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句稽
查考;核算。《通典·职官六》:“ 汉 有御史主簿…… 大唐 置一员,掌府事,句稽省署,钞目监印,给纸笔。”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 丁书 等亦利其为额外之获而岁以为常者,此中句稽之数,虽神仙不可测识。”
句戟
即钩戟。古代兵器。《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鉏櫌棘矜,非錟於句戟长鎩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鉤戟似矛,刃下有铁,横方上鉤曲也。”《汉书·陈胜项籍传赞》作“鉤戟”。 颜师古 注:“鉤戟,戟刃鉤曲者也。”
举籍
1.统计人口﹑田亩等以登记成册。
炬火
点燃的火把。《仪礼·士昏礼》“执烛前马” 汉 郑玄 注:“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炤道。” 宋 陆游 《小江》诗:“小市人声散,长桥炬火过。” 清 唐甄 《潜书·善任》:“大明不同於炬火,崇冈不等於土垣。”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指点燃火把。 汉 牟融 《理惑论》:“吾自闻道以来,如开云见白日,炬火入冥室焉。”喻光焰四射、引导来者的杰出作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三闲书屋校印书籍》:“不但所写的农民、矿工以及知识阶级,皆栩栩如生,且多格言,汲之不尽,实在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
巨获
法度。《管子·宙合》:“成功之术,必有巨获。” 王念孙 《读志杂志·管子二》:“‘巨获’读为‘榘矱’。”
举火
生火做饭。《礼记·问丧》:“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製衣。”引申为生活;过活。《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国之閒士,待臣而举火者数百家。”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以至四方贤士,赖公举火者,不可胜数。”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我自然不待此款举火,不过书店方面,是似乎应该不盘算人的缓急的。”点火;升起烽火。《史记·孝武本纪》:“ 泰山 上举火,下悉应之。”《墨子·号令》:“昼则举熢,夜则举火。”引申为兴兵。 明 文徵明 《南京太常寺卿嘉禾吕公行状》:“且贼举火向内,恃有应也。”
捄荒
救济灾荒。《宋史·赵抃传》:“知 越州 。 吴 越 大饥疫,死者过半。 抃 尽捄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巨猾
大奸,极奸猾的人。 汉 张衡 《东京赋》:“巨猾间舋,窃弄神器。”《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嗣君听於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唐 杜甫 《五盘》诗:“东郊尚格鬭,巨猾何时除。”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寄家书》:“频年征讨,喜巨猾潜踪,称清江表。”
鞠侯
猿猴的别称。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鞠侯》:“何事鞠侯名,先封在 四明 。”自序云:“有猿,山家谓之鞠侯。”
拒后
犹断后。《三国志·蜀志·张飞传》:“ 先主 闻 曹公 卒至,弃妻子走,使 飞 将二十骑拒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拒后,即古之殿也。”
拘阂
亦作“ 拘碍 ”。束缚阻碍。《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李贤 注:“阂与碍同。”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夫论管穴者,不可问以九垓之无外;习拘阂者,不可督以拔萃之独见。” 南朝 梁 何逊 《刘博士等同顾不值》诗:“吾人少拘碍,得性便游逸。”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庄子》:“夫游而至於逍遥,则意欲乡而神已达,了无形迹得为拘阂矣。”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河渠》:“ 禹 之治水,随地施功,无所拘碍。”
巨壑
指大海。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巵。” 北齐 祖珽 《望海》诗:“登高临巨壑,不知千万里。” 唐 岑参 《精卫》诗:“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深沟大谷。 唐 王勃 《深湾夜宿》诗:“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宋 朱熹 《卧龙之游》诗:“邀君 康山 游,听此巨壑淙。”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其山雨夜时吐火燄。《易》曰:‘泽中有火革。’深山巨壑无佛处亦往往有之,不足辨。”
举劾
1. 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距捍
对抗;抵御。距,通“ 拒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李周翰 注:“言相合扇动,併力以御中国。”
拒捍
1.见"拒扞"。
沮骇
破坏扰乱。《新唐书·裴度传赞》:“ 元济 外连姦臣,刺宰相反用事者,沮骇朝谋。”
距国
介于大国之间两面受敌的国家。《管子·国蓄》:“前有千乘之国,而后有万乘之国,谓之距国。”
举国
全国。亦指全国之人。《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引《扶南记》:“ 林杨国 去 金陈国 步道二千里,车马行,无水道,举国事佛。”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 开禧 二年冬,虏举国入寇, 蜀 、 楚 、 淮 、 徐 同日被兵。”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特信进步有序,曼衍有源,虑举国惟枝叶之求,而无一二士寻其本。”
狙犷
受惊而离去的样子。狙,通“ 虘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下·文选》:“狙,读为虘。《广雅》曰:趲獡,虘也。虘, 曹宪 音在何反,谓惊去之貌也。虘与狙古字通。《説文》曰:獡,犬獡獡不附人也。读若愬。 南楚 相惊曰獡。又曰:獷,犬獷獷不可附也。然则狙獷皆惊去之貌,言麟凤高飞远走而不至也。”
橘官
1.汉代所置官名,主贡御橘。
居官
担任官职。《仪礼·士相见礼》:“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史记·汲郑列传》:“使 黯 任职居官,无以踰人。”《旧唐书·白居易传》:“凡所居官,未尝终秩,率以病免,固求分务,识者多之。”《红楼梦》第三七回:“ 贾政 自 元妃 归省之后,居官更加勤慎,以期仰答皇恩。”
具官
配备应有的官员。《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齐景公 问於 晏子 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 齐 国之政。’对曰:‘ 婴 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 景公 作色曰:‘ 齐国 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居官。谓徒居官位。《史记·儒林列传》:“及至 孝景 ,不任儒者,而 竇太后 又好 黄 老 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犹具位。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月日,具官谨斋沐拜书司諫学士。”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月日,具官臣 司马光 ,谨昧死再拜上疏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参见“ 具位 ”。
巨苽
野藤。藟的异名。 晋 陆机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莫莫葛藟》:“藟,一名巨苽,似燕薁,亦延蔓生,叶如艾,白色,其子赤,可食。”
句股
数学名词。古称直角三角形夹直角的两条边,短边为句。长边为股。又称立竿测太阳高度时的标竿为股,日影为句。 明 徐光启 《句股义》:“句股,即三边直角形也。底线为句,底上之垂线为股,对直角边为弦。”代称数学。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本朝以经艺试士,科场定例,又有点句、句股之学。”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同文馆者,聘西人为教授,凡 中国 搢绅至齐民家聪颖子弟,均许投牒赴馆,学习天文,句股、造船、製器诸法。”句,一本作“ 勾 ”。参见“ 勾股 ”。
鞠躬
恭敬谨慎貌。《仪礼·聘礼》:“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汉书·冯参传赞》:“ 宜乡侯 参 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颜师古 注:“鞠躬,谨敬貌。” 唐 韩愈 《謁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此祖宗养士之恩,共扶名教;亦臣子鞠躬之义,岂问存亡。”弯腰曲体。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臣远愧 南董 ,近谢 迁 固 。以閭阎之才,述一代盛典,属辞比事,望古惭良,鞠躬跼蹐,靦汗亡厝。”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急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 朱自清 《温州的足迹》二:“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弯腰行礼。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执鞭鞠躬,以重 陆公 之威。”《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説罢,便向姑娘执手鞠躬,行了个半礼。”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是怎么啦? 民国 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鞠躬尽瘁”的省语。 清 李载 《遥赠阎古古先辈》诗:“鞠躬詎肯输 诸葛 ,断指终期报 贺兰 。” 清 唐孙华 《诸葛武侯祠》诗:“委寄寻前诺,艰危誓鞠躬。”参见“ 鞠躬尽瘁 ”。
狙公
古代喜养猿猴者。《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养猨狙者也。”《列子·黄帝》:“ 宋 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羣。” 张湛 注:“狙公,好养猿猴者,因谓之‘狙公’也。”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之一:“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一:“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 梁启超 《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巨公
皇帝的别称。《史记·孝武本纪》:“羣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 司马贞 索隐:“《汉书音义》曰:巨公谓 武帝 。”《通雅·称谓》:“至尊亦称巨公、崖公。”大师;大人物。 唐 李贺 《高轩过》诗:“云是 东京 才子,文章巨公。”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绍兴 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 郭沫若 《访翠亨村》诗:“华堂轮奂无都鄙,帝政推翻有巨公。”
句弓
弯曲而不能远射的劣质弓。《周礼·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 郑玄 注:“句,於三体材敝恶,不用之弓也。覆,犹察也。谓用射之时而察之。至,犹善也。但角善,则矢虽疾而不能远。” 孙诒让 正义:“《司弓矢》云:‘句者谓之弊弓。’注云:‘弊,犹恶也。’……句则体弱不任用也。”
沮格
阻止;阻挠。《新唐书·张说传》:“ 説 畏其扰,数沮格之。” 宋 苏辙 《上皇帝书》:“去官者久而不得调,又多为条约以沮格之。”《明史·王纪传》:“ 纪 劾 曄 抗违詔书,沮格成命,皆不报。” 孙中山 《护法宣言》:“若有沮格此议以便其私者,则和平破坏之责,自有所归。”
菊糕
用糖、油、秫面做成的糕点,为重阳节馈赠的礼品。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重九》:“都人是日饮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
局干
度量和才干。《宋书·殷景仁传》:“四人并时为侍中,俱居门下,皆以风力局干,冠冕一时。”《梁书·宗夬传》:“ 夬 少勤学,有局干。”《南史·齐曲江公遥欣传》:“ 遥欣 虽幼,观其神采,殊有局干,必成令器,未知年命何如耳。”
苴服
粗劣的衣服。《墨子·兼爱下》:“昔者 晋文公 好苴服。” 孙诒让 间诂:“苴、粗字通,犹中篇云‘恶衣’。”
罝罘
泛指捕兽网。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结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围於山泽之表。”《新唐书·张直方传》:“好驰猎,往往设罝罘於道。”
拒斧
即螳螂。《吕氏春秋·仲夏》“小暑至,螳螂生” 汉 高诱 注:“螳螂…… 兖州 谓之拒斧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螳蜋》:“蟷蜋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蜋。 兖 人谓之拒斧。”参见“ 螳螂 ”。
具服
完全服罪。《汉书·赵广汉传》:“ 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 广汉 使吏捕治,具服。”《新唐书·第五琦传》:“会有告 琦 纳金者,遣御史驰桉, 琦 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 夷州 。”朝服。《新唐书·车服志》:“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饗、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
举父
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崇吾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郭璞 注:“或作夸父。” 袁珂 校注:“经文‘虎’,疑是尾字之误。”参见“ 夸父 ”。
巨风
1.南风。
举烽
燃点报警烽火。《墨子·号令》:“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博,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 寇至,且入界。’” 宋 苏轼 《骊山三绝句》之二:“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见“ 举燧 ”。
沮诽
诋毁,诽谤。《史记·平準书》:“ 张汤 用峻文决理为廷尉,於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巨防
大堤。《吕氏春秋·慎小》:“巨防容螻,而漂邑杀人;突洩一熛,而焚宫烧积。” 高诱 注:“巨,大;防,隄也。” 唐 皮日休 《河桥赋》:“乃絙乃杠,乃舆乃梁,功既夺於利涉,力可侔於巨防。”《宋史·食货志上一》:“卿聿修稼政,巨防屹然,有怀勤止,深用嘆嘉。”深谷陡堑旁的崖岸。本指 战国 时 齐 地 防门 。《韩非子·初见秦》:“ 齐 之清 济 、浊 河 ,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 陈奇猷 集解引 王先谦 曰:“《水经注·济水》:‘ 平阴 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 济 ;河道所由,名 防门 ,去 平阴 三里。 齐侯 堑 防门 即此也。其水引 济 ,故瀆尚存。’……巨防,即 防门 。” 晋 左思 《蜀都赋》:“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岨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引申为巨大的屏障。 唐 阎随侯 《西岳望幸赋》:“倬彼灵岳,杰出 秦 畿,豁为巨防,壮哉皇威。” 前蜀 韦庄 《天井关》诗:“斸开嵐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中堂事记纪行录》:“﹝ 居庸关 ﹞控扼南北,实为古今巨防。”
局方
本指 宋 太医局所定之药方,后亦泛称一般通用的方剂。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説·论语·为政篇七》:“是知夫子即遇涸寒烈热之疾,终不以附子、大黄尝试而著为局方。”
具尔
《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具,犹俱;尔,通“ 邇 ”。本为都很亲近之意,因上句有兄弟二字,后遂以为兄弟的代称。《文选·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 李善 注:“具尔,兄弟也。” 唐 卢照邻 《宴凤泉石翁神祠诗》序:“心灰两寂,长无具尔之欢;形木双枯,将有终焉之志。”
沮短
诋毁,攻讦。《新唐书·陆贽传》:“而 贄 孤立一意,为左右权倖沮短,又言事无所回讳,阴失帝意,久之不得宰相。”
句断
谓点断句子。《文选·马融<长笛赋>》:“节解句断, 管 商 之制也。” 吕向 注:“ 管仲 商鞅 二人皆有断决之才,笛声节曲相解,句度断决,则 管仲 商鞅 之制度也。”指句读,句法。 宋 欧阳修 《绛守居园池》诗:“孰云己出不剽袭,句断欲学《盘庚》书。”
巨蠹
大蛀虫。比喻大奸或大害。《后汉书·虞延传》:“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於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説,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实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新唐书·柳泽传》:“用浮巧为珍玩,以譎怪为异宝,乃治国之巨蠹。” 明 刘基 《伐寄生赋》:“巨蠹既夷,新英载蕃。”
局度
犹才干气度。《后汉书·袁绍传》:“ 绍 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於色。”《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年》:“﹝ 王僧绰 ﹞及为侍中,年二十九,沉深有局度,不以才能高人。” 胡三省 注:“有局则能处事,有度则能容物·” 明 宋濂 《柳先生行状》:“先生局度凝定,燕居默坐,端严若神。”格局。《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吴文肃公摘稿》:“其才其学,虽皆不及 李东阳 之宏富,而文章局度舂容,诗格亦復闲雅。”
句度
犹句读。《晋书·乐志上》:“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傍,高谈 稷 契 ;读书未知句度,下视 服 郑 。” 章炳麟 《文学说例》:“有韵之文,或以数字成句度,不可增损。”参见“ 句读 ”。
句读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书面上用圈(“。”)、点(“、”)来标志。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 唐 韩愈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我言君不通,今益验矣。句读尚不知邪?” 鲁迅 《花边文学·点句的难》:“常买旧书的人,有时会遇到一部书,开首加过句读,夹些破句,中途却停了笔:他点不下去了。”
拒冬
中草药续随子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续随子》﹝释名﹞引 苏颂 曰:“冬月始长,故又名拒冬。”
举动
举止;行动。《后汉书·牟融传》:“﹝ 牟融 ﹞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旧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举动疏慢,我但觉嫵媚。’”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动。《北史·贾彝传》:“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访决。”措置;措施。《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 、 陶朱 、 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朱子语类》卷七十:“只为举动不顺了,致得民不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自从改了票盐之后,盐场的举动大变了。”发作。《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个痰水疾,不时举动,动不动就要咳嗽半夜。”指演奏音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乐部举动,琴家弄令。”犹言动不动。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飢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