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绝户
犹绝后。无后代。《北史·李孝伯传》:“时人多絶户为沙门。”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虽然救普国生灵,实怕 程 家絶户。”指无后嗣之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鲁谦庵通政》:“ 潮 有絶户虚丁,久为民累, 超 豁除三十餘户。”《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那点儿絶户家产,供给十年八年,还巴结得起。”
絶户
1.犹绝后。无后代。); 2.指无后嗣之家。
厥貉
春秋 地名。在今 河南省 项城县 西南。《春秋·文公十年》:“冬, 狄 侵 宋 , 楚子 、 蔡侯 次於 厥貉 。”《公羊传》作“屈貉”。参阅《春秋传说汇纂》。
绝国
极其辽远之邦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絶国功,封 騫 博望侯 。”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况 秦 吴 兮絶国,復 燕 宋 兮千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絶国。服药休粮,北至 居延 ,去海三五十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郭氏 侯者凡三人,皆絶国。”
絶国
1.极其辽远之邦国。); 2.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
谲诡
变化多端。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譎诡奇伟,不可究陈。” 晋 左思 《吴都赋》:“其荒陬譎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五:“人生也如天空一样的谲诡呵,一会儿一个变化。”怪诞。《汉书·赵广汉王尊等传赞》:“ 王尊 文武自将,所在必发,譎诡不经,好为大言。”《陈书·任忠传》:“及长,譎诡多计略。”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一》:“补 魏 受禪讖书三万餘言及 钟繇 杀鬼妇、 蒋齐 梦亡儿、掘地得 范明友 之奴等,事属譎诡,似可不补。”
绝轨
犹远迹。指先贤的事迹。《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将蹈 鸿涯 之遐迹,绍 巢 许 之絶轨。” 李周翰 注:“絶,远也;轨,亦跡也。”《隋书·文学传·潘徽》:“加以佃渔六学,网罗百氏,继 稷下 之絶轨,弘 泗 上之沦风。”《宋书·礼志一》:“荡近世之流弊,继千载之絶轨。”
絶轨
1.犹远迹。指先贤的事迹。
倔佹
谲诡,变化多端。《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倔佹云起,嶔崟离搂。” 李善 注:“《甘泉赋》曰,大夏云譎波诡。”
抉关
撬开关门。极言力气之大。《新唐书·李国臣传》:“力能抉关,以折衝从收 鱼海 五城,迁中郎将。”
谲怪
奇异怪诞。《易·睽》“睽孤” 三国 魏 王弼 注:“至睽将合,至殊将通,恢诡譎怪,道将为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 韩子 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譎怪之状。斯言得之。”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四章第四节:“ 刘勰 在《辨骚》一文里,说 屈原 诸作,有诡异、谲怪、狷狭、荒淫四事异于经典,不知道这正是 屈原 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诡诈。《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 扬子云 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
谲觚
犹谲诡。《周礼·天官·宫正》“去其淫怠与其奇衺之民” 汉 郑玄 注:“奇衺,譎觚非常。” 孙诒让 正义:“觚、怪、乖、诡,并声转,义略同。” 唐 王昌龄 《上李侍郎书》:“今或者譎觚旁礴,以为己任,发心不中,中无不通,虽大愚之人犹知不可,况贤智之士乎!” 明 赵南星 《正心会选文序》:“假使譎觚焉而以为异,矫亢焉而以为高……此皆奇之类也。”
绝谷
断绝进食。《淮南子·修务训》:“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絶穀不食,以一蹪之难,輟足不行,惑也。”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汉武帝内传》附录:“﹝ 李少君 ﹞少好道,入 泰山 採药,修絶穀遁世全身之术。”《晋书·郗愔传》:“﹝ 郗愔 ﹞与姊夫 王羲之 、高士 许询 ,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絶穀,修 黄 老 之术。”
絶谷
1.断绝进食。); 2.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
决汩
疏通河道。《国语·周语下》:“决汩九川。” 韦昭 注:“汩,通也。”
貜父
即貑貜。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貜父》:“貜父,产 蜀中 ,俗谓之马猴,状似獼猴而大,毛色苍黑,长七尺,人行,健走。相传遇妇女必攫去,故名。”参见“ 貑貜 ”。
爵服
爵位及其相应服饰。《管子·权修》:“将立朝廷者,则爵服不可不贵也。爵服加于不义,则民贱其爵服。”《荀子·富国》:“爵服庆赏以申重之。”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魏书·序纪·平文帝》:“五年,僭 晋 司马叡 ,遣使 韩畅 加崇爵服,帝絶之。”
绝乏
犹缺乏。多指供应短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旷日持久,粮食絶乏, 越 人击之, 秦 兵大败。”
絶乏
1.犹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决断
亦作“决断”。做决定;拿主意。《吕氏春秋·决胜》:“勇则能决断。”《旧唐书·宇文融传》:“ 融 乃驰传巡歷天下,事无大小,先牒上劝农使而后申中书,省司亦待 融 指撝而后决断。”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八回:“我拿不定主意,所以请先生和 超如 替我决断一下子。”谓做出的决定。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臣以为应该把大王的王道武功,尤其是赦免 勾践 的大仁大义的决断,全部刻在碑上。”判定案情或事情。《后汉书·王符传》:“乡亭部吏,亦有任决断者,而类多枉曲。”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 苏味道 为宰相,云:‘处事不欲决断明白……但模棱持两端可矣。’时人号为 苏模棱 。”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有甚么合僉押的文书,决断的重囚,押上厅来。”果断。《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此时连 刘员外 也不料妈妈如此决断。”指决定事情的魄力。 清 徐士鸾 《宋艳·耿直》:“果有决断,达通事理。” 茅盾 《子夜》十九:“他现在连这一点决断都没有了。”
绝顶
山之最高峰。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倾壁忽斜竖,絶顶復孤圆。” 唐 杜甫 《望岳》诗:“会当凌絶顶,一览众山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予游 大邑 鹤鸣观 ,所谓 张天师 鵠鸣化也。其东北絶顶,又有 上清宫 。” 陈毅 《水晶坡又阻雪》诗:“攀登絶顶望天海,新月初挂远山角。”比喻事物之最高境界。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论其词品,已臻絶顶,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王文成》:“ 王文成 公为 明 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絶顶。” 冰心 《山中杂记》七:“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非常;极甚。《花月痕》第十五回:“ 荷生 道:‘你是聪明絶顶的人,我一切也不用説了。’”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
絶顶
1.山之最高峰。); 2.比喻事物之最高境界。); 3.非常;极甚。
絶典
1.最佳之典故。); 2.极为难得之大典。
絶地
1.指极险恶而无出路的境地。); 2.极远的地方。); 3.旧时堪舆家所谓的禁忌之地,如果用作宅基或墓地将会招致祸殃。); 4.传说中骏马名。
絶等
1.超越侪辈。
绝倒
佩服之极。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诗:“ 杜陵 先生证此道, 沉 家 祝 家皆絶倒。”《西湖佳话·葛岭仙迹》:“满座宾客见之,无不絶倒,遂传播其仙家幻术之妙。”谓折服。 杨朔 《我的改造》:“我能听懂工人的每一句话,我为他们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所绝倒。”大笑不能自持。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诗成捧腹便絶倒,书生説食真膏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狐﹞曰:‘龙王下詔求直諫,鳖也得言,龟也得言。’四座无不絶倒。”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三四:“ 胡默 更非常健谈,而且诙谐百出,令人绝倒。”因昏厥而仆倒。《北史·崔瞻传》:“行过 彭城 ,读道旁碑文未毕而絶倒……此碑乃 瞻 父守 徐州 时所立,故哀感焉。”《旧唐书·哥舒翰传》:“﹝ 哥舒翰 ﹞至 土门 军,入浴室,遘风疾,絶倒良久乃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僧闻语而便絶倒,良久始苏。” 鲁迅 《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来函谨悉,甚至於吓得絶倒矣。”古代杂技名。《列子·说符》“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 晋 张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狭者。”《南齐书·乐志》:“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
絶倒
1.佩服之极。); 2.谓折服。); 3.大笑不能自持。); 4.因昏厥而仆倒。); 5.古代杂技名。
绝代
远古年代。 晋 郭璞 《<尔雅>序》:“总絶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邢昺 疏:“絶代,犹远代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仰餘徽於千载,遵茂美於絶代。”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收絶代之精微,詰往圣之紕繆。”冠绝当代。谓举世无双。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值大军旋斾,浑仪在路,肆观奇秘,絶代异宝。” 唐 高适 《画马篇》:“感兹絶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照影溪梅,悵絶代、幽人独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 崑老 恭喜,收了一箇絶代门生。”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絶代风骚。”
絶代
1.远古年代。); 2.冠绝当代。谓举世无双。
绝尘
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絶尘,而 回 瞠若乎后矣。” 成玄英 疏:“奔逸絶尘,急走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评李杜》:“ 徐仲车 云:‘ 太白 之诗,神鹰瞥汉; 少陵 之诗,骏马絶尘。’”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天驥絶尘而奔,尾以蹇驴,不知其能同至焉否邪?”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新的 中国 诞生了,而且开始了绝尘的奔驰。”超脱尘俗。《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作者。” 刘良 注:“絶尘谓超尘离俗,往而不反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释昙翼》:“ 释曇翼 本 吴兴 餘杭 人,少而信悟,早有絶尘之操。” 宋 苏轼 《答黄鲁直书》:“意其超逸絶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 冰心 《寄小读者》九:“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犹绝迹,不见踪迹。《宋书·自序》:“间者 獯獫 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絶尘,坰介靡达。”良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絶尘
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 2.超脱尘俗。); 3.犹绝迹,不见踪迹。); 4.良马名。
决彻
洞晓,彻悟。《景德传灯录·令尊禅师》:“夫沙门应决彻死生,玄通佛理,若乃孜孜卷轴,役役拘文,悉数海沙,徒劳片心。”
绝唱
亦作“绝倡”。指诗文创作上的最高造诣。《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 平子 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 宋 王十朋 《蓬莱阁赋》序:“昔 元微之 作《州宅》诗,世称絶倡。”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至《岳阳楼》之‘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古今无不推为絶唱。”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絶唱,无韵之《离骚》矣。”
絶唱
1.亦作"絶倡"。); 2.指诗文创作上的最高造诣。
爵钗
雀形的发钗。爵,通“ 雀 ”。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掘藏
发掘他人埋藏之物。谓得意外之财。《淮南子·人间训》:“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高诱 注:“谓发冢得伏藏,无功受财。” 翟灏 《通俗编·货财》引《采兰杂志》:“ 吴 俗迁居,预作米饭,下置猪臟共煮之。及进宅,使婢以箸掘之,名曰掘藏。临掘向灶祝曰:‘自入是宅,大小维康;掘藏致富,福禄无疆。’”
绝才
过人的才能。《东观汉记·桓谭传》:“﹝ 桓谭 ﹞少好学,徧治五经,能文,有絶才。”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王齐叟 彦龄 , 霖 弟也,有絶才,九流无所不能。”
絶才
1.过人的才能。
躩步
犹言快速行走。《庄子·山木》:“ 庄周 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成玄英 疏:“躩步,犹疾行也。”
攫搏
谓鸟兽以爪翅猎物。《礼记·儒行》:“鷙虫攫搏,不程勇者。”《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引申指擒拿。 唐 卢纶 《腊日观娑勒擒豹歌》:“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攫取,掠夺。 唐 舒元舆 《坊州按狱》诗:“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杨笃生 《新湖南》第二篇:“弥州歷具之矿产划入他人势力范围中,而覬覦攫搏,惟其眼光所注,不得不止。”
诀别
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唐 王涣 《惆怅》诗之四:“ 隋 师战舰欲亡 陈 ,国破应难保此身,诀别 徐郎 泪如雨,鑑鸞分后属何人。” 鲁迅 《野草·风筝》:“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绝笔
停笔。《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晋 杜预 注:“ 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絶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仇兆鳌 注:“絶笔,画成而阁笔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岑参》:“﹝ 岑参 ﹞与 高适 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絶笔,人輒传咏。” 明 宋濂 《故赠奉议大夫磨勘司郑公墓志铭》:“公退而嘆曰:‘试艺所以困天下英才,吾尚可溺而未省乎?’乃絶笔不为。”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最感一行絶笔字,尚言千万 乐天 君。”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书》:“《日知録》再待十年,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絶笔为定,彼时自有受之者,而非可预期也。”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九章》中之《怀沙》,乃其絶笔。”指绝妙无比之诗文书画。《新唐书·梁昇卿传》:“ 昇卿 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歷 广州 都督,书《东封朝覲碑》,为时絶笔。”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卫 协 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
绝壁
陡峭的山壁。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晨策寻絶壁,夕息在山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汉水 又东南逕 瞿堆 西,又屈逕 瞿堆 南,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 宋 苏轼 《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 迈 乘小舟至絶壁下。”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时而有开花的山谷,时而有歌唱的溪水,但却不是没有悬崖、绝壁,不是没有恶兽、风险。”
絶笔
1.停笔。); 2.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 3.指绝妙无比之诗文书画。
絶壁
1.陡峭的山壁。
撅笔
折毛之笔,秃笔。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僧虔 , 右军 之孙也。 齐高祖 尝问曰:‘卿书与我书孰优?’对曰:‘陛下书,帝王第一;臣书,人臣第一。’帝不悦。尝以撅笔书,恐帝所忌故也。”
掘笔
秃笔。掘,通“ 拙 ”。《南齐书·王僧虔传》:“ 孝武 欲擅书名, 僧虔 不敢显跡。 大明 世,常用掘笔书,以此见容。”《新唐书·李繁传》:“ 繁 下狱,知且死,恐先人功业泯灭,从吏求废纸掘笔,著家传十篇,传於世。”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瘗鹤铭>后》:“石顽难刊,且为水泐,故字无锋颖,若掘笔书。” 清 查慎行 《得树楼杂钞·掘笔》:“ 放翁 掩脛无全衣,作字用掘笔。掘,犹云‘秃’也。”
屩鼻
草鞋上系绳的前纽。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壶耳不能理音,屩鼻不能识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锯齿不能咀嚼,箕口不能别味,榼耳不能理音乐,屩鼻不能识气。”
卷宗
案卷;分类汇存的文件。亦指保存文件的夹子。《元典章·台纲二·刷卷须见首尾》:“被刷人员顾知已便,就行另作卷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 广兴 ﹞少聪敏,熟於案牘,每对客背卷宗,如瓶泻水,不餘一字。” 黎之 《从头越》三:“ 郑辉 很善于处理案头的各种材料,他迅速地翻阅着一个个卷宗。”
涓子
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涓子》:“ 涓子 者, 齐 人也,好饵术……著《天人经》四十八篇。后钓于 荷泽 ,得鲤鱼,腹中有符。隐于 宕山 ,能致风雨。”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涓子 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唐 皎然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等》诗:“ 涓子 非我宗,然公有真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