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苴绖
丧服中麻布制的无顶冠与腰带。亦指居丧。《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絰、杖、绞带。” 郑玄 注:“凡服在上曰衰,在下曰裳;麻在首、在腰皆曰絰……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顶;要絰,象大带。” 贾公彦 疏:“苴絰、杖、绞带者,以一苴目此三事,谓苴麻为首絰、要絰;又以苴竹为杖;又以苴麻为绞带。”《仪礼·士丧礼》:“苴絰大鬲。” 郑玄 注:“苴絰,斩衰之絰也。苴麻者,其貌苴以为絰,服重者尚麤恶。”《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戊辰,羣臣奏请易服復膳。詔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絰之礼,以为沉痛。’”《新唐书·杨瑒传》:“帝封 太山 ,集乐工 山 下,居丧者亦在行。 瑒 谓起苴絰使和钟律,非人情所堪,帝许,乃免。”
剧地
险阻之地。《三国志·吴志·吕据传》:“数讨 山 贼,诸深恶剧地,所击皆破。”《晋书·贺循传》:“以 循 所闻, 江 中剧地惟有 闔庐 一处,地势险奥,亡逃所聚。”繁杂难治之地。 唐 权德舆 《送建州赵使君序》:“是邦为东 闽 剧地,故相 安平 穆公 尝理焉。”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况某性疎且拙……苟致之剧地,责其功绩,徒自劳困,而无补於时也。”
莒刀
古代 齐 国的钱币。 莒邑 所造,形似刀,故名。 清 冯云鹏 《金石索·金索四》:“《金石志》云:‘ 莒 刀亦 齐 器。《国策》 乐毅 伐 齐 ,城不下者唯 莒 及 即墨 ,是 莒 亦 齐 之大都会。’”
句当
办理;掌管。 唐 李德裕 《洺州事宜状》:“伏望速降使赐 宏敬 詔,看彼事宜,如 王釗 出彼未得,且令句当,待 卢钧 到后,令赴闕不迟。”《新唐书·第五琦传》:“帝悦,拜监察御史,句当 江 淮 租庸使。” 清 曹寅 《和乔俊三东村书屋》:“教驯麋鹤期同性,句当风花笑独来。”
举错
见“ 举措 ”。
举措
亦作“ 举厝 ”。亦作“ 举错 ”。举动,行为。《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则民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措置,措施。《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 晋 左思 《魏都赋》:“諮其考室,议其举厝。”任用与废黜。《周书·萧詧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
举厝
见“ 举措 ”。
局蹙
形容见识、气量以及文章意境等狭隘。《朱子语类》卷十八:“説得来局蹙,不恁地宽舒。”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 愈 固弗习二氏之书,尤未闻君子之道,故执词发难,局蹙不寧。”跼蹙:亦作“ 跼踧 ”。亦作“ 跼蹴 ”。 1.徘徊不前貌。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老步失腾驤,短辕甘跼蹙。” 金 赵秉文 《和渊明<饮酒>》:“騏驥驾盐车,跼蹙困中途。” 元 耶律楚材 《过阴山再用前韵和人》:“倚云天险不易过,驌驦跼蹙追风蹄。”不安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皮日休》:“ 巢 ( 黄巢 )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 日休 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 跼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 琴仙 闻言,梨花白面,陡泛红霞,不胜跼踧之状。”《隋唐演义》第三六回:“若是 宝儿 心下有私,未免要惊慌,或是面红,或是跼蹴。”
局促
狭窄,不宽敞。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其城郭卑小局促。” 宋 司马光 《王书记以诗相示感遇》诗:“樊笼厌局促,野性那能驯?”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形容见识、心胸或作品的意境狭隘。《文选·傅毅<舞赋>》:“嘉《关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 李善 注:“局促,小见之貌。”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 思光 紆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朱子语类》卷一一七:“説下学工夫要多也好,但只理会下学也局促了,须事事理会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山谷 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要学 太史公 读书之法,借名山大川做良师益友,使笔底无局促之形。”匆促;短促。 汉 刘桢 《诗》:“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北史·夏侯夬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唐 韩偓 《寄友人》诗:“长拟醺酣遗世事,若为局促问生涯。”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九:“有客叹二毛,操觚序 金谷 。酒空人尽去,聚散何局促。”如:只有五分钟,实在太局促了。形容受束缚而不得舒展。《后汉书·仲长统传》:“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徘徊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宋 陆游 《黄州》诗:“局促常悲类 楚 囚,迁流还嘆学 齐 优。” 明 唐顺之 《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焉能俛首学侏儒,局促羞为辕下驹。”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男子初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何必一生局促软红尘土中,以为得计乎?”拘谨,不自然貌。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凡下官见上官,所言殊有条理,不免局促之状。”《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 朱延年 坐下来很局促,感到 徐总经理 的话里有刺。”侷促:1.拘谨,拘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曰:‘侷促效辕下驹,夙所羞也。’”《再生缘》第六四回:“休侷促,要安宜,作事务当谨机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这几个志愿军代表,大约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侷促不安地喊着:‘不行!不行!’”谓限制在狭小地区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八:“现在情形大不同了,大多数的人在乡间并无可归的‘田园’,终身侷促在都市‘尘网’之中。”谓狭小。如:居处侷促。跼促:1.迫仄;狭小。 南朝 梁 何逊 《赠江长史别》诗:“笼禽恨跼促,逸翻超容与。”《冷眼观》第二四回:“当因地方跼促,就在老夫妻卧房外面摆了一牀卧具,请他睡觉。”谓胸襟狭窄,不够豁达大度。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夕行闻夜鹤》:“抱跼促之短怀,随冬春而哀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人之不可不豁达大度也!跼促瑟缩人,何能画?”处境窘迫。 清 邹弢 《三借庐笔谈·汪柳门》:“ 泉唐 汪柳门 侍读未贵时,避难於吾乡之 南钱 ,流离辛苦,跼促可怜,故诗多感慨哀思。”不安貌。 唐 灵澈 《听莺歌》:“众雏飞鸣何跼促,自覘游蜂啄枯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话间,妮子频来出入。 王 跼促不安,离席告别。” 何垠 注:“跼促,忧不自安也。”短促,匆促。 唐 元稹 《忆云之》诗:“百龄颇跼促,况復迷寿夭。”拳曲,弯曲。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顷因游学,逝此一室。以主僧不闻郡邑,乃瘞於牖下,而尸骸跼促。死者从直,何以安也。”
狙刺
伏伺行刺。《新唐书·北狄传·渤海》:“ 武艺 望其弟不已,募客入 东都 狙刺於道, 门艺 格之,得不死。”
居次
匈奴 对单于女儿的称谓。《汉书·常惠传》:“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居次﹞, 匈奴 女号,若言公主也。”《汉书·匈奴传下》:“ 復株絫单于 復妻 王昭君 ,生二女,长女云为 须卜居次 ,小女为 当于居次 。”
具茨
山名,在今 河南省 密县 。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 具茨 应不远, 汾 阳寧足随。”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居处
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 ,居处骄甚。”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澄 帅官僚赴弔, 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 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以衣氊一具。”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 侯 为人貌古而气凝,恬淡而寡欲,其居处苦约,有寒士所不能堪者。”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安置;处置。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 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元史·食货志四》:“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於粮之外,復给以薪。”蒲仙剧《父子恨》第七场:“可恨 杜国忠 ,心术不端,多方挑唆你要害我一家,此事你要如何居处?”指住所,住处。《后汉书·袁安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 《谈薮》:“﹝ 长孙道生 ﹞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驹齿
儿童的乳齿。《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从父兄黄门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指年少的人。 清 唐孙华 《喜宫恕堂擢第简庶常》诗:“驹齿先驰三载餘,裁看老驥籋云初。”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正应坐我老伏櫪,顾后驹齿皆顽駑。”指幼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口中青者,三十岁;如虹腹下,皆不尽寿,驹齿死矣。”
矩尺
木工所用的曲尺。又称木尺、曲尺、鲁般尺。 刘东瑞 《矩和矩尺》:“矩尺又叫曲尺,是测量角度与长度的综合计量器具,它的前身是矩。”
拘持
挟制。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四》:“ 望之 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得不问,而为 延寿 所拘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万纪 性褊,专以刻急拘持 祐 ,城门外不听出,悉解纵鹰犬,斥 君謩 、 猛彪 不得见 祐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异犬》:“恶少皆笑而不答,但相与拘持之。”
局陈
犹布局,安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简文 云:‘ 渊源 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
句陈
星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饗歌》:“句陈乍转,华盖徐移。” 陈世宜 《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 苍頡 当年曾夜哭,句陈有象是天机。”该星主天子六军将军,因用以代称禁军。 唐 皇甫冉 《东郊迎春》诗:“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句陈营卫,所以养安也。”六壬(阴阳五行)占术中的十二神将之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人为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腾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壬十二神》:“六壬家又有贵人、腾虵、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
具臣
备位充数之臣。《论语·先进》:“今 由 与 求 也,可谓具臣矣。” 朱熹 集注:“具臣,谓备臣数而已。”《汉书·梅福传》:“故京兆尹 王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孝元皇帝 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颜师古 注:“具臣,具位之臣无益者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太常丞 任随 上言曰:‘諫议大夫、司諫、正言虽有数员,但充位尸禄而已。愿陛下择贤士,黜具臣,悬赏罚之文,立劝惩之道。’”泛称为人臣者。《南史·蔡廓传论》:“位在具臣,而情怀 伊 霍 。”
鞠场
亦作“ 鞠塲 ”。 古代蹴鞠场地。为平坦大广场,三面矮墙,一面为殿、亭、楼、台,可作看台。《太平广记》卷四九五引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李抱贞》:“ 抱贞 曰:‘但言择日鞠场焚身。’”《旧唐书·郑从谠传》:“初 论安 率师入关,至 阴地 ,以数百卒擅归, 从讜 集诸部校斩之於鞠场。”《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召从臣击球於鞠场。”《金史·礼志八》:“重五於鞠塲,中元於内殿,重九於都城外。”
秬鬯
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礼记·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史记·晋世家》:“天子使 王子虎 命 晋侯 为伯,赐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賁三百人。” 清 程可则 《送家立庵学士册封安南》诗:“秬鬯分藩旧,苴茅锡命初。”
居常
1.遵常例,守常道。); 2.平时;经常。
举场
科举考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为时所尚久矣……其都会谓之举场。” 唐 张籍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诗:“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来到京中,在举场东边,租了一个下处。”
秬草
犹嘉谷。象征祥瑞。《南齐书·高帝纪上》:“秬草腾芳於郊园,景星垂暉於清汉。”
剧曹
汉 尚书属吏。《后汉书·百官志三》:“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泛指政务繁剧的郎官曹吏。 唐 孙逖 《送赵大夫护边》诗:“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宋 陆游 《贺礼部曾侍郎启》:“刑名钱穀,独号剧曹。”
具草
拟稿;起草。《后汉书·周荣传》:“ 安 ( 袁安 )数与论议,甚器之。及 安 举奏 竇景 及与 竇宪 争立北单于事,皆 荣 所具草。”《周书·王襃传》:“凡大詔册,皆令 襃 具草。”《南史·萧子范传》:“自是府中文笔皆使具草。”
沮苍
沮诵 与 苍颉 的并称。相传二人为 黄帝 的史官,始作文字。 宋 米芾 《书史》:“ 张彦远 志在多闻,上列 沮 苍 ,按史发论。”
剧骖
七面相通的大道。《尔雅·释宫》:“七达谓之剧驂。” 郭璞 注:“三道交,復有一歧出者。今 北海 剧县 有此道。”《释名·释道》:“七达曰剧驂。驂马有四耳,今此道有七,比於剧也。”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剧驂崇期,荡夷如砥。”
苴布
子麻所织的粗布。《庄子·让王》:“ 颜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成玄英 疏:“苴布,子麻布也。”
拒捕
抗拒逮捕。《唐律疏议·捕亡·被殴击奸盗捕法》:“持仗拒捍,其捕者得格杀之……其拒捕不拒捕,并同上条捕格之法。”《元典章·刑部十六·违任》:“因 林圣护 拒捕,用棍将本人殴伤身死。” 老舍 《茶馆》第一幕:“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
巨擘
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物。《孟子·滕文公下》:“於 齐国 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赵岐 注:“巨擘,大指也。”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 田横 巨擘耳,犹为谈者资。”《老残游记》第七回:“此公便是讲武功的巨擘。” 臧克家 《往事忆来多》:“我崇拜 鲁迅 、 郭老 、 茅盾 先生,因为他们是万众景仰的革命先进,文坛巨擘。”
句兵
兵器,戈戟之属。《周礼·考工记·庐人》:“句兵欲无弹。” 郑玄 注:“句兵,戈戟属。”《吕氏春秋·知分》:“直兵造胷,句兵鉤颈。” 高诱 注:“句,戟也。”句一本作“ 勾 ”。
趄避
方言。巧避;躲避。
巨笔
1.大笔。多用于称撰写宏文巨著的笔。); 2.指大手笔,大作家。
局板
指 清 同治 、 光绪 间各省官书局所刊印的书籍。
举白
举杯告尽。犹干杯。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饮酒痛釂,谓之举白。” 清 黄遵宪 《渡辽将军歌》:“酒酣举白再行酒,拔刀亲割生彘肩。”泛指饮酒或进酒。 唐 韩偓 《秋深闲兴》诗:“把钓覆棋兼举白,不离名教可颠狂。” 宋 王禹偁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诗:“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指罚酒。白,大白,用以罚酒的杯子。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文侯 饮而不尽釂, 公乘不仁 举白浮君。”《文选·左思<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 刘良 注:“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 宋 苏轼 《赠孙莘老》诗:“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揭发;报告。《汉书·杜钦传》:“假令 丹 ( 师丹 )知而白之,此诬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二者皆在大辟,重於 朱博 、 孙宏 、 陈咸 所坐。 方进 终不举白。” 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诸部曲者,各自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莲教》:“ 杨 急起捉其臂曰:‘客请少停,有密事举白。’”
驹跋
鬼名。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丹丘 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能以赤玛脑为瓶盂及乐器,皆精妙轻丽。”
据傲
傲慢。《吕氏春秋·怀宠》:“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 毕沅 校注:“据,当与‘倨’通。”
倨傲
亦作“ 倨敖 ”。亦作“ 倨驁 ”。亦作“ 倨慠 ”。傲慢不恭。《管子·四称》:“无道之臣……倨敖不恭,不友善士。”《庄子·渔父》:“夫子犹有倨傲之容。”《汉书·匈奴传上》:“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 颜师古 注:“倨,慢也。驁与傲同。”《汉书·尹翁归传》:“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后汉书·黄宪传》:“同郡 戴良 才高倨慠,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鍊 ﹞见 严世蕃 倨傲之状,已自九分不像意。”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比方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
据鞍
跨着马鞍。亦借指行军作战。《后汉书·马援传》:“ 援 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 援 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周书·儒林传·樊深》:“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 宋 刘克庄 《军中乐》诗:“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清 钱谦益 《贵州布政使司右参政陈府君墓志铭》:“师还之日,磨厓染翰,沾沾自喜,庶几有据鞍裹革之志焉。” 俞锷 《醉歌行》:“据鞍矍鑠空餘子,掀髯一饮话滔滔。”
举案
亦作“ 举桉 ”。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唐 鲍溶 《山行经樵翁》诗:“举案馈宾客,糟浆盈陶尊。” 唐 刘禹锡 《伤往赋》:“我行其野,农民桑者,举桉来饁,亦在林下。”亦作“ 举按 ”。揭发审查。《后汉书·廉范传》:“ 陇西 太守 邓融 备礼謁 范 为功曹,会 融 为州所举案。” 李贤 注:“举其罪案验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况国有职制,禁民越礼,颁行已久,莫能举按。”
酒坐
犹酒席。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亟舍去之,此将鬭之兆也。”《晋书·隐逸传·陶潜》:“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唐 杨巨源 《寄申州卢拱使君》诗:“酒坐微酣诸客倒,毬场慢拨几人随。”
韭菹
以醯酱腌渍之韭菜。《周礼·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皆二,以并东上,韭菹其南,醓醢屈。”
灸足
以艾炷灼脚。《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 真长 佯愚以求免, 子敬 灸足以违詔。”按,此谓 王献之 托足疾以违诏命。
九族
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见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引 夏侯 欧阳 等说。《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唐 王昌龄 《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 楚 囚,深谿寂寞絃苦幽。”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 何香凝 《我的回忆》:“当时革命叫做‘造反’,被 清 政府知道,是会诛连九族的。”
九奏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孔颖达 疏:“成,谓乐曲成也。 郑 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 微之 梦得 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参见“ 九成 ”。
九宗
同姓的九族。《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 杜预 注:“九宗,一姓为九族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书》:“ 鲁 之封有六族焉, 卫 之封有七族焉, 唐 之封有九宗五正焉。”
鸠兹
古邑名。《左传·襄公三年》:“ 楚 子重 伐 吴 ,为简之师,克 鳩兹 。” 杨伯峻 注:“ 鳩兹 , 吴 邑,当在今 安徽 芜湖市 东南二十五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 陈伯璣 允衡 , 建昌 南城 人……乱后寓 黄山 ,移 鳩兹 ,再移 白下 ,贫甚。”
酒滓
酒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糟曰酒骨,亦曰酒滓。”
九子
尾宿九星。《史记·天官书》:“ 尾 为九子。”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属后宫场,故兼九子,子必九者,取 尾 有九星也。”《晋书·天文志上》:“ 尾 亦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则后宫有敍,多子孙。”九个儿子。《尸子》卷下:“ 舜 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尧 闻其贤……妻之以 媓 媵以 娥 ,九子事之而託天下焉。”《楚辞·天问》:“ 女岐 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 注:“ 女岐 ,神女;无夫而生九子。” 汉 焦赣 《易林·乾之蛊》:“ 彭祖 九子,据德不殆。”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指 尧 的九位贤臣: 舜 、 契 、 禹 、 后稷 、 夔 、 倕 、 伯夷 、 皋陶 、 益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九子任而康凝之绩熙,四七授而佐命之勋著。”参见“ 九职 ”。山名。指 九子山 。 唐 李咸用 《庐山》诗:“静得 八公 侣,雄临 九子 尊。” 宋 徐铉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诗:“ 九子峰 前閒未得, 五谿桥 上坐多时。”墨名。祝婚用。《初学记》卷二一引 郑氏 《婚礼谒文赞》:“九子之墨,藏于松烟,本性长生,子孙图边。”《山堂肆考》卷三三引 晋 陆云 《与兄书》:“古有九子之墨,祝婚者,取多子之义。”枪名。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那时候的枪名有下列数种:单响,九子,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