说文·力部》:“劼,慎也。” 王筠 句读:“《释詁》:‘劼,固也。’ 许君 不用,而曰慎也者,盖《释詁》‘毖,慎也’。 许君 引《书》‘劼毖’以证,谓‘劼毖’是复语也。” 清 钱谦益 《浙江乡试录序》:“臣某申厉功令,劼毖有加。”
节本
指图书经删节以后印行的版本。 宋 楼钥 《<通鉴总类>序》:“《资治通鑑》,不刊之书也, 司马公 自言精力尽於此书,而士夫鲜有能徧读者。始则以科举而求简便,世所传节本,自谓得此足矣。” 孙犁 《秀露集·被删小记》:“如果是‘节本’或‘洁本’,应在文前文后加以说明。”
戒备
警戒准备;警戒防备。《国语·晋语三》:“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臣看得北虏连年欵塞,目前虽若安寧,然虏情叵测,戒备宜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宁 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 姚雪垠 《长夜》三八:“寨墙上的老百姓也不答话,也不放枪,带着戒备的神气偶尔探出头看看他们。”
劫贝
即吉贝。木棉科植物。东南亚 广泛栽培,古代即已传入我国。棉毛可为纺织原料和床垫、枕心等的填料。 唐 皮日休 《孤园寺》诗:“巾之劫贝布,饌以栴檀饵。”
结伴
结成同伴。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合丹当於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过三人。” 唐 顾况 《洛阳陌》诗之二:“珂珮逐鸣騶,王孙结伴游。”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有人亦出,无人亦出;结伴可行,无伴亦可行。” 巴金 《沉落》:“同那个有名的历史教授结伴到 美国 游历去了。”
桀骜
凶悍倔强。《汉书·匈奴传赞》:“ 匈奴 人民每来降 汉 ,单于亦輒拘留 汉 使以相报復,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唐 陆龟蒙 《蠹化》:“人或振触之,輙奋角而怒,气色桀驁。” 清 黄景仁 《新仆》诗:“桀驁野性驯犹苦,嚅囁方音听总非。”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三》:“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骄纵
骄傲放纵。《后汉书·袁绍传》:“ 麴义 自恃有功,骄纵不轨, 绍 召杀之,而并其众。”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军赏罚》:“ 庄宗 好畋,而将士骄纵姑息。”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你们一向守法,为何这等骄纵起来。” 聂绀弩 《论发脾气》:“一面养成了君主的骄纵,一面也养成了臣仆的忍耐。”
骄恣
亦作“ 骄姿 ”。 骄傲放纵。《韩非子·六反》:“夫富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财货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亲爱之则不忍,不忍则骄恣。”《隋书·列女传·郑善果母》:“ 善果 为大理卿,渐骄姿,清公平允遂不如畴昔焉。”《旧唐书·宗楚客传》:“ 楚客 、 处訥 、 晋卿 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詎清王度。” 清 唐甄 《潜书·鲜君》:“帝室富贵,生习骄恣,岂能成贤?”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我们在外面看见一个猛人的亲信,谬妄骄恣,很容易以为该猛人所爱的是这样的人物。”
骄子
娇贵、宠爱之子。骄,通“ 娇 ”。《孙子·地形》:“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宋 叶适 《绩溪县新开塘记》:“故为之买田掘之,又为之买楗桩木石与之,如父母待骄子然。” 邵燕祥 《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线》诗:“我们是时代的骄子,伟大的后人的先人。”借指 胡 人。语出《汉书·匈奴传上》:“单于遣使遗大 汉 书云:‘南有大 汉 ,北有强 胡 , 胡 者,天之骄子也。’”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匈奴 穷地角,本自远正朔。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 明 何景明 《汉将篇》:“共看拔剑追骄子,自许弯弓射左贤。”
轿子
旧时的交通工具。方形,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外面套着帷子,两边各有一根杆子,由人抬着走或由骡马驮着走。 宋 王巩 《甲申杂记·阮逸》:“后 有仪 为 海州 都曹,至 淮 舟没,凭轿子浮水上得脱。”《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 泰安 的轿子像个圈椅一样,就是没有四条腿。” 巴金 《家》二:“不,我们走路回来的,我们从来不坐轿子。”
叫子
即哨子。口吹发声之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顙叫子’。” 丁玲 《某夜》:“‘好,预备,听我的叫子!’监斩的官又这样吼着。” 萧红 《牛车上》:“放羊的孩子口里响着用柳条做成的叫子。”参见“ 哨子 ”。
交子
宋 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可以兑现,便于流通。初由民间发行。 天圣 元年,改由政府发行。《宋史·食货志下三》:“交子之法,盖有取於 唐 之飞钱。 真宗 时, 张咏 镇 蜀 ,患 蜀 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緡,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文献通考·钱币二》:“﹝ 宋 ﹞初, 蜀 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人十六户主之。”
焦灼
烧毁;灼伤。 晋 葛洪 《神仙传·焦先》:“ 先 危坐庵下不动,火过庵烬, 先 方徐徐而起,衣物悉不焦灼。”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内侍 李舜举 家曾为暴雷所震……其漆器银釦者,银悉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恶少﹞执 大商 及妇,炮烙之……﹝弟﹞视兄嫂,两股焦灼。”非常着急和忧虑。《后汉书·蔡邕传》“﹝ 邕 ﹞奏其所著十意” 李贤 注引《蔡邕别传》:“忧怖焦灼,无心能復操笔成草。”《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杨广文》:“买户变计不许,由是昼夜焦灼。” 茅盾 《子夜》十二:“﹝ 吴荪甫 ﹞带着他那种虽未失望然而焦灼的心情,他匆匆地跑进益中公司去了。”酷热。 唐 康骈 《剧谈录·李相国宅》:“出户则火云烈日,熇然焦灼。” 唐 韦应物 《夏冰歌》:“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詎知?”
蛟篆
笔画盘曲如蛟的钟鼎文。《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商蛟篆壶》 清 阮元 释:“右蛟篆壶铭,据 王氏 ( 王明清 )款识 宋 搨本摹入……今从 薛氏 ( 薛尚功 )款识,定为 商 器,篆铭奇古。”
燋种
烧焦的种子。燋,通“ 焦 ”。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构之者,罪花彫落;信之者,燋种萌生。”
交中
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升交点。古 印度 天文学称计都(ketu)。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故西天法罗睺、计都皆逆步之,乃今之交道也……交中谓之计都。”
胶致
犹密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乃轞车胶致,与王诣 长安 。” 张守节 正义:“谓其车上著板,四周如槛形,胶密不得开,送致京师也。”犹精致。
矫直
矫正弯曲使之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故所遇术者,如 造父 之遇惊马,牵马推车则不能进,代御执轡持筴则马咸騖矣。是以説在椎锻平夷,榜檠矫直。”比喻矫正邪僻,使归正直。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揉直为枉。比喻纳正直之士于邪僻。《楚辞·贾谊<惜誓>》:“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王逸 注:“众邪羣聚,反欲正忠直之士,使随之也。”
矫制
指假托君命行事。制,制书。《汉书·终军传》:“ 元鼎 中,博士 徐偃 使行风俗。 偃 矫制,使 胶东 、 鲁国 鼓铸盐铁。” 颜师古 注:“矫,託也。託言受詔也。”《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建安 ﹞二十二年, 许 中百官矫制, 遇 虽不与谋,犹被録诣 鄴 ,转为冗散。”《新唐书·王无竞传》:“﹝ 无竞 ﹞眨 广州 ,仇家矫制杀之。”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权市义心无忝,怕甚么矫制开仓蹟可疑。”指假托君命之人。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荡鬼区於 白水 ,擒矫制於遐川。” 赵幼文 校注:“﹝矫制﹞谓 宋建 。《魏志·武帝纪》:‘初 陇西 宋建 自称 河首 平汉王 ,聚众 枹罕 改元,置百官…… 夏侯渊 自 兴国 讨之。冬十月屠 枹罕 ,斩 宋建 , 凉州 平。’”
教职
《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掌教化之事。《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指教官。 明 黄溥 《闲中古今录摘钞》:“ 宣德 间,大父 南山先生 与 慈谿 王公 来,俱以教职同荐入宪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戴益生》:“知阁下改就教职,都中朋辈,咸谓阁下失计。”指教员的职务。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他突然辞去教职,抛下妻子,远迢迢地飞到 重庆 去了。”
挢制
矫制。谓假托皇帝的命令。《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今诸 吕 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撟制以令天下,宗庙以危。” 颜师古 注:“撟,託也。託天子之制詔也。”按,《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作“矫制”。《汉书·刘屈氂传》:“太子亦遣使者撟制赦 长安 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
交趾
亦作“ 交阯 ”。原为古地区名,泛指 五岭 以南。 汉武帝 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 广东 、 广西 大部和 越南 的北部、中部。 东汉 末改为 交州 。 越南 于十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建国后, 宋 亦称其国为 交趾 。《礼记·王制》:“南方曰蛮, 雕题 、 交趾 。”《汉书·武帝纪》:“遂定 越 地,以为 南海 、 苍梧 、 鬱林 、 合浦 、 交阯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郡 。” 宋 赵汝适 《诸蕃志·交趾国》:“ 交趾 ,古 交州 ,东南薄海,接 占城 ,西通 白衣蛮 ,北抵 钦州 ,歷代置守不絶。”
交质
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左传·隐公三年》:“故 周 郑 交质,王子 狐 为质於 郑 , 郑公子 忽 为质於 周 。” 汉 刘向 《上战国策叙》:“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后汉书·彭宠传》:“又南结 张步 及 富平 、 获索 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互相以物品作抵押。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质。”互相询问。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 孔 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交址
见“ 交趾 ”。
交争
交相谏诤。《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互相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互相争战。《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 ,非 楚 而 秦 ,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 清 杭世骏 《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犹纷争。《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三年》:“ 姚兴 死,诸子交争,故 裕 乘舋伐之。”《元典章·户部五·民田》:“无理之人,自忖其非,故将交争未定田土屋宇,妄行捨施寺观。”犹交集。 汉 张衡 《东京赋》:“客既醉於大道,饱於文义,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罢夕倦。”
角枕
1.角制的或用角装饰的枕头。
较着
1.亦作"较箸"。); 2.明显;显着。
胶折
语本《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於折胶。”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 匈奴 常以为候而出军。”后因以“胶折”指秋高气爽,宜于行军之时。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宋 杨亿 《驾幸河北起居表》:“敢因胶折之候,輙为鸟举之谋。”
交谪
亦作“ 交讁 ”。谓竞相责难。《诗·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 郑玄 笺:“我从外而入,在室之人,更迭遍来责我。”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顽夫廉》:“矢志上扶摇,奈时穷鎩羽毛,妻孥交謫真堪吊。” 清 钱谦益 《妻钱氏》:“矫矫霜稜,不摧残于交讁。” 梁启超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万口嗷嗷以交謫政府。”
角招
古乐章名。招,通“ 韶 ”。《孟子·梁惠王下》:“﹝ 齐景公 ﹞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説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赵岐 注:“《徵招》、《角招》,其所作乐章名也。” 孙奭 疏:“必作其《徵招》、《角招》之者,盖徵以为事,角以为民,皆以招名之。” 朱熹 集注:“招与韶同……乐有五声,三曰角为民,四曰徵为事。招,舜乐也。”
矫诏
假托诏令。《汉书·佞幸传·石显》:“后果有上书告 显 顓命矫詔开宫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琊王 ﹞后嫌宰相,遂矫詔斩之。”《三国演义》第三回:“﹝ 张让 等﹞入告 何太后 曰:‘今大将军矫詔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
骄战
恃强而战。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焦躁
恼怒;焦急而烦躁。 宋 朱熹 《答黄子耕书》:“随处操存,随处玩索,不妨自有餘乐,何至如此焦躁耶!”《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焦躁道:‘叫你走,怎的倒坐下来了呢!’” 丁玲 《团聚》:“喑,你娘就是这末急性子,近来更容易焦躁。”
浇饡
以羹浇饭。比喻浊乱。《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自注:“饡,餐也。混,混浊也。言如浇饡之乱也。”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焦原
巨石名。《尸子》卷下:“ 莒国 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谿。 莒国 莫敢近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愿竭力以守谊兮,虽贫穷而不改。执彫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趾。”旧注引《尸子》:“ 莒国 有石焦原者,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 莒国 莫敢近也。有以勇见 莒子 者,独却行齐踵焉,所以称於世。夫义之为焦原也亦高矣,贤者之於义,必且齐踵,此所以服一时也。” 李善 注:“彫虎以喻贫,试象以喻竭力,焦原以喻义。”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引申喻戒惧。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业不题於宗器,声靡记於彝典。而超居上礼,邈乘峻爵。静念隆替,焦原非譬。”亦作“ 焦元 ”。干旱的土地。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雷震数声,甘泽大澍,焦原赤野,无不滋润。” 唐 陆龟蒙 《以毛公泉大谏清河公》诗:“霏霏散为雨,用以移焦原。” 唐 贾嵩 《夏日可畏赋》:“照丘陵而恐是焦元,蒸陇亩而皆成赤地。”
蛟鱼
传说中的人鱼。蛟,通“ 鮫 ”。《孝经援神契》:“蛟珠, 宋 曰:‘蛟鱼之珠,有光辉,可以饰旗。’”即鲨鱼。蛟,通“ 鮫 ”。 南朝 梁 江淹 《渡泉峤出诸山之顶》诗:“鹰隼既厉翼,蛟鱼亦曝鳃。” 明 唐顺之 《送第上人度海谒观音大士序》:“以 补陀 之眇然大洋之外,絶不见踪影,至使其徒莫不翕然醉心焉,不惮惊波之险,颶母蛟鱼之毒,冀一至焉而后为快。”蛟与鱼。 南朝 梁 任昉 《禅梁册》:“钟石毕变,事表於迁 虞 ;蛟鱼并出,义彰於事 夏 。”《南史·陈纪上·武帝》:“蛟鱼并见,謳歌攸属。”
教谕
学官名。 宋 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 元 、 明 、 清 县学亦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教导。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諭,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 宋 司马光 《和韩秉国招范景仁饮》:“每烦教諭累百纸,顽如铁石不可鐫。” 清 李渔 《怜香伴·矢贞》:“爹爹有何教諭?”
娇语
柔声细语。 唐 温庭筠 《舞衣曲》:“管含兰气娇语悲,胡槽雪腕鸳鸯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