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芵明
即决明。又名“芵茪”、“马蹄决明”。
絶命
1.犹死亡。
决明
植物名。豆科。一年生草本。偶数羽状复叶。夏秋开花,花黄色。荚呈长角状,略有四棱。原产热带 美洲 ,我国各地皆有栽培。嫩苗、嫩果可食。种子称决明子,代茶或供药用,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决明》。
蕨攗
即菱角。又名芰。《尔雅·释草》:“蔆,蕨攗。” 郭璞 注:“今水中芰。”按,攗,当作“攈”。参阅 清 钱大昕 《潜研堂集·答问七》。
爵马
古代两种角斗性质的杂耍。泛指玩赏之物。爵,通“ 雀 ”。《文选·鲍照<芜城赋>》:“ 吴 、 蔡 、 齐 、 秦 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絶。” 吕延济 注:“鱼龙爵马皆假为饰,以为玩乐。”《后汉书·南匈奴传》“角抵百戏” 唐 李贤 注:“角抵之戏则鱼龙爵马之属,言两两相当,亦角而为抵对。” 前蜀 韦庄 《杂感》诗:“鱼龙爵马皆如梦,风月烟花岂有情?”
决履
破鞋子。决,通“ 缺 ”。语本《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三:“ 原生 纳决履,清歌畅商音。”履,一本作“ 屨 ”。
觉轮
佛道语。以车轮的流转,比喻觉性圆融,周游不息,能发无碍妙用。《关尹子·一宇》“方术之在天下多矣” 宋 陈显微 注:“修真鍊性,圆通觉轮。”
绝伦
无与伦比。《史记·龟策列传》:“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絶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后汉书·班固传上》:“ 弘农 功曹史 殷肃 ,达学洽闻,才能絶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 唐 杜甫 《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絶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絶伦。”
絶伦
1.无与伦比。
爵禄
官爵和俸禄。《周礼·夏官·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及所置吏,以其郎中 春 为丞相,聚收 汉 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与居,为治家室,赐其财物爵禄田宅,爵或至 关内侯 ,奉以二千石,所不当得,欲以有为。” 唐 柳宗元 《代柳公绰谢上任表》:“臣闻古之制爵禄者,爵以居有德,禄以养有功。”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世间爵禄不易致,何独去就如飘风。”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九:“它一面到处缉拿革命分子,一面却专为归国的留 日 学生开特科考试,企图用爵禄来引诱他们。”指授予爵位、官职和俸禄。 唐 韩愈 《鄠人对》:“乃旌表门閭,爵禄其子孙。” 宋 秦观 《论议下》:“然后官而爵禄之。”
蚗蠪
见“ 蚗龙 ”。
绝流
横流而渡。《尔雅·释水》:“正絶流曰乱。” 邢昺 疏:“正,直也;谓横絶其流而直渡,名曰乱。”断流。《淮南子·氾论训》:“赤地三年,而不絶流,泽及百里而润草木者,唯 江 河 也。”《晋书·苻坚载记下》:“陛下顺天应时,恭行天罚,啸咤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絶流。” 宋 王得臣 《麈史·辨误》:“属大旱, 溳水 絶流。”
絶流
1.横流而渡。); 2.断流。
絶粮
1.断绝粮食。
诀厉
谓声音清泠而高扬。
角力
比赛武艺。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通常为徒手相搏。现代摔跤运动尚沿用角力之名。如:古典式角力;自由式角力。《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城南门有窣堵波,是太子与诸释角力掷象之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习武合欢,有所谓塞宴四事者……一曰布库,相扑为戏也。徒手搏击,分曹角力,伺隙蹈瑕,不专恃匹夫之勇。”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它是村童们的竞技场,角力和摔跤的地方。”以武力决胜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当角力中原,以定彊弱。”《新唐书·陆贽传》:“而欲益兵蒐乘,争驱角力,交锋原野之上,决命寻常之间,以此御寇,可谓勉所短而校其长矣。”《明史·太祖纪三》:“向令未下 燕都 ,聚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徐兴业 《金瓯缺》第二章:“我西军虽号强劲,诚如 端孺 所说,从未去过 河 北,与 辽 人角力,可有胜筹?”
绝粒
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非夫遗世翫道,絶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 唐 韩偓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知余絶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云笈七籤》卷二三:“服吸朝液,悬粮絶粒。” 明 高启 《煮石山房记》:“后世神仙之説兴,方士始导人以絶粒之术。”绝食。 唐 戴叔伦 《曾游》诗:“絶粒感 楚 囚,丹衷犹照耀。” 清 顾炎武 《与叶訒庵书》:“国亡絶粒,以女子而蹈 首阳 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红楼梦》第八九回:“一日竟是絶粒,粥也不喝,懨懨一息,垂毙殆尽。”断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 铜山 之丰。” 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絶粒,君发常平粟賑之。”
绝力
用尽力气。《庄子·渔父》:“疾走不休,絶力而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使 兹郑 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絶力至死,輦犹不上也。”超人的力气。汉 扬雄 《法言·渊骞》:“君子絶德,小人絶力。” 汉 扬雄 《法言·渊骞》:“ 秦 悼武 、 乌获 、 任鄙 ,扛鼎抃牛,非絶力耶?”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三:“﹝ 盖巖 ﹞朴鲁有絶力,能兼众人之役。”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譬彼浊河流,絶力挽崩溃。”
絶粒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2.绝食。); 3.断粮。
絶力
1.用尽力气。); 2.超人的力气。
绝口
闭口;住口。《汉书·丙吉传》:“ 吉 絶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后汉书·袁谭传》:“言未絶口,头已断地。”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接过客俗子,絶口不挂时事,务为崇深,以拒止嫉妬之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经过这次失败后,他绝口不谈发财。”灭口。《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居数月,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 胥 惶恐,药杀巫及宫人二十餘人以絶口。”谓食品之味极美。 三国 魏 曹植 《谢赐柰表》:“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絶口为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肉食》:“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絶口不能形容之。”
絶口
1.闭口;住口。); 2.灭口。); 3.谓食品之味极美。
决科
谓参加射策,决定科第。后指参加科举考试。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李轨 注:“射以决科,经以策试,今徒治同经之书而不见用,故笑之。”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决科联中,休问用张。” 宋 岳珂 《愧郯录·场屋编类之书》:“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
蹶蹶
疾行貌。 唐 司空图 《杂言》诗:“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 明 何景明 《中林之棘》:“行野蹶蹶,行国迈迈。”《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大伯在鞋底上搕了搕烟灰,把烟袋往腰里一掖,就蹶蹶地走了。”勤勉貌。《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朱熹 集传:“蹶蹶,动而敏於事也。”惊动貌。《庄子·至乐》:“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成玄英 疏:“蹶蹶,惊动貌。”
矍矍
惊惧四顾貌。《易·震》:“震索索,视矍矍。”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缘 江 楚 多梗,率健儿百餘护行,皆住河干,矍矍欲返。”急切貌。 唐 柳宗元 《故秘书郎姜君墓志》:“不矍矍於进取,不施施於骄伉。”疾视貌。 储安平 《在塔里木河的下流》:“越往南走,戈壁的景象越发浓厚。有些地方尽是沙墩,沙墩上长着黄绿相杂的红柳。经常看到天鹅在湖边游,而两眼矍矍的大鹰,雄踞路旁,直到我们车子驶近,才突然惊飞。”
夬夬
果决貌。《易·夬》:“君子夬夬。” 王弼 注:“君子处之,必能弃夫情累,决之不疑,故曰夬夬也。”断绝貌。 唐 韩愈 《南山诗》:“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强健貌。 宋 梅尧臣 《送鄞宰王殿丞》诗:“君行问埼鮚,殊物可讲解,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生意各臑臑,黔角容夬夬,愿言宽赋刑, 越 俗久疲惫。”
决绝
亦作“决绝”。谓弃世绝尘。决,通“ 诀 ”。分别。《庄子·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突破而切断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絶也。”截断而消灭之。《汉书·王莽传中》:“虏知罪当夷灭,故遣猛将分十二部,将同时出,一举而决絶之矣。”决然断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霞》:“妻啼曰:‘从子十年,未尝有失德,何决絶如此!’”永别。决,通“ 诀 ”。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四:“哀哉两决絶,不復同苦辛。”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论》:“﹝ 太子丹 ﹞本意欲杀敌,不遂则死,已决絶于 易水 送 軻 之日矣。”谓十分坚决,十分肯定。 汉 枚乘 《七发》:“诚必不悔,决絶以诺;贞信之色,形于金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説得决絶,叔父未必不依允。” 姚锡光 《议款篇》:“总署电 鸿章 ……词意甚为决絶。” 沙汀 《烦恼》:“‘丑话讲在前头,我可是不去哇!’他沉着而又决绝地说。”
决絶
1.亦作"决絶"。); 2.谓弃世绝尘。决,通"诀"。分别。); 3.突破而切断之。); 4.截断而消灭之。); 5.决然断绝。); 6.永别。决,通"诀"。); 7.谓十分坚决,十分肯定。
决决
亦作“决决”。水流貌。《广雅·释训》:“涓涓、决决……流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谦诔》:“悠悠 越 障,决决 闽 海。”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明 何景明 《仲春雨霁出游》诗:“决决松上溜,潺潺石间流。”形容水流声。 唐 卢纶 《山店》诗:“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宋 苏轼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诗:“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决决水声湲,重重山色赴。”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北山经》:“ 决决之水 出焉,而东流注于 河 。”《广雅·释训》“决决” 王念孙 疏证:“决决,水貌也,故因以为水名。”
鶌鶋
亦作“ 鶌居 ”。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北山经》:“﹝ 马成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北山经》:“鶌居如乌,青身黄足。食之不饥,可以辟穀。”
绝裾
断去衣襟。《晋书·温峤传》载: 温峤 受 刘琨 命,至 江 南,奉表劝 司马睿 即位。 峤 欲将命,其母 崔氏 固止之, 峤 绝裾而去。后即以“絶裾”表示去意坚决。《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女子顾恋恩情,不忍移步絶裾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政》:“至於 荆軻 ,力不足以谋无道 秦 ,遂使絶裾而去,自取灭亡。” 郁达夫 《杂感》诗之五:“茫茫大陆沉将了,寄语诸公早絶裾。”
絶裾
1.断去衣襟。《晋书.温峤传》载:温峤受刘琨命,至江南,奉表劝司马睿即位。峤欲将命,其母崔氏固止之,峤绝裾而去。后即以"絶裾"表示去意坚决。
絶句
1.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韵,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近体绝句始于唐,产生于律诗之后,盖截律诗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古体绝句实为最简短之古诗,产生于律诗之前,《玉台新咏》已载有《古绝句》。唐以后诗人所作古体绝句一般即称古风。); 2.指截去上下文的断句。); 3.犹断句。谓根据文意读断句逗。
鶌鸠
鸟名。鹘嘲。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鹘嘲》。
绝景
良马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公所乘马名絶影,为流矢所中。” 唐 李白 《东武吟》:“宝马丽絶景,锦衣入 新丰 。”犹绝迹。 晋 陶潜 《读史·夷齐》诗:“天人革命,絶景穷居。” 逯钦立 注:“絶景,絶影,灭絶踪跡。指隐居离开人间世。”亦作“绝影”。无比美妙的景色。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昔在今来归,絶景无不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 三高亭 ,天下絶景也。”
绝境
与外界隔绝之地。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风景绝佳之处。 唐 张乔 《游歙州兴唐寺》诗:“山桥通絶境,到此忆 天台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宜兴 善权 、 张公 两洞,天下絶境也。”极为高超之境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絶境乎。” 唐 戴叔伦 《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诗:“为文通絶境,从宦及良辰。” 宋 陆游 《龙门洞》诗:“絶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绝望艰困之处境。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在半年的时间里,把一切能够换钱的衣服首饰都当光卖尽了,生活陷入无助的绝境。”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三)》:“这一句话,就常常能使一些达官贵人,濒于自杀的绝境。”
絶景
1.亦作"絶影"。亦作"絶影"。); 2.良马名。); 3.犹绝迹。
絶境
1.与外界隔绝之地。); 2.风景绝佳之处。); 3.极为高超之境界。); 4.绝望艰困之处境。
蹶角
额角叩地。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 夜郎 滇池 ,解辫请职; 朝鲜 昌海 ,蹶角受化。”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徵调曲六》:“无劳凿空於 大夏 ,不待蹶角於蹛林。”《梁书·武帝纪中》:“九服八荒之内,连率岳牧之君,蹶角顿顙,匡救无术,卧薪待然,援天靡诉。”
绝交
断绝交谊与往来。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是故百金之家,境外无絶交。”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乃发愤著论,杜门絶交。”《明史·文苑传三·谢榛》:“及 攀龙 名大炽, 榛 与论生平,颇相鐫责, 攀龙 遂貽书絶交。”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我和你从此絶交,以后在人面前不许再説‘相与’二字。”指男女之间断绝爱情关系。 宋 罗烨 《醉翁谈录·梁意娘与李生诗曲引》:“自后情爱相牵,形於颜色,为家人所觉,遂至一年絶交。”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嗣以妇有他遇,乃絶交焉。”特指国际间断绝外交关系。
絶交
1.断绝交谊与往来。); 2.指男女之间断绝爱情关系。); 3.特指国际间断绝外交关系。
掘窖
犹掘藏。 宋 苏轼 《仇池笔记·盘游饭谷董羹》:“ 江 南人好作盘游饭,鮓脯膾炙无不有,埋在饭中,里谚曰‘掘得窖子’。 罗浮 潁老 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诗人 陆道士 出一联云:‘投胶谷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盌中。’”
厥角
1.谓兽之角。厥,其。《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颖达疏:"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角然。"《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后因用"厥角"指以额触地。
倔强
亦作“ 倔彊 ”。亦作“ 倔僵 ”。亦作“ 倔犟 ”。强硬直傲,不屈于人。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 尉佗 ﹞倔强倨敖,自称老夫。” 晋 左思 《魏都赋》:“假倔彊而攘臂。”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是时 刘元佐 在 大梁 ,倔强难制。” 宋 秦观 《清和先生传》:“其倔僵不降者与彊而不释甲者皆为城旦舂。”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 楚 虽三户存,其人故倔彊。”《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 吴克肖 老实倔僵,向主奉公。”《红楼梦》第九九回:“ 薛蟠 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 曹禺 《日出》第四幕:“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 白桦 《芳草青青》:“妞妞倔犟地看着少尉。” 王群生 《彩色的夜》:“照理说,这同时也该会慑服我的老排长--这位倔犟的副连长了吧。”
谲谏
委婉地规谏。《诗·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郑玄 笺:“譎諫,咏歌依违不直諫。”《孔子家语·辩政》:“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下:“至于‘鹤驾通宵凤輦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 肃宗 ,所谓主文而譎諫也。”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七:“由温柔敦厚言,所以重在比兴,重在蕴蓄,重在反复唱叹,重在婉陈,重在主文谲谏。”
觉剑
佛教语。谓领悟力像剑一样锋利。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文》:“挥觉剑而破邪山,扬智灯而照昏室。”
绝迹
亦作“绝跡”。亦作“绝蹟”。 1.不见踪迹。《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郭象 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南史·梁吴平侯景传》:“州内清静,抄盗絶迹。”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君有画鹤之诬,隐壁仙逝,则君之墨本絶跡矣。” 郭沫若 《沸羹集·答<国际文学>编者》:“大抵在初期,诗歌是最流行的,独幕剧次之,小说则几乎绝迹。”无人迹处。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况 卢敖 一人之身,独行絶迹之地,空造幽冥之语乎。”形迹与外界隔绝。《后汉书·杜根传》:“周旋民间,非絶跡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 唐 王建 《送人》诗:“与君俱絶蹟,两念无因由。” 清 顾炎武 《赠路舍人泽溥》诗:“絶跡远浮名,林皋託孤诣。”指卓越的功业事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絶迹可考于今者也。”《晋书·刘颂传》:“树国全制,始成於今,超 秦 、 汉 、 魏氏 之局节,绍五帝 三代 之絶跡。”
絶迹
1.亦作"絶迹"。亦作"絶迹"。); 2.不见踪迹。); 3.无人迹处。); 4.形迹与外界隔绝。); 5.指卓越的功业事迹。
絶技
1.亦作"絶伎"。); 2.超群的技艺。
爝火
炬火,小火。《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 成玄英 疏:“爝火,犹炬火也,亦小火也。” 唐 杜牧 《又谢赐告身鞍马状》:“萤光爝火,何裨日月之明;弱质孤根,但荷乾坤之德。” 宋 梅尧臣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十四:“无论怎样歌颂,始终一天一天的消灭,只剩得爝火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