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菌桂
香木名。《文选·屈原<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 李周翰 注:“椒、菌桂皆香木。” 晋 左思 《蜀都赋》:“卭竹缘岭,菌桂临崖。”
箘桂
植物名。桂的一种。《楚辞·离骚》:“杂申椒与箘桂兮,岂惟纫夫蕙茝。”一本作“ 菌桂 ”。 洪兴祖 补注:“《本草》有菌桂,花白蘂黄,正圆如竹。菌,一作‘箘’,其字从竹。” 晋 左思 《蜀都赋》:“於是乎邛竹缘岭,箘桂临崖。”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箘桂》﹝集解﹞引 陶弘景 《名医别录》:“箘桂生 交趾 、 桂林 山谷巖崖间。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之。”
军官
武职官员的统称。《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具置军官品员,及拜爵封侯之赏。” 明 王九思 《中山狼院本》:“尘烟数十里,器械许多般。咳!原来是打猎的军官。”现代指被授予尉官以上军衔的军人或指军队中排长以上的干部。 杨朔 《昨日的临汾》:“许多富人,都在逃跑,军官的家属更多。”
骏骨
据《战国策·燕策一》载, 郭隗 用买马作喻,说古代有用五百金买千里马的马头骨,因而在一年内就得到三匹千里马的,劝 燕昭王 厚币以招贤。后因以“骏骨”喻杰出的人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倾心骏骨,非惧真龙。”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骏骨黄金买,英髦絳帐延。”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指良马。 唐太宗 《临洛水》诗:“春蒐驰骏骨,总轡俯长河。” 宋 梅尧臣 《伤马》诗:“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参见“ 千金市骨 ”。
军鼓
战鼓。《左传·昭公五年》:“使臣获衅军鼓,而敝邑知备,以御不虞,其为吉,孰大焉?”《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陈登 者”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 登 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作兹征鉞军鼓,陈之于东阶。”
郡公
爵名。 晋 始置,亦称开国郡公。历代因之。 明 初尚有郡公之封,后废。《晋书·王沉传》:“前以翼赞之勋,当受郡公之封。”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郡公》:“ 后汉 光武 建武 十三年以土无二王,爵不过公,於是以 太 原王 章 为 齐公 、 鲁王 兴 为 鲁公 ,功臣悉为公。 晋 始曰开国郡公也。”
君公
称诸侯。《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孔颖达 疏:“君公,谓诸侯也。”《墨子·尚同中》:“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
军功
从军所立的功劳。《尉缭子·兵令下》:“三军大战,若大将死而从吏五百人已上不能死敌者斩;大将左右近卒在陈中者皆斩;餘士卒有军功者夺一级,无军功者戍三岁。”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奏罢军功杂流之为县者,悉注文臣,賑业其部之贫民钱米各有差。”《清会典·兵部六·职方清吏司》:“凡军功,文武官皆下於部而议焉。”
袀服
同一的服装。谓着相同的戎装。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 陆德明 释文:“均,如字,同也。字书作袀,音同。”《文选·左思〈吴都赋〉》:“六军袀服。” 刘逵 注引《左氏传》曰:“袀服振振。”《吕氏春秋·悔过》:“今袀服回建,左不軾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 高诱 注:“袀,同也。兵服上下无别,故曰袀服。” 陈奇猷 校释:“盖与敌作战,使敌人分辨不出何者为将帅,何者为士卒,将帅与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说,为黑色戎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左氏传》 晋献公 时童謡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 虢 之旂。’” 颜师古 注:“袀服,黑衣。”后用以泛指戎装,军服。 唐 刘禹锡 《原力》:“斯诚力矣,上之不过夸 胡 人而戏角抵,次之不过倅期门而振袀服。”
君妇
君主之正妻。《诗·小雅·楚茨》:“君妇莫莫,为豆孔庶。” 郑玄 笺:“君妇,谓后也。凡适妻称君妇,事舅姑之称也。”犹言您的妻子。君,妻对夫的尊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军符
兵符。古时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遣兴呈苏涣侍御》诗:“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明 沉明臣 《凯歌》:“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 伍子胥 :(断然)拿我的军符来!(他从裨将手中取来军符,交与 被离 )去吧。”
军府
军中府库。亦用以囚禁俘虏。《左传·成公七年》:“ 晋 人以 钟仪 归,囚诸军府。” 杜预 注:“军藏府也。” 杨伯峻 注:“军府,据 杜 注,即军用储藏库,亦用以囚禁战俘。” 汉 焦赣 《易林·师之蹇》:“武库军府,甲兵所聚。”将帅的府署。《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涿郡 孙礼 、 卢毓 始入军府。”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 番禺 军府盛,欲説暂停盃。”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 归 旧有厅,军府将先鳩财焉。”
军副
军中副将。《宋书·柳元景传》:“ 元景 方督义租,并上驴马,以为运粮之计,而 方平 信至, 元景 遣军副 柳元怙 简步骑二千,以赴 陕 急。”《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元景 遣军副 柳元怙 将步骑二千救 安都 等,夜至, 魏 人不之知。” 胡三省 注:“一军之将谓之军主,副将谓之军副。”
军锋
先锋。居军前冲锋挫敌。《史记·黥布列传》:“ 布 常为军锋。”《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从 高祖 征 广固 ,常为军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亲赴 常 澧 督战,驱土司 苗 倮 助军锋;伐 黔 楚 山木,造楼船巨舰。”军中威势。 黄钺 《陇右光复记·反正巅末》:“ 陕 军伤亡数千,军锋屡挫。”
俊风
大风。俊,通“ 骏 ”。《大戴礼记·夏小正》:“正月,启蛰……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 戴德 传:“俊者,大也。大风,南风也。” 顾凤藻 集解:“俊,与‘骏’通。《尔雅》曰:‘骏,大也。’”一说和美的风。见 清 徐世溥 《夏小正解》。
骏发
《诗·周颂·噫嘻》:“骏发尔私。” 郑玄 笺:“骏,疾也;发,伐也……使民疾耕发其私田。”后用以指迅速发扬。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骏发开其远祥,定尔固其洪业。”英俊风发。骏,通“ 俊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 宋 陈亮 《谢罗尚书启》:“内韜骏发之才,蔚负老成之望。” 清 刘大櫆 《江西吉南赣道副使方君墓志铭》:“君生而沉毅,不与儿童共嬉游,及长,读书为文章,骏发有气。”
峻法
严酷的法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公家用少, 桑弘羊 等致利, 王温舒 之属峻法, 儿宽 等推文学至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 宋 梅尧臣 《南有嘉茗赋》:“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寧。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朔至二月三十日》:“教王知其教之将衰也,於是立峻法以防其民。”
军法
亦作“ 军灋 ”。军队中的刑法。《周礼·夏官·诸子》:“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灋治之。”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古人有急疾之义,又畏军法,不敢任志。”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今天我没有工夫,明天拿军法来慢慢地问你,枪毙你,还不省事!”
俊发
犹英发。谓才识、情性、文采等充分表现出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 贾生 俊发,故文洁而体清。”《北齐书·卢潜传》:“ 昌衡 从父弟 思道 , 魏 处士 道亮 之子,神情俊发,少以才学有盛名。” 宋 楼钥 《代书寄内弟耐翁总干》诗:“文采既俊发,吏才人共推。”
均籴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 ,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俊德
才德杰出的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 孔颖达 疏:“ 郑玄 云,俊德,贤才兼人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机务餘闲,欲习佛法,令於僧中推一俊德。时诸僧徒莫敢应命。”美德。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尧 以俊德,致黎民雍。”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
郡倅
郡佐。郡守的副职。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真宗 朝, 黄震 知 亳州 永城县 。时大旱, 王丞相 钦若 为郡倅,至邑祈雨。” 元 虞集 《送人之剑阁倅》诗:“乡人游雪界,郡倅试冰衔。” 清 姚鼐 《<随园雅集图>后记》:“先生故有《随园雅集图》,所图五人为 沉尚书 、 蒋编修 、 尹公子 、 陈文学 及先生……时 陈文学 年纔十八,今先生外,惟文学尚存,仕为郡倅。”
菌蠢
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李善 注:“菌蠢,是芝貌也。”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朱茎殊菌蠢,丹桂欲萧森。”
军持
源于梵语。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我有军持凭弟子, 岳阳溪 里汲寒流。” 清 钱谦益 《舒仲符画丹徒张明府文光小像戏题四绝句》之三:“计口虀盐度六时,放衙取水一军持。” 清 陶炜 《课业馀谈·器》:“军持,浄瓶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 李强 ﹞在临动身时特别找了一个装满冷开水的军持挂在腰间,这时取下来递给 自成 。”
郡丞
郡守的副贰。 唐 元稹 《授李昆滑州司马制》:“将议奬劳,是宜加秩。郡丞宪吏,用表兼荣。”
君陈
人名。 周公 旦 之子。《书·君陈序》:“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作《君陈》。”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礼记·坊记》“ 君陈 曰” 汉 郑玄 注:“ 君陈 ,盖 周公 之子, 伯禽 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天眷 君陈 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君侧
君主的身边。《左传·成公十六年》:“子在君侧,败者壹大。”《公羊传·定公十三年》:“ 晋 赵鞅 取 昔阳 之甲,以逐 荀寅 与 士吉射 。 荀寅 与 士吉射 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晋书·谢鲲传》:“ 刘隗 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借指君主身边的佞臣。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略 密与其兄 相州 刺史 中山王 熙 欲起义兵,问罪君侧。”《周书·文帝纪上》:“人尽忠良,谁为君侧?” 唐 李商隐 《有感》诗之二:“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参见“ 清君侧 ”。
儁才
亦作“ 儁材 ”。卓越的才智。《管子·立政》:“凡孝悌忠信,贤良儁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復于游宗。”《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儁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汉书·儒林传·张山拊》:“ 宽中 有儁材,以博士授太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林下诸贤各有儁才。” 明 张居正 《与吴川楼给谏》:“公儁才逸气锋颖秀拔,不惟脱颖全 楚 ,实亦絶尘海内。”
俊才
亦作“ 俊材 ”。卓越的才能。《汉书·王褒传》:“闻 王褒 有俊材,请与相见。”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唐 先生 伯虎 ,名 寅 , 姑苏 人。负俊才,能文工诗,翰墨极精。”才智卓越的人。《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材,兴学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三百俊才衣似雪,可怜无箇解诗人。” 鲁迅 《坟·论“他妈的!”》:“庶民中纵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
郡伯
爵名。 金 置。 元 因之。 明 清 时亦称知府为郡伯。《金史·百官志一》:“正从一品曰郡王,曰国公;正从二品曰郡公;正从三品曰郡侯;正从四品曰郡伯。” 清 方文 《元日星渚》诗之二:“春江欲去仍回首,郡伯相畱且授餐。”
军标
清 绿营兵编制的一种名称。《清会典·兵部一·尚书侍郎职掌》:“凡緑旗兵,在京,则统於巡捕营,十有九省则统於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而以达於部。”原注:“ 四川 成都 、 新疆 伊犁 将军所属緑营为军标。”
均辨
公平。《荀子·富国》:“人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 梁启雄 简释:“ 久保爱 曰:辨,与‘徧’通。《君道》有‘均徧而不偏’之语。”
均徧
均匀周遍。《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韩诗外传》卷四:“君人者,以礼分施,均徧而不偏。”
峻笔
高超的文笔。《隋书·杨素传》:“曲蒙使臣弟 约 齎詔书问劳,高旨峻笔,有若天临,洪恩大泽,便同海运。” 唐 骆宾王 《畴昔篇》诗:“高门有閲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军壁
军营壁垒。《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汉 郑玄 注:“军壁曰垒。” 贾公彦 疏:“军壁曰垒者,军行之所拟停之处,皆为垒壁,恐有非常,故云军壁曰垒也。” 唐 骆宾王 《夕次蒲类津》诗:“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明 何景明 《九日》诗:“故国遗军壁,孤城傍虏营。”
骏奔
亦作“ 骏犇 ”。急速奔走。《后汉书·章帝纪》:“骏奔郊畤,咸来助祭。”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对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犇,表 微子 之云;金版出地,告 龙逢 之怨。”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 清 顾炎武 《再谒天寿山陵》诗:“臣子分则同,骏奔谁供职。”
峻阪
亦作“ 峻坂 ”。陡坡。《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当峻坂走丸之势,所至必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时暮色将至,始以为既渡即有托宿之处,而荒崖峻坂,絶无一人,登陟不已。”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一是稿件,大约开初是不困难的,但后必渐少,投稿又常常不能用,其时编辑者就如推车上峻坂,前进难,放手亦难。”
隽拔
卓异出众。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 陈侯 雋拔人所羡,岁晚江湖初识面。” 宋 吕祖谦 《东莱博议·卫懿公好鹤》:“神峯雋拔,珠璧相照。”俊逸超特。《宣和书谱·孙过庭》:“﹝ 孙过庭 ﹞作草书,咄咄逼 羲 献 ,尤妙于用笔隽拔。” 明 方孝孺 《题会稽张处士墓铭后》:“雋拔清远之文,尚友於古人。”
俊拔
卓异出众。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宋史·陈宜中传》:“少甚贫,而性特俊拔。” 清 顾炎武 《赠顾推官咸正》诗:“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
峻隘
险峻狭窄。《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已为寇所守险, 昂 转鬭而进,莫有当其锋者。”为人严峻而心胸狭隘。《晋书·王雅传》:“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明史·桂彦良传》:“ 濂 文人耳, 基 峻隘,不如卿也。”
俊艾
见“ 俊乂 ”。
绝足
喻指千里马。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 燕 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絶足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高衢。” 宋 黄庭坚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指奔驰神速之足。宋 秦观 《李泌论》:“鸟焚其巢,虽有劲翮,无所归;兽失其穴,虽有絶足,无所恃。”谓杜门不出。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顾东江 ﹞以侍郎家居,絶足不与外事,闭门闲适,学为老圃。”
絶足
1.喻指千里马。); 2.指奔驰神速之足。); 3.谓杜门不出。
决眦
亦作“决眥”。见“ 决眦 ”。亦作“ 决眥 ”。亦作“决眥”。裂开眼眶。《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 李善 注:“《説文》曰:‘眥,目匡也。’眦、眥俱同。”常用以表示盛怒的情绪。 三国 魏 曹植 《鼙鼓歌》之五:“张目决眦,髮怒穿冠。” 明 俞国贤 《军中》诗:“决眥誓灭此,扫秽驱腥膻。”表示极目远视。 唐 杜甫 《望岳》诗:“盪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谓眼珠突出。《淮南子·墬形训》:“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喻洞穿。 汉 贾谊 《新书·谕诚》:“ 楚 军败, 昭王 走,屨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
爵主
世袭爵位的嫡长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爵主兵主》:“凡公侯伯家,最尊嫡长,其承袭世封者,举宗呼为爵主。”蒲剧《薛刚反朝》第九场:“人马来齐,候爵主传令!”
鶌鸼
即鶌鸠。 宋 王炎 《出郊杂咏》之二:“草头蛺蝶自由舞,林下鶌鵃相对鸣。”参见“ 鶌鳩 ”。
鳜鯞
鱼名。即鳑鲏。《尔雅·释鱼》:“鱊鮬、鱖鯞。”《尔雅翼·释鱼二》:“鱖鯞,似鯽而小,黑色而扬赤,今人谓之旁皮鯽,又谓之婢妾鱼。”
决骤
迅速奔跑。《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宋 苏轼 《归来引》:“纷野马之决骤兮,幸余首之未鞿。” 宋 范成大 《有感今昔》诗之一:“麋见 丽姬 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比喻放纵不羁。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约规矩绳墨以自严兮,不决骤而横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使无世世转生之 呼毕勒罕 以镇服僧俗,则百万众必互雄长,狼性野心,且决骤而不可制。”
蹶张
亦作“蹷张”。以脚踏强弩,使之张开。谓勇健有力。《史记·张丞相列传》:“ 申屠丞相 嘉 者, 梁 人,以材官蹶张从 高帝 击 项籍 ,迁为队率。”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勇健有材力开张。’ 如淳 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宋 王禹偁 《射弩》诗:“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清 陶澂 《当垂老别》诗:“大募勇健儿,蹶张守隖壁。”借指弩箭。 明 高濂 《怀远大将军赵公神道碑铭》:“公巡城至东门,敌发蹶张,中其腰膂,箭深入约六寸,公即拔出之。”气势汹汹的样子。 清 朱实发 《前溪新乐府》:“夺斛不许官平量,少不遂意势蹶张。”以手足支撑物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有婢晨治地,见紫衣带垂於寝牀下,视之,乃小奴蹶张其牀而负焉。”引申为勉力支拄。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才大者声色不动,指顾自如。 太白 五言妙於神行, 昌黎 不无蹶张矣,取其意规於正,雅道未凘。”
抉摘
抉择;择取。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好读古圣人书,探六籍,识大义,就中乐《春秋》,抉摘微旨。” 宋 沉洵 《<韵语阳秋>序》:“自 汉 魏 以来诗人篇咏,咸参稽抉摘,以品藻其是非。” 林纾 《译<贼史>序》:“ 迭更司 极力抉摘下等社会之积弊,作为小説,俾政府知而改之,每书必竪一义。”挑剔;揭发。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近日 平湖 陆氏 、 长州 汪氏 为之抉摘其疵谬,以告於世。” 沉惟贤 《读新小说法》:“抉摘宫闈秘密,可作 唐 宋 遗事读;描摹儿女爱情,可作 齐 梁 乐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