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糠核
见“ 糠籺 ”。
穅核
指粗劣的食粮。覈,糠中的粗屑。《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穅覈耳。’” 林纾 《折廉》:“矧若人者,吾又安知其不外穅覈而内粱肉也?”
伉合
1.匹配结合。
亢旱
大旱。《后汉书·杨赐传》:“夫女謁行则谗夫昌,谗夫昌则苞苴通,故 殷汤 以之自戒,终济亢旱之灾。”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清史稿·穆宗纪二》:“以畿内亢旱,拨 闽 、 广 、 赣 釐捐三十万, 浙 闽 海关洋税三十五万备賑需。”
亢扞
抵御;捍卫。《汉书·翟义传》:“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彊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国难。”
康歌
见“ 康哉之歌 ”。
康阜
安乐富庶。《宋史·乐志八》:“何以格之,永尔康阜。”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御制》:“海宇乂安,民物康阜。” 清 龚自珍 《四先生功令文序》:“曷尝不想见时运之康阜,民生之閒暇。”谓使之安乐富庶。 宋 曾巩 《诸庙春祈文》:“今兹春仲,敢遵常典,神可不懋,以无废其康阜之功,则人敢不尽以无斁於事神之礼。”
扛鼎
举鼎。《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 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比喻攘夺国家政权。《晋书·明帝纪论》:“ 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史记·项羽本纪》:“ 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 金 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糠镫
1.一种拌粘米糠的麻杆﹐作照明用。
炕床
旧时大户人家接待宾客的木床,中置矮几,两旁设座位。《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房正面纸窗门儿厢的炕牀,掛着……弔屏儿。” 叶圣陶 《隔膜·欢迎》:“一个人在这巨大的炕床上躺着,眼睛欲阖未阖。”
匟床
坐床。形似大床,中设矮几,两旁可坐可躺。巴金 《家》十四:“他无力地躺在匟床上,半闭着眼睛,人显得很憔悴。”参见“ 炕床 ”。
亢池
星名。共六星,属氐宿,在牧夫、室女两座内。《星经》卷上:“亢池六星,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
康伯
指 后汉 隐士 韩康 。 康 字 伯休 ,常采药名山,卖于 长安市 ,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 长安市 妇孺皆知,后遁入 霸陵山 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唐 李贺 《感讽》诗之四:“ 君平 久不反, 康伯 遁国路。”豆豉的一种。《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极燥,以麻油蒸讫,復暴三过,擣椒屑合之,中国谓之康伯。”
抗兵
举兵。《老子》:“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王弼 注:“抗,举也;加,当也。”
抗表
向皇帝上奏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閒”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亮 以 建兴 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卢龙军 节度使检校尚书左僕射 张直方 抗表,请修入覲之礼。”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是以泣血濡毫,呼天抗表,愿罢万钱之俸,预营五尺之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四》:“﹝ 玄奘 ﹞志游西土,访求异本,以参订焉。以三年冬,抗表辞帝,制不许。”
糠粃
亦作“ 糠秕 ”。谷皮和瘪谷。《管子·禁藏》:“果蓏素食当十石,糠粃六畜当十石。”《后汉书·安帝纪》:“虽有糜粥,糠粃相半。”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下视高爵厚禄,与糠粃何异,况区区一举哉。”比喻粗劣而无价值之物。《世说新语·文学》“ 傅嘏 善言虚胜, 荀粲 谈尚玄远” 刘孝标 注引《荀粲别传》:“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隋书·律历志中》:“盖是失其菁华,得其糠粃者也。”引申为视作糠秕。 南朝 梁 沉约 《与陶弘景书》:“先生糠秕流俗,超然独达。” 宋 文天祥 《游集灵观》诗:“ 龙山 马臺事,糠秕旧王侯。”
糠秕
见“ 糠粃 ”。
穅秕
指粗劣的食粮。秕,瘪谷。《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谓,尝与 习凿齿 共行, 绰 在前,顾谓 凿齿 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凿齿 曰:‘簸之颺之,穅秕在前。’”后亦以“穅秕”谓超过、超越。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代 韩愈 、 柳宗元 洎 李翱 、 李观 、 皇甫湜 数君子之文,凌轔 荀 孟 ,穅秕 颜 谢 。”
炕暴
躁烈横暴。《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华臣 炕暴失义,内不自安,故犬祸至,以犇亡也。”
扛帮
结帮。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若纠众扛帮,聚至十人以上,駡詈官长,肆行无礼,为首者照例问遣。” 清 阮大鋮 《燕子笺·伪缉》:“扛帮作鬨,谁许你口儿强!”顶撞。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谏柳》:“你言言嘲訕,句句扛帮。” 明 汪廷讷 《狮吼记·闹祠》:“俺岂不知夫妻恩爱须和顺,自是他朋友扛帮惹祸殃,此恨难忘。”
看竹
晋 王徽之 爱竹,曾过 吴中 ,见一士大夫家有好竹,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遂欲出门。主人令左右闭门不听出,乃留坐,尽欢而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后因以“看竹”为名士不拘礼法的典故。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宋 黄庭坚 《寄南阳谢外舅》诗:“看竹辟强宅,閲士 黄公 壚。”
坎止
谓遇险而止。 清 李霨 《舟发浦城》诗:“乘流怪浮生,坎止私愿毕。”参见“ 坎止流行 ”。
刊正
犹校正。《后汉书·卢植传》:“﹝ 卢植 ﹞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新唐书·颜师古传》:“俄拜祕书少监,专刊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讨析申孰,必畅本源。”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谨识於此,以俟后之秉史者刊正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祖不得称皇考》:“编集者无所刊正,则殊失体裁矣。”
刊章
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乡人 朱并 ,素性佞邪,为 俭 所弃, 并 怀怨恚,遂上书告 俭 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於是刊章讨捕。” 李贤 注:“刊,削。不欲宣露 并 名,故削除之而直捕 俭 等。”《晋书·刑法志》:“将亡之国,典刑咸弃,刊章以急其宪,适意以宽其网, 桓 灵 之季,不其然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国制》:“刊章,刊落姓名而下其章也。” 清 黄遵宪 《逐客篇》诗:“刊章指名捉,逋逃萃渊藪。”
勘灾
清 制,地方发生灾情,由督抚委派官员勘定受灾程度,六成以上的为成灾,五成以下的为不成灾。然后结报督抚,限期奏闻。夏灾限六月报完,秋灾限九月报完。
戡夷
平定。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序》:“神武震发,羣雄戡夷。”
槛羊
槛中的羊。喻受制于人者。《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当为秋霜,无为槛羊。虽欲为槛羊,又可得乎!” 李贤 注:“槛羊,受制於人。” 清 恽敬 《浙江分巡杭嘉湖道陕西候补道李公墓表》:“世之俯首终身,如槛羊紲犬者,亦奚为哉。”
刊行
谓书稿刻印行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梦》:“或劝诵《金光明经》,具言世所传本多误,惟 咸平 六年刊行者最为善本。” 清 方维甸 《校刊<抱朴子·内篇>序》:“ 伯渊 叙録篇目,将以刊行。” 关德栋 《冯梦龙<山歌>序》:“《童痴二弄·山歌》刊行后的情况,限于一时文献不足,难于具体论述了。”
看详
审阅研究。 宋 曾巩 《请给中书舍人印及合与不合通签中书外省事》:“臣今看详,上件印合係散骑常侍收掌。”《宋史·孝宗纪三》:“命检正都司看详羣臣封事,有可行者以闻。”《水浒传》第八五回:“ 宋江 取出 罗真人 那八句法语,递与 吴用 看详,不晓其意。”
刊误
订正讹误。亦有以“刊误”为书名者。如《新唐书·艺文志三》载有 李涪 《刊误》二卷,《宋史·艺文志一》载有 刘攽 《汉书刊误》四卷。刻印造成的文字讹误。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可能是 杜甫 没有记准确,也可能是‘十年许’的笔误或者刊误。”
勘问
查问;审问。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除四节外,非时进奉,一切并停;如有违越,仰御史臺察访闻奏。今若不许报臺,不许勘问,即是许进奉而废德音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固知子栖心之久,更俟与子勘问之也。” 元 无名氏 《留鞋记》第四折:“有琴童来告状,叫屈声寃。我老夫秉公道当堂勘问。”《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把一干拿到的邻居,当厅勘问。”
刊薙
砍伐,割除。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筑新亭垒埋枯骸教》:“深松茂草,或致刊薙。”
刊石
刻石。《后汉书·姜肱传》:“弟子 陈留 刘操 追慕 肱 德,共刊石颂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原公水》:“明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 阎崇 、 离石 令 宗羣 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勛德。”《新唐书·梁文贞传》:“有甘露降塋木,白兔驯扰,县令刊石纪之。”
坎深
《周易》中的《坎》卦有险、陷等义,因以“坎深”喻险境。 唐 刘禹锡 《上淮南李相公启》:“施一阳於剥极之际,援众溺於坎深之下。” 唐 刘禹锡 《谢裴相公启》:“居剥极之际,一阳復生;出坎深之中,平路资始。”
槛泉
滥泉。喷涌四流之泉。槛,通“ 滥 ”。《诗·大雅·瞻卬》:“觱沸槛泉,维其深矣。” 朱熹 集传:“槛泉,泉上出者。” 高亨 注:“槛,借为滥,泛滥也。泉水泛滥四流为滥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槛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
看觑
观看。《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太宗 ( 唐太宗 )待覷他算个甚么文字, 袁天纲 进前将 太宗 背推住,叫:‘陛下!不要看覷!’”《宣和遗事》前集:“﹝ 宋江 ﹞又把开天书一卷,仔细看覷。”看待;对待。《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想当初,姻缘错配,奴把他当男儿汉看覷。”看望;探望。《水浒传》第四四回:“敝乡失火,急欲回家看覷。”《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却説 杨八老 思想故乡妻娇子幼,初意成亲后,一年半载,便要回乡看覷。”《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安先生 知道这节事,只怕放心不下,还要小可到 东京 来看覷先生哩!”看顾;照料。《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朱温 便将那 张占 所赠金银,付与丈人 燕孔目 :‘权为看覷妻子,三年却来相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箇,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覷我么?”《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小庵虽则贫寒,靠着施主们看覷,身衣口食,不致淡泊,妈妈不必掛心。”
勘契
验对鱼契。 唐 宋 之制,殿门开闭要核对鱼契。其制,以檀木刻鱼形,分为左右,左留中,右置门使处,鱼契左右相合始开殿门,谓之勘契。 唐 刘邺 《侍漏院吟》:“玉堂帘外独迟迟,明月初沉勘契时。”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旧制,郊祀礼成,驾还闕门,有勘契之仪……其制如勘箭之仪, 熙寧 中,詔罢其制。” 宋 王应麟 《玉海·器用·皇祐文德殿鱼契》:“皇城司上新作 文德殿 香檀鱼契,契有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各长尺有一寸,博二寸八分,厚六分,刻鱼形,凿枘相合,缕金为文。车驾至门,勘契官执右契奏,阁门使降左契,勘契官跪奏勘毕,奏云:‘外契合。’”参见“ 勘箭 ”。
看棚
临时搭建的看台。 唐 卢□ 《逸史·王播》:“端午日,盛为竞渡之戏。诸州徵伎乐,两县争胜负,綵楼看棚,照耀江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咸通 十三年三月,新进士集於 月灯阁 为蹙鞠之会。击拂既罢,痛饮於佛阁之上,四面看棚櫛比,悉皆褰去帷箔而纵观焉。”
栞旅
伐树木通道而行旅祭。《史记·夏本纪》:“於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栞旅。”今本《书·禹贡》作“九山刊旅”。 孔 传:“九州名山与槎木通道而旅祭矣。”
刊旅
谓斫木通道而作旅祭。《书·禹贡》:“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孔 传:“九州名山与槎木通道而旅祭矣。” 孔颖达 疏:“言九州之内所有山川泽无大无小皆刊槎决除已讫,其皆旅祭。”
刊落
删除。谓删除文字。《后汉书·班彪传上》:“一人之精,文重思烦,故其书刊落不尽,尚有盈辞,多不齐一。”《新唐书·韩愈传赞》:“当其所得,粹然一出於正,刊落陈言,横騖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抵捂圣人者。” 朱维铮 姜义华 《<章太炎选集·刑官>说明》:“《訄书》内原有直接针对 清 朝的文字,多被刊落,便不足怪。”
戡乱
平定叛乱。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而或者覩 汤 武 之龙跃,谓戡乱在神功;闻 孔 墨 之挺生,谓英睿擅奇响。”《隋书·音乐志下》:“成功戡乱,顺时经国。”《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和邦协佐能戡乱,典礼咸称善补貂。”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本大元帅夙以讨贼戡乱为职志,十年之秋,视师 桂林 。”
看楼
供观乐或瞭望的楼。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於楼前歌舞以娱之。”《辽史·食货志下》:“ 东平郡 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
坎廪
困顿;不得志。《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 章炳麟 《检论·杨颜钱别录》:“一彼一此,坎廪以求逞欲,於中夏何有?” 程恩泽 《邳州道中》诗:“树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轗轲
亦作“ 輱軻 ”。亦作“輡軻”。困顿,不得志。《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 汉 王逸 注:“輡軻,不遇也。言己年已过五十,而輡軻沉滞,卒无所逢遇也。埳,一作轗,一作輡。” 洪兴祖 补注:“轗,音坎。埳坷,不平也。輡軻,车行不平。一曰不得志。”《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 唐 杜甫 《咏怀》之一:“嗟余竟轗軻,将老逢艰危。”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然精神界之伟人,非遂即人羣之骄子,輱軻流落,终以夭亡。”坎坷,路不平。《北史·文苑传序》:“道轗軻而未遇,志鬱抑而不申。” 宋 曾巩 《幽谷晚饮》诗:“当今甲兵后,天地合轗軻。” 清 刘汉藜 《捉人行》:“吁嗟小民亦何辜,水陆一时遭轗軻。”
埳轲
坎坷。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后汉书·冯衍传下》:“非惜身之埳軻兮,怜众美之憔悴。”
埳坷
坎坷。 汉 王充 《论衡·宣汉》:“夷埳坷为平均,化不宾为齐民,非太平而何?” 清 黄景仁 《夜过黑山宿涧溪》诗:“波声渐砰訇,山径更埳坷。”
坎轲
坎坷。《三国志·魏志·刘劭传》“郎中令 河东 杜挚 等亦著文赋,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 挚 与 毌丘俭 乡里相亲,故为诗与 俭 ……其诗曰:‘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内容多半是,惟才子能怜这些风尘沦落的佳人,惟佳人能识坎轲不遇的才子,受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了佳偶。”
坎坷
高低不平貌。《汉书·扬雄传上》:“濊 南巢 之坎坷兮,易 豳 岐 之夷平。” 颜师古 注:“坎坷,不平貌。”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石震 《踏察纪事》:“走在这上面,就象半夜摸黑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一身冷汗。”比喻困顿不得志。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 以定册立 武后 勋,恃宠任势, 王 恶而弹之,坐是见贬,坎坷以至于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纪存》:“余一生坎坷不遇,岂能自立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
刊刻
(碑文)雕刻。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命余製铭,以充刊刻。”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刻板印行。《宋史·毕士安传》:“ 真宗 然之,遂命刊刻。” 明 唐顺之 《牌》:“合行刊刻仰各有司及委官查照着实遵奉施行。”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就其字迹观之,殆 唐 初人所为;或许是后人傅会 岑 诗而刊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