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采苹
采集浮萍。《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清 厉鹗 《苹洲和鲍明府》之一:“日落采苹去, 江 南春色明。”《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苹序》谓“《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左传·隐公三年》:“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后因以“采苹”赞美德行。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采葛
《诗·王风》篇名。《诗·王风·采葛序》谓“《采葛》,惧谗也”。后世因用为畏惧或避免谗言的典故。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一:“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又诗中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之句,故亦用为怀人的典故。 明 何景明 《将雪有怀》诗:“已动寻梅兴,空成采葛诗。”
采蘩
《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因以“采蘩”指女子恪守妇道,克尽妇职。 宋 王禹偁 《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 杨贵妃 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颇肆姦回,不循法度,以歌舞取媚,则采蘩之职不修。”《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毛 传:“ 豳公子 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谓 豳公子 有与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 唐 沉佺期 《入卫作》诗:“采蘩忆 豳 吹,理棹想 荆 歌。鬱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
步月
谓月下散步。《南史·王藻传》:“至於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与此长乖。” 唐 杜甫 《恨别》诗:“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三人步月,身轻若飞仙。”词牌名。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 宋 史达祖 的《梅溪词》,仄韵见 宋 施岳 的《梅川词》。
别怨
离别的忧愁。 唐 杜审言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诗:“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宋 张先 《芳草渡》词:“歌时泪,和别怨,作秋悲。”
碧虚
碧空;青天。 南朝 梁 吴均 《咏云》:“飘飘上碧虚,蔼蔼隐青林。” 唐 张志和 《玄真子·碧虚》词:“碧虚冥茫,飘轮斡乎乾,湫盘浮乎坤。” 宋 王禹偁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诗:“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閭。” 赵朴初 《临江仙·飞行中作》词:“忽见碧虚开下界,白云朵朵芙蓉。”指绿水。 唐 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诗:“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唐 李贺 《钓鱼诗》:“斜竹垂青沼,长纶贯碧虚。” 王琦 汇解:“碧虚,水也。”
柏舟
亦作“栢舟”。柏木作的船。《诗·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本为《诗·邶风》篇名。《诗·邶风·柏舟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 卫顷公 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后因以谓仁人不得志。本为《诗·鄘风》篇名。《诗·鄘风·柏舟序》:“柏舟, 共姜 自誓也。 卫 世子 共伯 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后因以谓丧夫或夫死矢志不嫁。 晋 潘岳 《寡妇赋》:“蹈 恭姜 兮明誓,咏《栢舟》兮清歌。” 唐 权德舆 《鄜坊节度推官大理评事唐君墓志铭》:“结褵周月,遭罹柏舟之痛。”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今夫人 彭城 刘氏 ,故左省常侍 帨 之女也, 太平兴国 中封 莒国夫人 ,栢舟自誓,常欲未亡。”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
扑克
纸牌名。英语poker的音译。共五十二张,分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组,每组十三张。另附丑角两张,玩法很多。 李準 《李双双小传·春笋》:“他们搬过两条长板凳,围着炉子打起扑克来。”
灵体
神灵的体态。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復形,御轻舟而上泝。”飘逸的形体。 晋 傅咸 《羽扇赋》:“凤凰于飞,翽翽其羽,况灵体以遐翔,匪六翮其焉举。”具有神奇威力的物体。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这时的宗教渐渐离开自然界和物质,神遂全为离于现实界的不可思议的灵体。”指人。人为万物之灵,故称。 许地山 《空山灵雨·光的死》:“因为他走的时候脸上常带着很忧郁的容貌,所以一切能思维、能造作的灵体也和他表同情。”
连锁
亦作“ 连鏁 ”。锁链;链子。《宋书·索虏传》:“虏法,获生将,付其三郎大帅,连锁锁颈后。”《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王侯贵人昏……今除金银连锁,自餘新器,悉用埏陶。”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 巴人 《莽秀才造反记》第九章:“但在他们生活的连锁中,祭祖念佛拜神是不可分的一环。”指连琐。 清 蒲松龄 《为沉燕及复孙公焕启》:“弱女慰情,调笑寝席之上;娇音连锁,啁啾怀抱之中。”参见“ 连琐 ”。比喻多道设卡扼守。《新唐书·李靖传》:“自 梁山 连锁以断 江 道。”《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时 元 军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用锁链系结。 唐 李靖 《卫公兵法》卷下:“敌若木驴攻城,用铁蒺藜下而敦之。其法以熟铁阔径尺,长一尺二寸,四条纵横,布如蒺藜形,鎔生铁灌其中央,重五十斤,上安其鼻,连鏁掷下,敦讫,以轆轤抅上。”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太祖 知之,密令駙马都尉 李坚 与宦官一人往捕,设酒邀 马叶 ,擒之,与宦官连锁以行。”《明史·陈友谅传》:“ 友谅 集巨舰,连锁为阵。”连续不断。 宋 范成大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诗:“咿哑啸簧鸣,轣轆连锁转。”一环扣一环,像锁链似的。《人民日报》1981.6.15:“过去由于只建立了个人岗位责任制,而没有建立部门和个人之间纵横连锁的责任制,上下左右职责不分明,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诵读
念;熟读;背诵。《三国志·吴志·阚泽传》:“﹝ 泽 ﹞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 唐 韦应物 《学仙》诗之二:“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清 孙枝蔚 《无酒》诗之一:“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师德
众德。《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浚则师德,下民咸殖。’” 颜师古 注:“师,众也。”
期末
1. 学期将结束的一段时间。如:期末考试。
构建
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新的学科体系。
达标
达到规定的标准。《北京日报》1981.6.4:“这些单位的同志,与其在那里发牢骚,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治理污染,节约用水,争取早日达标。”特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国青年报》1983.12.31:“八千万学生达标。”
相马
谓观察马的优劣。《列子·说符》:“若 皋 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孔子 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费矣。’”《东观汉记·马援传》:“ 孝武帝 时,善相马者 东门京 铸作铜马法献之,立马於 鲁班门 外,更名 金马门 。”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四:“旧部当尊之人,相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节焉,诚有使人不能忘怀者。”
嘻嘻
欢笑貌;喜悦貌。《易·家人》:“妇子嘻嘻,终吝。” 孔颖达 疏:“嘻嘻,喜笑之貌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復始。” 王冰 注:“嘻嘻,悦也。” 唐 韩愈 《崔评事墓铭》:“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象声词。笑声。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好着我尽在嘻嘻冷笑中,我劝着他怎不从?”《红楼梦》第二四回:“ 香菱 嘻嘻的笑道:‘我来找我们姑娘,总找不着。’” 骆宾基 《罪证》:“真不好意思,老财东嘻嘻--一个烟泡涨到三元了。”象声词。叹气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若谓 奚齐 曰:嘻嘻,为大国君之子,富贵足矣,何以兄之位为欲居之,以至此乎云尔。” 凌曙 注引《广韵·平之》:“嘻,噫嘻,叹也。”象声词。鸟鸣声。 汉 焦赣 《易林·屯之晋》:“乌鸣嘻嘻,天火将起,燔我舘屋,灾及 姬后 。”注:“按《春秋》 襄公 三十年夏五月,或叫于 宋 太庙曰:譆譆!出出!鸟鸣于 亳 社,如曰譆譆,甲午, 宋 大灾, 宋 伯姬 卒。”
射门
进行足球、手球、水球等比赛时,把球射向对方球门。 晓黎 《中锋之路》:“他们讲究技术,漂亮的过人,恰当的传递,惊人的速度,合理的冲撞,准确的射门,动作的衔接和每项技术的完成几乎达到完美程度。”
奇迹
见“ 奇迹 ”。亦作“ 奇跡 ”。亦作“ 奇蹟 ”。不平凡的事情。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无知 叡敏,独昭奇迹。” 老舍 《骆驼祥子》七:“ 祥子 恰好来到了这个小绿洲;在沙漠中走了这么多日子,他以为这是个奇迹。”不平凡的业绩。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天涯知己》:“三载霸西隅,一举成奇蹟。”不可多得的墨迹。 宋 梅尧臣 《答新长老诗篇》:“唯师独慕 陶彭泽 ,奇蹟仍收 王会稽 。”自注:“尝示余 右军 书一轴。”
胚胎
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人胞》﹝释名﹞引《丹书》:“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槖籥,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则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唐 韩愈 《房公墓碣铭》:“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 明 归有光 《跋商中宗庙碑》:“至 嘉祐 治平,古文之盛,实胚胎於此云。”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三:“律诗起於初 唐 ,而实胚胎於 齐 梁 之世。”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 元 周伯琦 《説文字原》等﹞皆为説明 许氏 《説文》五百四十部而作,一切字之偏旁,皆括於其中,九千餘字之意义,悉胚胎於此。”
空海
大海。 许地山 《海》:“现在在这茫茫的空海中,我们可没有主意啦。”佛教语。喻通达性空之义遍于一切事物的广大智慧。《楞严经》卷五:“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
坏蛋
口语。坏人。《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让外国坏蛋离开人间》:“米米古宅的房子里面,住着一群外国坏蛋。”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第一场:“解放了,好人抬头,你们坏蛋不大得烟儿抽,是不是?”
海里
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国际公制一海里等于1,852米。
歌呗
佛教语。谓赞唱经咒、偈颂。其法源自古 印度 。《法华经·方便品》:“或以欢喜心,歌唄颂佛德。”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顶礼归依,歌唄赞德。”《新唐书·裴休传》:“嗜浮屠法,居常不御酒肉……习歌唄以为乐。”参见“ 梵唄 ”。
方块
四方形的物体。 茅盾 《色盲》六:“ 林白霜 慢慢地将这信笺折迭成小方块,拈在手指上轻轻地颤着,似乎估量它的轻重;然后藐然一笑,随手撩在字纸簏中。”
村井
犹村庄。相传古制八家同井,聚居一处,故称。《宋书·索虏传论》:“自 江 淮 至于 清 济 ,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不一焉。村井空荒,无復鸣鸡吠犬。”
周瑜
三国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为孙策友,曾助孙策于江东创立孙氏政权。孙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督。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他与鲁肃坚决主战,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后病死。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钟馗
传说人物。 唐 人题 吴道子 画 锺馗 像,略云: 明皇 梦二鬼,一大一小。小者窃 太真 紫香囊及 明皇 玉笛,绕殿而奔;大者捉其小者,擘而啖之。上问何人,对曰:“臣 钟馗 ,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后世图其形以除邪驱祟。见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一说乃“终葵”之讹,附会为人。见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终葵》。菌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锺馗》:“《尔雅》云:‘钟馗,菌名也。’《考工记》注云:‘终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称。俗画神执一椎击鬼,故亦名 钟馗 。好事者因作 钟馗 传,言是未第进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讹矣。”
小乔
1.三国吴周瑜之妻。唐唐彦谦《汉代》诗:"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后用以泛指美人。
貂蝉
貂尾和附蝉,古代为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 赵惠文 冠’。” 刘昭 注:“ 应劭 《汉官》曰:‘説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蝉居高饮絜,口在掖下,貂内劲捍而外温润。’此因物生义也。”借指貂蝉冠。《南史·江淹传》:“初, 淹 年十三时,孤贫,常采薪以养母,曾於樵所得貂蝉一具,将鬻以供养。其母曰:‘此故汝之休徵也,汝才行若此,岂长贫贱也,可留待得侍中著之。’”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彼固曰异种贱族,非吾中夏神明之胄,所为立於其朝者,特曰冠貂蝉、袭青紫而已。”参见“ 貂蝉冠 ”。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显贵的大臣。《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 唐 崔顥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宋 陆游 《草堂拜少陵遗像》诗:“ 长安 貂蝉多,死去谁復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无计可施, 貂蝉 请自献身,以博 董卓 欢心,后又故意勾引其义子 吕布 ,离间两人关系,终借 吕布 之手,杀死 董卓 。唯此事不见于正史。 清 梁章鉅 《浪跡续谈·貂蝉》:“《三国志演义》言 王允 献 貂蝉 於 董卓 ,作连环计。正史中实无 貂蝉 之名,惟《董卓传》云, 卓 尝使 布 守中閤, 布 与 卓 侍婢私通云云。 李长吉 作《吕将军歌》云:‘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盖即指 貂蝉 事,而小説从而演之也。 黄右原 告余曰:‘《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 曹操 未得志,先诱 董卓 ,进 刁蝉 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攷,而 刁蝉 之即 貂蝉 ,则确有其人矣。’《汉书通志》今亦不传,无以断之。”
达摩
[梵dharma]法。引申为法子,办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一场出丑,着甚达摩。” 凌景埏 校注:“着甚达摩,犹如説有什么法子。‘达摩’,梵语音译,指‘法’,见《方广经》。”亦作“ 达么 ”、“ 达磨 ”。 菩提达摩 的省称, 天竺 高僧,本名 菩提多罗 。于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国 , 梁武帝 迎至 建康 。后渡 江 往 北魏 ,止 嵩山 少林寺 ,面壁九年而化。传法于 慧可 。 达摩 为中华禅宗初祖。 宋 沉辽 《赠长芦福长老》诗:“ 达么 西归不记年, 雪山 消息更芜然。”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五色赋记》:“ 孙臏 衔枚之际,半夜失踪; 达磨 面壁以来,九年闭目。” 清 丘逢甲 《兴福寺》诗:“自从 达摩 来,妙法指心示。”
扁鹊
战国 时名医。原名 秦越人 , 渤海郡 鄚 (今 河北省 任丘市 北)人。一说家于 卢国 (今 山东省 长清县 南),故又称 卢医 。学医于 长桑君 ,医道精湛,擅长各科,行医时“随俗为变”,在 赵 为“带下医”,至 周 为“耳目痹医”,入 秦 为“小儿医”,名闻天下。 秦 太医令 李醯 自知医术不如 扁鹊 ,使人刺杀之。《汉书·艺文志》有《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不传。《史记》有传。
自当
自然应当。《东观汉记·邓禹传》:“赤眉无穀,自当来降。”《水浒传》第二回:“可放我过去,回来自当拜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布客》:“后勿復来,倘有事北往,自当迂道过访。”
中寒
因受凉而生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 清 钱谦益 《复李叔则书》:“竹屋纸窗,中寒彊卧。”中医病症名。《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注:“中寒,即伤寒之互词。”
滞气
郁积之气。 唐 罗隐 《薛阳陶觱篥歌》:“高飘咽灭出滞气,下感知己时横流。”《三侠五义》第三九回:“儻若是那个甚么白糖咧,黑糖咧,他不来便罢,他若来时,我烧一壶开开的水,把他冲着喝了,也去去我的滞气。”
正水
正水是一个病名,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振寒
证名。发冷时全身颤动。出《素问·寒热病》。《证治准绳·杂病》:"振寒,谓寒而颤振也。"
尤甚
表示程度更大、更严重。 【造句】战争一旦爆发,平民百姓固然饱受荼毒,前线战士所遭危苦,特为尤甚。
一者
同时称举几个人或几件事物,分别逐一叙述时用之。《公羊传·文公十一年》:“兄弟三人,一者之 齐 ,一者之 鲁 ,一者之 晋 。”《百喻经·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常与“二者”、“三者”等连用,列举事物的原因、目的或条件。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母亲!你孩儿此来,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进取去。”《水浒传》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里烧炷香,消灾灭罪;二者,躲过这场灾晦;三者,做些买卖,观看外方景致。” 鲁迅 《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被压迫,榨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 中国 的象形--现在是早已变得连形也不象了--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还不能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
须臾
优游自得。《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文选·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须臾以相羊。”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须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 逍遥 ”。从容,苟延。《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 项王 尚存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须臾’与《中庸》‘道不可须臾离’异义。须臾,犹从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从容至今不死者,以 项王 尚存也。《汉书·贾山传》:‘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少须臾’即少从容,亦延年之意也。故《武五子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 张晏 曰:‘不得復延年也。’从容、须臾,语之转耳。”片刻,短时间。《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瞬息须臾》:“瞬息、须臾、顷刻,皆不久之辞,与释氏‘一弹指间’,‘一刹那顷’之义同,而释书分别甚备……又《毗曇论》云:‘一刹那者翻为一念,一怛刹那翻为一瞬,六十怛刹那为一息,一息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摩睺罗,翻为一须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我劳心数年,提兵十万,深入敌境,克在须臾。” 清 李渔 《巧团圆·全节》:“小小一枝箭,发出如雷电;陵谷转沧桑,世界须臾变。”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 李贤 注:“须臾,阴阳吉凶立成之法也。今书《七志》有 武王 《须臾》一卷。”
胸满
胸闷。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黄疸病》:“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
胸痹
中医病名。胸部闷痛。《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注:“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消渴
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梁书·王僧孺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屡动,消渴频增。”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李 素善公,谓其轻信庸医,致大病。自后消渴作,逾年竟不起。”
消谷
消谷是证名。食物入胃肠,很快消化之证。出自《灵枢·大惑论》。《灵枢·大惑论》:“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为中消主证。参见中消条。
下之
治法。出 《素问·至真要大论》。引导攻下之法。病邪在下者,治疗应当使邪从下而出,如蜜煎导、承气汤、五苓散等使实邪从下排出。
下血
证名。即便血。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详见便血条。
下利
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下手曰下利。《仪礼·少牢馈食礼》:“佐食上利执羊俎,下利执豕俎。” 胡培翚 正义引 吴廷华 曰:“利即佐食也,长为上,次为下。”参见“ 上利 ”。古代医学对“泄泻”与“痢疾”的统称。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东阳 陈叔山 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宋 韩祇和 《伤寒微旨论·用药逆篇》:“热药既下,往往吐出及下利愈甚,此亦阴阳气相击也。”堪舆家迷信之说,指不宜埋葬的处所。《旧唐书·吕才传》:“ 汉 之山陵,散在诸处,上利下利,蔑尔不论。”
妄行
随便行动。《管子·制分》:“兵不呼儆,不苟聚,不妄行,不强进。”指无一定方向的流动。《管子·度地》:“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胡作非为。《管子·法法》:“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 桀 紂 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汉书·杜钦传》:“﹝ 曲阳侯 根 ﹞知 赵昭仪 杀皇子,不輒白奏,反与 赵氏 比周,恣意妄行。”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若干分子又被太多的坏经验教养得聪明了,于是变性,知道在硬化的社会里,不妨妄行。”犹妄加。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谨案小孩子略受新潮,辄敢妄行诘难,人心不古,良足慨然!”
吐血
内脏出血从口中吐出。《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密书请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正旦, 种 上寿於 超 , 超 搥胸吐血曰:‘闔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因尔便吐血,数日而亡。”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三折:“若不是我 尉迟恭 来的早呵,险些儿落在他勾中。被某一鞭打的那廝吐血而走。” 巴金 《秋》四一:“ 枚少爷 已经停止吐血,他在他妻子的腿上伏了一阵。”
吐逆
谓呕吐而气逆。 汉 华佗 《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病甚则腹脇胀满,吐逆不入食。”《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时当五六日,头如针刺汗微微,吐逆黏滑全沉细。”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更多酒伤着脾胃,復可喫食,致此吐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中砒霜毒者,吐逆,肠腹绞痛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