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假继
后母,继母。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 珠崖夫人 ,甚有母恩,假继相让,维女亦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其后假继惨虐孤遗,离间骨肉,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
假紒
见“ 假髻 ”。
家火
家内日常生活所用的火。《文选·左思<蜀都赋>》“火井沉荧於幽泉,高爓飞煽於天垂” 晋 刘逵 注:“ 蜀郡 有火井,在 临邛县 西南。火井,盐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爓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筩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 宋 苏轼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 东坡先生 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鈆。黄金可成 河 可塞,只有霜鬢无由玄。”器具。《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刘官人 一觉直至三更方醒,见桌上灯犹未灭,小娘子不在身边,只道他还在厨下收拾家火,便唤二姐讨茶吃。”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一折:“天色晚了,收拾了家火,我还家去。”《水浒传》第四四回:“ 石秀 一日早起五更,出外县买猪,三日了方回家来,只见铺店不开;却到家里看时,肉店碪头也都收过了,刀杖家火亦藏过了。”《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高氏 急了,无家火在手边,教 周氏 去灶前捉把劈柴斧头,把 小二 脑门上一斧,脑浆流出死了。”指家中生活开支,伙食费用。亦指开销伙食等生活费用。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寒暑》:“矧得丧利害不能理遣,而心火炽盛;妻孥累重,支吾不暇,而家火逼迫。”《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杨孔目 入赘在 柳妈妈 家……因蚤晚不便,又两边家火,忽一日回家,与妻商议,欲搬回家。”《平妖传》第二九回:“ 杜七圣 慌了,看着那看的人道:‘众位看官在上,道路虽然各别,养家总是一般。只因家火相逼,适间言语不到处,望看官们恕罪则个。’”见“ 傢伙 ”。
家伙
器具。《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张委 一伙﹞此时都已烂醉,齐立起身。家人收拾家伙先去。”《红楼梦》第六七回:“ 薛姨妈 闻知 湘莲 已説定了 尤三姐 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娶,以报他救命之恩。” 赵树理 《三里湾》四:“ 玉生 最反对人动他的家伙,特别是他这个曲尺。”指武器。 老舍 《断魂枪》:“ 王三胜 要看老头子一手,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 白玉山 说:‘大伙选我作武装,说要组织自卫队,人是有的,就是没有家伙。’ 萧队长 说:‘工作队警卫班能借给一枝套筒枪。你们自己再想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人家 李闯王 怎会跟咱们许多杆子一样,上眼皮只看见下眼皮,也没有雄心大志,不是你想吃我,便是我想吞你,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对人的蔑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既然 曹先生 都不敢家去,这个家伙一定来历不小!”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二三章:“那群家伙不把嘴给填满了,才不会给你出头办事呢。”对人(或牲畜)的谑称。 沙汀 《闯关》:“‘家伙今天可跑够了!’他爱抚的摸摸小红马流汗的颈脖。”如:你这个家伙真会开玩笑!5.犹言次;下子。 张天翼 《清明时节》:“别忙,掌柜的!咱们干他一家伙!” 李準 《人比山更高》:“咱们回去和 林书记 说说,各队社员有空时,多来些人绿化它一家伙!”傢伙:亦作“ 傢火 ”。 1.指家具、器皿等物件。《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只与他四脚小牀一张,和几件粗臺粗櫈,连好傢火都没一件。”《红楼梦》第三五回:“ 凤姐 先忙着要乾净傢伙来,替 宝玉 拣菜。”戏曲所用乐器等物。 赵树理 《刘二和与王继圣》:“﹝ 二和 ﹞便向他说:‘你打傢伙吧!’戏开了, 满囤 用两根放牛棍在地下乱打,嘴念着‘冬仓冬仓……’”。指武器。 曹禺 《雷雨》第四幕:“那我现在再没有什么旁的保证,你口袋里那件杀人的傢伙是我的担保。”指牲畜。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你打有劲的,它能往死里拉,一头顶三头。你打那差劲的傢伙,打死也不顶事。”对人的憎称、蔑称或戏称。 瞿秋白 《乱弹·老虎皮》:“这些‘强横霸道下流作恶’的披着老虎皮的人,现在对于 中国 绅商大人才真正是可怕的傢伙了。” 叶紫 《星》第一章:“她觉得这些人都是些卑污,下贱的,太可笑的傢伙。” 魏巍 《挤垮它》二:“我们侦察员可有些楞傢伙,有时候伪装得活象一棵树,就钻到敌人的侧后去。”
嫁祸
谓移祸于人。《史记·张仪列传》:“割 楚 而益 梁 ,亏 楚 而适 秦 ,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一》:“凡嫁祸平人,諉罪僮奴者,皆有司为之道地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犯罪者嫁祸于他的仇人。”
葭灰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宗涤楼观察诗》:“如此江山入泝洄,顿从黍谷动葭灰。”
家讳
旧谓父祖的名讳。与“国讳”相对,也叫“私讳”。《礼记·曲礼上》“君所无私讳” 汉 郑玄 注:“谓臣言於君前,不辟家讳,尊无二。”《旧唐书·懿宗纪》:“ 洙 奏状称:‘蒙恩除授 滑州 刺史,官号内一字与臣家讳音同,虽文字有殊,而声韵难别,请改授閒官者。’”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韩皋 为京兆尹,时久旱祈雨,县官读祝文,专心记公家讳,及称官衔毕,误呼先相之名。”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卷上:“《兰亭序》‘后之揽者’句,‘揽’当为‘览’,或云通用,或云误笔,其实乃自避家讳,故加‘扌’旁。 右军 , 王览 之后也。”
嘉惠
对他人所给予的恩惠的敬称。《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 楚国 ,以信 蜀 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 唐 李益 《从军有苦乐行》:“一旦承嘉惠,轻命重恩光。”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三:“前月得舍弟书,知过岭修謁,重蒙嘉惠,感谢感谢。”指施予恩惠。 唐 柳宗元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天子嘉惠羣臣而引慝焉,德至厚也。” 清 王先谦 《邓湘皋<船山遗书目录>序》:“旧刊之本类坊刻,且日久漫漶, 显鹤 病之,尝慨然发愤,思购求先生全书,精审鋟木,嘉惠来学。”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以为这样的事,正可以嘉惠士林不少呢。”
嘉会
谓众美相聚。《易·乾》:“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 孔颖达 疏:“言君子能使万物嘉美集会,足以配合於礼,谓法天之亨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絶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欢乐的聚会。多指美好的宴集。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后蜀 毛文锡 《浣溪沙》词:“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妬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汉 贾谊 《治安策》:“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晋书·乐志上》:“嘉会置酒,嘉宾充庭。”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莲贞仙子》:“生辞以量不能胜。女笑曰:‘嘉会甫始,必当尽醉。’”昌盛的际会。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博选良才,旌简髦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晋 潘岳 《西征赋》:“遭千载之嘉会,皇合德於乾坤。”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嘉话
善言,有教益的话。 晋 张协 《七命》:“虽在不敏,敬听嘉话。” 宋 范仲淹 《养老乞言赋》:“纳老成之嘉话,阐诞敷之休命。” 宋 苏轼 《赐韩绛到阙生饩口宣》:“想见老成,渴闻嘉话,特颂牢醴,以劳驂騑。”佳话。流传一时,当做谈话资料的好事或趣事。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汉纪·光武帝》:“入诗正是嘉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又恭值 高宗 纯皇帝 御宇周甲,五世同堂,曼福庞釐,君民同庆,则诚昇平嘉话。”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沉荔香》:“昔 杨铁崖 有鞋杯,今 沉荔香 有屐杯,亦一时风流嘉话也。”
佳话
被传诵的美谈。 宋 晁补之 《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翛然一室内,黄卷开佳话。”《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古来多少聪明女子,或共姊妹賡酬,或是夫妻唱和,成千秋佳话。”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红兰主人》:“ 方舟 妻某,迟 方舟 久不归,作《杭州图》以寄之,当时传为佳话。” 王亚平 《少年英雄救火车》诗:“ 白山 黑水 传佳话,少年英雄看今朝。”
贾胡
经商的胡人。《后汉书·马援传》:“ 伏波 类 西域 贾胡,到一处輒止,以是失利。” 李贤 注:“言似商胡所至之处輒停留。贾音古。” 宋 苏轼 《郁孤台》诗:“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郁达夫 《去卜于峇鲁留赠陈金绍》诗:“十年久作贾胡游,残夜蛮荒迭梦秋。”泛指外国商人。 宋 陈造 《定海》诗之二:“官廨盐烟外,居人杂贾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货其珠,有贾胡出貲百万,家由此巨富。”
迦逅
犹邂逅。不期而会。 汉 扬雄 《太玄·迎》:“近之掊,迎父迦逅。”一说,指解脱。见 范望 注。
枷号
旧时将犯人上枷标明罪状示众。 明 黄瑜 《双槐岁钞·石主事捄师》:“ 李祭酒 时勉 忤权璫 王振 ,枷号於监前。”《清史稿·仁宗纪》:“刑部疏,审明 王树勋 即僧 明心 ,矇混捐保职官。得旨:枷号两个月,遣戍 黑龙江 。” 郭希仁 《从戎纪略》:“ 云山 因 苟 军之抢掠 乾州 ,深恶之,到 乾 时拿获五标一营后哨兵士八名,及哨官 胡玉林 一名,枷号辕首。”
加耗
古代在租税正额以外加收的损耗费。 五代 后唐 明宗 时,凡民间纳米,每石加收二升,谓之雀鼠耗。 五代 后汉 时 王章 又增至二斗,名为省耗。参见《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指白银交换中加补的损耗量。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颇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漕平、规平之殊。”
假号
古时称起事者自立的名号。亦用以称起事者。《汉书·游侠传·原涉》:“郡县诸假号起兵,攻杀二千石长吏以应 汉 。”《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山东 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羣聚。”《后汉书·光武帝纪》:“ 严尤 説 王邑 曰:‘ 昆阳 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 宛 ,亟进大兵,彼必奔走; 宛 败, 昆阳 自服。’”
贾害
自招祸害。《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 杜预 注:“贾,买也。” 晋 张华 《鹪鹩赋》:“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 唐 柳宗元 《种白蘘荷》诗:“钱刀恐贾害,飢至益逡巡。”
猳国
一种猴类动物。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蜀 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与猴相类,长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国’,一名‘马化’,或曰‘玃猨’。”
家规
家庭中的规矩。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 叶紫 《星》第一章:“她可以骄傲--尤其是对于那些浮荡的,不守家规的妇人骄傲。”
笳管
即胡笳。古代管乐器名。《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外兄 王晏 贵显,屡至其门, 孝绪 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参见“ 胡笳 ”。
甲馆
亦作“ 甲舘 ”。 1. 汉 代楼观名。《汉书·元后传》:“ 甘露 三年,生 成帝 於 甲馆 画堂 ,为世适皇孙。” 南朝 梁简文帝 《叙南康简王薨上东宫启》:“常愿陪承 甲馆 ,同奉 画堂 。” 南北朝 宫廷藏书之馆。 南朝 梁元帝 《上东宫古迹启》:“ 施宜 八分之巧, 元常 三体之妙; 史籀 、 李斯 之篆, 梁鸿 、 曹喜 之书,莫不总萃 桂宫 ,盈满甲馆。”《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今所讎校,供拟极重,出自 兰臺 ,御诸甲馆。”上等宅第。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筑甲馆於 铜駞 ,并高门於北闕。” 宋 叶适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方家 长山 时,甲舘上腴,几半一县。”
甲观
汉 代楼观名。犹言第一观。为皇太子所居。后泛指太子宫。《汉书·成帝纪》:“ 元帝 在太子宫生 甲观 画堂 ,为世嫡皇孙。”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 甲观 ,观名……《三辅黄图》云太子宫有 甲观 。’甲者,甲乙丙丁之次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文词高於 甲观 ,楷模盛於 漳 滨。”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储宫》:“高禖诞圣, 甲观 昇灵。” 宋 苏轼 《春贴子词·皇太妃阁之二》:“ 甲观 开千柱,飞楼擢九层。”借指藏书之馆。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仪轩 富於收藏,实自以此为甲观也。”
加官
于本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晋升官阶。参见“ 加官进禄 ”、“ 加官进爵 ”。旧时在戏曲正式节目演出前外加的单人或多人表演。表演者身穿红袍,戴笑容假面具(名“加官脸”),不作唱白,边跳边向观众展示手中所持写有颂词的条幅,又称“跳加官”。多于节日或喜庆之时行之。《儒林外史》第十回:“戏子上来参了堂,磕头下去,打动锣鼓,跳了一齣‘加官’。”指加官脸。 张天翼 《清明时节》:“几双眼睛注到了 程三先生 那张圆脸--那两撇黑油油的胡子在嘴下画成一条弧线,很象一个加官。”
加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满二十岁。 明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著冠。 北齐 刘昼 《新论·慎独》:“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 越 类也;行不躡履,是夷民也。”
假馆
借用馆舍。《孟子·告子下》:“ 交 ( 曹交 )得见於 邹君 ,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於门。” 赵岐 注:“假馆舍,备门徒也。”引申指作客旅居。 宋 张耒 《别梅》诗:“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凤诰》:“公性豪宕,少假馆 蒋司马 元益 宅。”
夹谷
古地名。 春秋 齐 地。《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 齐侯 於 夹谷 。”其故址当在今 山东省 莱芜县 夹谷峪 。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夹谷》。《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 齐侯 於 夹谷 。”其故址当在今 山东省 莱芜县 夹谷峪 。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夹谷》。复姓。其先出 女真 加古部 。见《金史·金国语解》、《元史·夹谷之奇传》。犹峡谷。 艾青 《旷野》诗:“昨天黄昏时还听见过的那窄长的夹谷里的流水声,此刻已停止了。”
嘉谷
古以粟(小米)为嘉谷,后为五谷的总称。《书·吕刑》:“ 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嘉穀不耘,则荑莠弥漫。”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虽有玄珠虹玉,勿谓之宝,朕之宝者,嘉穀也。”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农夫植嘉穀,所务诛稂秕。”嘉禾。《史记·周本纪》:“ 晋 唐叔 得嘉穀,献之 成王 , 成王 以归 周公 于兵所。”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嘉穀﹞二苗同为一穗。”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汉书·宣帝纪》:“ 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于郡国。”参见“ 嘉禾 ”。
家公
一家之男主人。多指丈夫。《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 成玄英 疏:“家公,主人公也。” 汉 焦赣 《易林·剥之涣》:“坐争立讼,纷纷匆匆,卒成祸乱,灾及家公。”《水浒传》第二十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个 阎婆 无钱津送,停尸在家。”对别人称说自己的父亲。《后汉书·王丹传》:“时大司徒 侯霸 欲与交友,及 丹 被徵,遣子 昱 候於道。 昱 迎拜车下, 丹 下答之。 昱 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晋书·山简传》:“ 简 字 季伦 ,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餘, 涛 不之知也。 简 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南史·宋庐陵孝献王义真传》:“至 青泥 ,大败, 义真 独逃草中。中兵参军 段宏 单骑追寻, 义真 识其声,曰:‘君非 段中兵 邪?身在此。行矣,必不两全,可刎身头以南,使家公望絶。’”对人称说自己的祖父、外祖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昔 侯霸 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河 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 江 南田里间亦言之。”称呼对方的父亲。犹令尊。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司徒梁国盛允》:“司徒 梁国 盛允 ,字 子翩 ,为议郎,慕 孟博 之德,贪树於有礼,谓 孟博 :‘家公区区,欲辟大臣,宜令邑人廉荐之。’”《孔丛子·执节》:“ 申叔 问 子顺 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
夹弓
古代六弓之一。弓干多曲,射力较弱,宜于射近。《周礼·夏官·司弓矢》:“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鸟兽者。” 郑玄 注:“豻侯五十步,乃射鸟兽,皆近射也。”
甲庚
科第与年龄。 元 杨弘道 《哭刘叔京》诗:“甲庚俱旧识,类聚不同方。”
戛羹
《史记·楚元王世家》:“始 高祖 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櫟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 高祖 由此怨其嫂。及 高祖 为帝,封昆弟,而 伯 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 高祖 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 信 为 羹頡侯 。”后因称嫂为“戛羹”。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兄弟》:“常谈谓嫂曰戛羹。”
架阁
指架阁库。 宋 苏辙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至於驛料等帐,非三司国计虚赢所繫,故止令勘磨架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张浮休书》:“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参见“ 架阁库 ”。指架阁库官。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偶在 陈一之 架阁处逢一 朱秀才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架阁 卫博 ,论用人宜録所长,弃所短。”建造楼阁。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鬭丽止者谁。”空中楼阁。比喻虚幻,乌有。 元 汤式 《醉花阴·离思》套曲:“俺娘铁石心肠更狠如虎豹,将将将好姻缘成架阁。”
颊辅
口两旁的肌肉。亦指面颊。《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 晋 杜预 注:“辅,颊辅。” 宋 黄庭坚 《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大儿胜衣冠,小儿丰颊辅。”指脸的两侧和颊骨。 宋 陆游 《龋齿》诗:“昨莫作尤剧,颊辅相钩联。”
葭莩
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颜师古 注:“葭,芦也。莩者,其筩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葭莩为 汉帝 之亲,枝叶为 周公 之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讯。”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用作新戚的代称。《梁书·武帝纪上》:“ 萧领军 葭莩之宗,志存柱石。”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若不弃微贱,永结葭莩,死且不恨。”比喻瘠薄;简薄。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地则葭莩,祥惟岳瀆。” 宋 杨万里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病眼仇寃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甲赋
1.唐宋时称应试时所撰之赋为"甲赋"。
甲父
复姓。 汉 有侍御史 甲父沮 。见《通志·氏族二》。
家父
对人称说自己的父亲。 三国 魏 曹植 《宝刀赋序》:“ 建安 中,家父 魏王 ,乃命有司造寳刀五枚,三年乃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陈思王 称其父为家父,母为家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夹辅
辅佐。《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室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 宋 沉初 《周以宗强赋》:“任先宗子,协图夹辅之勋;本固王家,益植太平之趾。” 明 徐复祚 《一文钱》:“我想做人家虽要家主勤俭,也须妻儿奴僕夹辅纔好。”
假父
义父。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秦始皇帝 太后不谨,幸郎 嫪毐 ,封以为 长信侯 ……饮酒醉,争言而鬭,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魏书·尉古真传》:“ 荣 ( 尒朱荣 )遂害 庆宾 僚属,拘 庆宾 还 秀容 ,呼为假父。”《新唐书·叛臣传上·李錡》:“以胡、奚杂类虬须者为一将,号‘蕃落健儿’,皆 錡 腹心,禀给十倍,使号 錡 为假父。”
家风
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潘岳 之文采,始述家风; 陆机 之辞赋,先陈世德。”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一葛一裘经岁,一鉢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是学的击玉敲金三百段,常则是撩云拨雨二十年,这家风愿天下有眼的休教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 惺斋 乃诗人 槄园 ( 汝霖 )司马之子,落笔绰有家风。” 巴金 《家》二三:“让这个女人住在客厅里,不仅侮辱了这个尊严的地方,而且会在公馆里散布淫乱的毒气,败坏 高 家的家风。”具有独家风味的食品。
葭蕟
用芦苇编成的粗席。
嫁非
犹委过。《新唐书·李峤传》:“ 中宗 以 嶠 身为宰相,乃自陈失政,丐罢官,无所嫁非,手詔詰让。”
加非
诋毁,诽谤。《汉书·匡衡传》:“今司隶校尉 尊 妄詆欺,加非於君,朕甚閔焉。” 宋 王珪 《赐欧阳修乞退不允批答制》:“前日御史,加非於卿,朕惟其辞,甚悖于义理之文。”
家范
治家的规范、法度、风教。《旧唐书·崔珙传》:“礼乐二事,以为身文;仁义五常,自成家范。” 宋 陈亮 《祭王文卿父母文》:“昔我诸兄与其乡人诸友,乃从先公游,磨礱乎道义,而服膺其家范之懿,至今在耳歷歷也。” 元 揭傒斯 《逸士陈君墓志铭》:“其曾大父 亨 ,大父 世兴 ,父 应軾 ,皆事高尚,而家范齐肃如素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女乃喜曰:‘妾少孤,依叔成立。昔虽获罪,乃家范应尔。’”
家法
汉 初儒家传授经学,都由口授,数传之后,句读义训互有歧异,乃分为各家。师所传授,弟子一字不能改变,界限甚严,称为家法。至 唐 代家法已基本消亡。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司徒梁国盛允》:“ 叔矩 则其孝敬,则粥身苦思,率礼无违矣;则其友于,则褒兄委荣,尽其哀情矣;则其学艺,则家法洽览,诲人不倦矣;则其政事,则施於已试,靡有闕遗矣。”《后汉书·徐防传》:“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説,不修家法,私相容隐,开生姦路。” 李贤 注:“诸经为业,各自名家。”《宋书·百官志上》:“ 汉武 建元 五年,初置五经博士。 宣 成 之世,五经家法稍增,经置博士一人。” 明 宋濂 《诸子辩》:“ 穆公 之立,距 孔子 之没七十年, 子思 疑未长也,而何有答问哉?兼之气质萎弱,不类 西京 以前文字,其伪妄昭然可见。或者谓其能守家法,不杂怪奇,歷 战国 、 秦 、 汉 流俗而无所浸淫,未必然也,未必然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二十一·师法》:“ 汉 人重师法如此。又称家法,谓其一家之法,即师法也。”以后 宋 明 理学家把道统当作家法。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学其可无术歟’,此公至言也,此公所得於 孔子 而深信之以为家法者也。”治家的礼法。《宋书·王弘传》:“ 弘 明敏有思致,既以民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倣之,谓为 王太保 家法。”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祖讳 肱 ,为 虢州 司马;父讳 峦 ,都水使者,皆名,能守家法。” 宋 欧阳修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自 唐 灭,士丧其旧礼,而一切苟简,独 杜 氏守其家法。”指学术、文艺流派的风格、传统。 宋 梅尧臣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诗:“长廊 颜頵 碑,字体家法传。”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初 唐 四十韵惟 杜审言 ,如《送李大夫作》,实自 少陵 家法。”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历象器算是其所长,君子固当节取。若论道术,吾自守吾家法可耳。”泛指传统的习性。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革命以后,本可开展一些了,而还是守着奴才家法,不过这于饭碗,是极有益处的。”旧时家长责打子女、奴婢的用具。《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张万户 ﹞教左右快取家法来,弔起贱婢打一百皮鞭。” 清 李渔 《蜃中楼·抗姻》:“叫丫鬟取家法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孽海花》第二六回:“ 彩云 道:‘这个请 陆大人 放心,我再吵闹,好在 陆大人 会请太太拿家法来责打的。’”
斝耳
古酒器名。玉质。其旁有耳,如今之杯。《左传·昭公七年》:“ 燕 人归 燕 姬,赂以瑶罋、玉櫝、斝耳,不克而还。” 孔颖达 疏:“斝是爵名……亦以玉为之。言耳者,盖此器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嘉遯
亦作“ 嘉遁 ”。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 明 许潮 《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嘉遁
见“ 嘉遯 ”。
假对
1.诗文对偶中的借对。即内容虽不成对偶但字面却成对偶,或谐声而成对偶者。
佳对
美好的佳偶,配偶。《晋书·后妃传下·简文宣郑太后》:“帝因从容谓 刘隗 曰:‘ 郑氏 二妹,卿可为求佳对,使不失旧。’” 唐 温庭筠 《和周繇》:“专城有佳对,寧肯顾春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