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鸠拙
《禽经》:“鳩拙而安。” 张华 注:“鳩,鳲鳩也。《方言》云: 蜀 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后用为自称性拙的谦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鳩拙,怎绳七叶之貂;私拟雄飞,少和九皋之鹤。”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妇安鳩拙终无损,又何须笔如簧,舌如壎。”
九主
1.指三皇五帝及夏禹。《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裴骃集解引汉刘向《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就中
其中。 唐 杜甫 《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元 曾瑞 《留鞋记》楔子:“人都道我落第无颜,羞归乡里,那知就中自有缘故。” 郭沫若 《苏联游记》:“东方古典文学家 安得力夫 报告,指示了各种古文书,就中有蒙古文的资料。”居中;从中。《红楼梦》第四六回:“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可是就中却知道了 中国 外交界几件逸事--笑话。”
旧职
原先的职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城濮 之役, 文公 布命曰:‘各復旧职。’”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 寿王 去侍从之娱,统东郡之任,其后皆克復旧职。”昔日的典章制度。《国语·周语中》:“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 韦昭 注:“旧职,故事。”《孔子家语·五帝德》:“﹝ 虞舜 ﹞叡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 尧 旧职,躬己而已。”
就职
正式到任。《汉书·朱博传》:“故事,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徐迟 《财神和观音》:“这篇演讲稿相当于他的就职宣言。”任职;从事工作。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僕时通籍 光范门 ,就职书府。” 鲁迅 《坟·人之历史》:“逮就职之日多,则力亦加进。”
九芝
《汉书·武帝纪》:“ 甘泉宫 内中产芝,九茎连叶。”后泛指灵芝草。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九芝八石,延正盪斜。” 唐 王勃 《採莲赋》:“宜其色震百草,香夺九芝。”参见“ 九茎 ”。
九职
尧 设置的九种官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当 尧 之时, 舜 为司徒, 契 为司马, 禹 为司空, 后稷 为田畴, 夔 为乐正, 倕 为工师, 伯夷 为秩宗, 皋陶 为大理, 益 掌敺禽…… 尧 知九职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 周 时的九种职业。《周礼·天官·大宰》:“﹝ 周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穀;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藪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嬪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歛疏材;九曰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 唐 杜佑 《通典·食货三》:“ 周 知其万民众寡之数,乃分九职焉。九职既分,则劬劳者可见,勤惰者可闻也。”
九枝
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南朝 梁 沉约 《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形容枝条繁多。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酒正
《周礼》官名,掌有关酒的政令,为酒官之长。《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 郑玄 注:“酒正,酒官之长。”后用以称朝廷的酒官。《后汉书·马融传》:“酒正案队,膳夫巡行。”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厨人尝散热之饌,酒正行逃暑之饮。”
纠正
犹纠举。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一》:“是时司隶校尉 虞翊 ,纠正邪枉无所迴避。”《隋书·孝义传·李德饶》:“转监察御史,纠正不避贵戚。”改正。 明 宋濂 《送张编修赴南阳教授序》:“夫教授之职,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其不如规者,其责实至重也。” 谢觉哉 《不惑集·书同文,语同音》:“会教书的人,首先是纠正学生的错别字。”
就正
向人求教,以匡正学识文章的讹误。常用作谦辞。语出《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明 方孝孺 《与陈敬斋书》:“某往岁尝获与进,遂以拙稿就正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生》:“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 邹韬奋 《<萍踪寄语初集>弁言》:“现在先把以 英国 为段落的编成初集出版,就正于国内外的读者和朋友们。”归于正道。《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往来赂遗”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
咎征
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 蔡沉 集传:“某事失,则某咎徵应。”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惧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 唐 李邕 《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徵。” 严复 《<原富>按语》:“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实而后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谓也。”
就枕
犹就寝。《汉书·王莽传下》:“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復就枕矣。”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二折:“ 红线 ,我也不敢就枕,坐待你回来也。” 许地山 《空山灵雨·弁言》:“自入世以来,屡遭变难,四方流离,未尝宽怀就枕。”
九针
古代九种针具,即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出《内经》。
九招
1.见"九韶"。
鸠杖
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 高祖 与 项羽 战,败于 京 索 ,遁藂薄中, 羽 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者。”《新唐书·玄宗纪》:“丁酉,宴京师侍老于 含元殿 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千叟宴》:“ 乾隆 乙巳, 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 ,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
旧章
昔日的典章。《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唐 元稹 《批王播谢官表》:“况 高祖 太宗 之法令具存, 德宗 宪考 之旧章犹在。”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二:“国有老臣,则旧章不求之野。”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变乱旧章,原是应该征伐的。”古代的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 范文澜 注:“此本文章之妙境,学问至,自能偶遇,非可假力於做作。”
酒战
与人角饮,较酒量大小。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杜大举》:“笔耕尚可储三载,酒战犹能敌百夫。”
酒债
因赊饮所负的债。 汉 孔融 《失题》诗:“归家酒债多,门客粲几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觴。”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清 赵翼 《郡城菊事甚盛》诗:“间日必一集,一集必竟日;那顾酒债增,但恐花事毕。”
九则
九功的法则。《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韦昭 注:“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故可以咏九功之则,成民之志,使无疑贰也。”参见“ 九功 ”。九等。《楚辞·天问》:“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王逸 注:“谓九州之地,凡有九品。”《汉书·叙传下》:“坤作墬势,高下九则。”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九则,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酒晕
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元 乔吉 《红绣鞋·书所见》曲:“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 清 黄景仁 《十四夜赵舍人秉渊招集酒后偕步灯市》诗:“眼芒旋落酒晕奇,谈綺烘成烛花巧。”
救月
古代迷信,遇月食,以为是阳侵阴,必以矢射日,祈祷鼓噪,称“救月”。《周礼·秋官·庭氏》:“掌射国中之夭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 郑玄 注:“日月之食,阴阳相胜之变也。日食则射太阴,月食则射太阳。”
救援
救助,援助。《三国志·魏志·陈矫传》:“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 吴 人剉谋, 徐方 永安。” 宋 欧阳修 《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臣又闻 水洛 之戍,虽能救援 秦州 ,而须藉 渭州 应副。” 何其芳 《画梦录·岩》:“我感觉到人在天地之间孤独得很,目睹同类匍匐将入于井而无从救援,正如对一个书中人物之爱莫能助。”
旧雨
唐 杜甫 《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谓过去宾客遇雨也来,而今遇雨却不来了。后以“旧雨”作为老友的代称。 宋 张炎 《长亭怨》词:“故人何许?浑忘了 江 南旧雨。” 清 钮琇 《觚賸·金道洲复书》:“欣传鲤素,耿耿生平,感旧雨之弥新,捧新诗而溯旧。” 夏曾佑 《得归将行》诗:“又举离觴辞旧雨,为思身世怯登楼。”参见“ 今雨 ”。
九隅
谓九州。《逸周书·尝麦》:“ 蚩尤 乃逐帝,争于 涿鹿 之河,九隅无遗。”《楚辞·王褒<九怀·匡机>》:“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王逸 注:“歷观九州求英俊也。” 唐 李邕 《秦望山法华寺碑》:“百宝盈於九隅,羣经备於三藏。”九方。《黄庭内景经·上睹》:“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 梁丘子 注:“九隅,九方也。”
九御
即九嫔。《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韦昭 注:“九御,九嬪也。”详“ 九嬪 ”。即女御。宫中女官,掌女工及侍御之事。共八十一人,分九组轮流侍御,故称。《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九嬪,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郑玄 注:“九御,女御也。九九而御於王,因以号焉。” 贾公彦 疏:“女御八十一人,九人为一属。属犹聚也。九人同时御,又同为丝枲之事。” 孙诒让 正义:“九九而御於王,即《九嬪》注所谓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是也。”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皇太后年节词语》:“仪型九御,恭俭闻于遐邇。”
九域
九州。《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绥爰九域,罔不率俾。” 李善 注:“ 薛君 曰:九域,九州也。”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万年延亿兆,九域并尊亲。” 章炳麟 《董逃歌》:“九域尊委裘,安问 秦 与 羌 。”
九游
见“ 九旒 ”。
九囿
上古指组成陆地的九个大区域。后被称为九州。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昔在 唐尧 ,洪水滔天, 鯀 功无成,圣 禹 嗣兴,导 江 疏 河 ,百川蠲脩,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 明 杨慎 《升庵经说·九丘八索》:“九囿,取育草木为义,即后世所谓九州也。”
九英
指九星。即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袭九英之曜精兮,珮瑶光以发微。”蜡梅的一种。详“ 九英梅 ”。
九婴
传说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恶凶残的人。《淮南子·本经训》:“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高诱 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 北魏 温子昇 《寒陵山诗碑》:“禄去王室,政出和门,铜马竞驰,金马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珪,人物既尽。” 唐 骆宾王 《又破贼设蒙俭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沴;瑶阶舞戚, 洞庭 有 三苗 之墟。” 明 杨慎 《药市赋》:“永遁兮二竖,载歼兮九婴。”
久盈
长久圆满。 晋 陆机 《齐讴行》:“天道有迭代,人道无久盈。”
九阴
幽渺之地。 三国 吴 葛玄 《<道德经>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 唐 柳宗元 《天对》:“修龙口燎,爰北其首。九阴极冥,厥朔以炳。”指阴间。 明 沉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难存,青春没几分;冤魂,深秋赴九阴。”
九垠
犹九重。《文选·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九垠,九重也。” 唐 刘禹锡 《罗浮》诗:“君言 罗浮 上,容易见九垠。”犹九州。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环四海以为鼎,跨九垠以为炉。” 唐 顾况 《哭从兄苌》诗:“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参见“ 九州 ”。
酒蚁
1.酒面上的浮沫。
就医
求医治病。《史记·黥布列传》:“ 布 所幸姬疾,请就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佗 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巴金 《灭亡》第八章:“最近她患了病,她底婶母带她到 巴黎 就医。”
就义
趋求道义。《庄子·列御寇》:“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后汉书·隗嚣传》:“ 夷吾 束缚而相 齐 , 黥布 杖剑以归 汉 ,去愚就义,功名并著。”为正义而死。 宋 文天祥 《<临江军>诗跋语》:“今使命不达,委身荒江,谁知之者。盍少须臾以就义乎?”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皁隶叶云》:“ 王先生 被执至 武陵 ,九月七日就义。” 陈毅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
九逸
指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西京杂记》卷二:“ 汉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一名逸驃,一名紫燕騮,一名緑螭驄,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九译
辗转翻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 张守节 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僉稽首而来王。” 薛综 注:“重舌谓晓夷狄语者。九译,九度译言始至中国者也。”《晋书·文帝纪》:“虽西旅远贡, 越裳 九译,义无以踰。”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伏乖,咿嗢九译重。”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晋书·江统传》:“ 周公 来九译之贡, 中宗 纳单于之朝。”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东鄙收 句丽 ,西南穷九译。” 清 王士禄 《诏罢高丽贡鹰歌》:“真人御极临八荒,百蛮九译皆享王。”官名。 汉 有九译令,犹后世通译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九疑
亦作“ 九嶷 ”。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九嶷
见“ 九疑 ”。
九夷
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明 袁衮 《远游赋》:“昔 孔 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泛称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於九夷八蛮。” 孔 传:“九、八,言非一。”《文子·精诚》:“故 秦 楚 燕 魏 之歌,异声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异声而皆哀。” 唐 李白 《明堂赋》:“九夷五狄顺方向而来奔。” 明 陆深 《传疑录》:“诸侯述职,於是乎布政。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
九仪
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郑玄 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公、卿、大夫、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唐 李纾 《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周 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
酒靥
酒窝。 明 袁中道 《沮漳道中》诗:“桨后圆涡如酒靨,舟头沸水似茶声。”
九野
犹九天。《吕氏春秋·有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列子·汤问》:“八紘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 张湛 注:“九野,天之八方中央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 清 顾炎武 《咏史》诗:“中夜视百辰,九野何茫茫?”九州的土地。《后汉书·冯衍传下》:“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李贤 注:“九野,谓九州之野。” 唐 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皇业未昌,九野被豺狼之毒。” 宋 苏轼 《江上值雪》诗:“霍然一麾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救药
挽救;疗治。《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孔颖达 疏:“多行惨毒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明年,以謁医救药之便,来归女氏 永寧里 之私第。”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他们为什么不去研究学问,却自甘堕落的呢?所以下等人实在是无可救药的。”
咎繇
1.亦作"咎陶"。); 2.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
九钥
见“ 九籥 ”。
久要
旧约。《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 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 唐 沉亚之 《秦梦记》:“公谓 亚之 曰:‘本以小女将託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宋 王安石 《老人行》:“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 明 汪錂 《春芜记·访友》:“忆昔风尘订久要,奈雌伏盐车老。”
就养
侍奉父母。《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 孙希旦 集解:“就养者,近就而奉养之也。” 唐 杨炯 《昭武校尉曹通神道碑》:“就养之方,兼申爱敬;慎终之道,不忘哀戚。”指侍奉祖父母。 宋 王安石 《上相府书》:“某少失先人,今大母春秋高,宜就养於家之日久矣。”接受奉养。 宋 苏轼 《刘夫人墓志铭》:“夫人既老,二子 涓 澥 ,更守 寿春 。已而 涓 守 襄阳 , 澥 復按本道刑狱,夫人皆就养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太夫人 晋江 黄氏 就养官斋,棖触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