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水萍
见〖浮萍〗。
霜薤
经霜的薤。指白薤。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霜薤沸烈,露葵繁舒。”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三:“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 仇兆鳌 注:“《闲居赋》:‘白薤负霜。’《唐本草》:‘薤是韭类,有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
双钩
亦作“ 双钩 ”。亦作“ 双勾 ”。 1.古代藏钩游戏。 唐 李商隐 《代应》诗之二:“昨夜双鉤败,今朝百草输。” 朱鹤龄 注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义阳 腊日饮祭之后,叟嫗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 冯浩 注:“双鉤即藏鉤。”成对的挂钩。 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忆风流,醉眠在 吴 姬酒楼,锦帐控双钩,未言时早自觉密意先投。” 清 汪元爵 《双头牡丹》赋:“窗横六扇,帘静双钩。”古代指女子缠足的形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妆罢脂香在手,行来羞蹴双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着松花色,细褶绣裙,双钩微露,神仙不啻也。”《花月痕》第二一回:“果是双双白足,自然也好,最难看是莲船半尺假作莲瓣双钩。”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执笔方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陆希声》八:“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 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笔双钩,则点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迴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摹写的一种方法。用线条钩出所摹的字笔画的四周,构成空心笔画的字体。 宋 姜夔 《续书谱·临》:“双鉤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宋 陆游 《地僻》诗:“几净双钩摹古帖,瓮香小啜试新醅。”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 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鉤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赐福字》:“其内廷翰林及 乾清门 侍卫,皆赐双钩‘福’字,盖御笔勒石者也。”中国画技法之一。 黄若舟 《花鸟画技法·勾勒轮廓》:“中国画写生是先用炭条轻轻地勾出轮廓……再用毛笔加工细描,用纯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动活泼的线条,所以勾勒画法,是用线条描出物体形象的轮廓。因为从两条线勾成物形,又称为双勾画法。” 朱自清 《你我·<子恺漫画>代序》:“里面有一幅……画着一个微侧的半身像:他严肃的脸上戴着睛镜,有三五颗双钩泪珠儿,滴滴搭搭历历落落地从眼睛里掉下来。”
薯蓣
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含淀粉,可供食用,并可入药。也称山药。 唐 王绩 《采药》诗:“从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质。”
薯药
即薯蓣。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畏薯药》:“ 李辅国 大畏薯药,或人因以示之,必眼中火出,毛髮皆沥血,因致大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薯蓣》﹝释名﹞引 寇宗奭 曰:“薯蕷因 唐代宗 名 预 ( 豫 ),避讳改为薯药;又因 宋英宗 讳 署 ( 曙 ),改为山药。”参见“ 薯蕷 ”。
秫米
糯米。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九:“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五穀之名,见於《诗》《书》甚详,人多不考;《本草》所著殊乖谬,既以青粱、黄粱、白粱、丹黍米、粟米、糵米、秫米,载之中品,復以黍米、粳米、稷米,著之下品,又分彫胡、穄米之属。”
蜀椒
落叶灌木,产于 蜀 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蜀椒》:“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
石牙
齿状之石。 明 高启 《惠泉》诗:“云液流甘漱石牙,润通 锡 麓树增华。”
石蜜
亦作“ 石密 ”。用甘蔗炼成的糖。《西京杂记》卷四:“ 闽越王 献 高帝 石蜜五斛。” 汉 张衡 《七辨》:“沙餳石蜜,远国储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波斯枣》:“ 魏文帝 詔群臣曰:南方龙眼荔枝,寧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石蜜》:“石蜜即白沙餹也。凝结作饼块如石者,为石蜜。”野蜂在岩石间所酿的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蜂蜜》﹝集解﹞引 陶弘景 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巖石间作之,色青,味小酸,食之心烦。”樱桃的别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事物异名》:“石蜜,樱桃也。”
生矾
未经炼制的矾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矾石》:“今人但煅乾汁用,谓之枯矾,不煅者为生矾。”
神曲
中药名。主治食积、泻痢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造神麴黍米酒方:细剉麴,燥曝之。麴一斗,水九斗,米三石。须多作者,率以此加之,其瓮大小任人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神麴》:“昔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后医乃造神麴,专以供药,力更胜之,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用以酿酒。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七月调神麴,三春酿緑醽。”
麝香
指麝。《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又有五角羊、麝香、轻毛毼鸡、牲牲。” 唐 杜甫 《山寺》诗:“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唐 雍陶 《寄襄阳章孝标》诗:“闻説小斋多野意,枳华阴里麝香眠。”雄麝脐部香腺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作香料或药用。 唐 王建 《宫词》之十六:“总把金鞭骑御马,緑鬃红额麝香香。”《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老爷 但觉得一股子异香异气,又像生麝香味儿,又像松枝儿味儿。”
蛇皮
亦作“虵皮”。蛇的皮。《梁书·诸夷传·倭》:“蛇皮坚不可斫,其上有孔,乍开乍闭,时或有光,射之中,蛇则死矣。”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溪上枕剖龙卵石, 蘄 匠簟製虵皮纹。”特指蛇蜕下的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餘价,亦犹蝉壳虵皮兽迒鸟迹耳,何预於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蛇蜕》。
射干
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鳶尾、乌萐,射干也。” 王念孙 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王逸 注:“射干,香草。” 洪兴祖 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参阅 宋 王观国 《学林·射干》。兽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上则有宛雏孔鸞,腾远射干。”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射干似狐,能缘木。” 王先谦 补注:“ 沉钦韩 曰:射干盖佛书所谓野干。《翻译名仪·悉伽罗比》云: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羣行,夜鸣如狼。《广志》:巢於絶缘高木也。”
上甲
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汉书·天文志》:“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太宗 即位, 齐贤 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金史·选举志二》:“凡武举, 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迁忠勇校尉,第二、三名迁忠翊校尉。” 清 方苞 《赠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黄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
山芋
薯蓣的别名。也叫山药。指芋艿。 宋 苏轼 《玉糝羹诗序》:“ 过 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奇絶。”甘薯的俗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他拿了去,买上一个炉子,几斤炭,再买几斤山芋,天天早起……卖起煨山芋来。”《中国农谚·薯》:“黄泥土栽山芋,白泥地点花生。”
山药
薯蓣的别名。 晋 王羲之 有《山药帖》。见《宣和书谱·草书三·王羲之》。 唐 马戴 《过野叟居》诗:“呼儿採山药,放犊饮溪泉。” 宋 苏轼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诗:“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宋 林洪 《山家清供·玉延索饼》:“山药名薯蕷, 秦 楚 之间名玉延。”
沙参
亦作“ 沙蔘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椭圆形,四片轮生,花冠钟形,萼片狭长,紫色。根粗大,味苦,可入药。《广雅·释草》:“苦心,沙蔘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沙参》:“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
砂仁
(~儿)阳春砂或缩砂密的种子,入中药,有健胃、化滞、消食等作用。
瑞草
古代以为吉祥之草,如灵芝、蓂荚之类。或称仙草。《尔雅·释草》“苬,芝” 晋 郭璞 注:“芝,一岁三华,瑞草。” 郝懿行 义疏:“﹝ 郭 注﹞葢沿时俗符命之陋,以神芝为瑞草。” 唐 卢纶 《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宋 朱敦儒 《木兰花慢》词:“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我我我也曾在 蓬莱山 偷摘了瑞草。我我我也曾在天宫闹了蟠桃。” 明 袁中道 《月夜过湖》诗之二:“蓼花皆瑞草,何敢问香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芝称瑞草,然亦不必定为瑞。”
日晡
同“ 日餔 ”。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日晡时到亭,勑前导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乘日晡放饭少休时,遣亡命卒三十人持短兵以前。”《明史·丁汝夔传》:“癸未,羣臣昧爽入。至日晡,帝始御 奉天殿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延者日积於门,非日晡不到病家。”
人参
亦作“ 人葠 ”。亦作“ 人蓡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根和叶都可以入药,为中药贵重药品,有滋补作用。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治疾当得真人参,反得支罗服。”《梁书·阮孝绪传》:“母 王氏 忽有疾……合药须得生人葠。”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人蓡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蓡……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微带苦,自有餘味。” 清 沉初 《西清笔记》卷一:“上深赏之,御笔仿 梁楷 泼墨仙人绘图以赐,并赐人葠一斤。”
蛐蟮
即蚯蚓。《方言》第六“螾场谓之坥” 晋 郭璞 注:“螾,蛐蟮也,其粪名坥。”参见“ 蚯蚓 ”。
曲蟮
亦作“ 曲蟺 ”。蚯蚓。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善长吟於地中。”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这披鳞的曲蟮,带甲的泥鰍。”
瞿麦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对生,狭披针形。夏季开花,淡红或白色,上部深裂如丝。子形如麦,故名。可入药,亦可栽培供观赏。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种瞿麦法,以伏为时,一名‘地麪’。”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其柯肃肃,自比於真松;其叶纤纤,寔侔於瞿麦。”
蚯蚓
环节动物。体形圆长而柔软,经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农事。《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鸣,蚯蚓出。”《淮南子·时则训》引作“蚯螾”。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龙蟠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凤巢之场,岂鵂鶹之所止。”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 崔豹 《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长吟於地下, 江 东人谓之歌女。’谬矣。按,《月令》:‘螻蟈鸣,蚯蚓出。’盖与螻蟈同处,鸣者螻蟈,非蚯蚓也。 吴 人呼螻蟈为螻蛄。故谚云:‘螻蟈叫得肠断,曲蟮乃得歌名。’” 老舍 《二马》第四段十一:“ 老马先生 背着手在草地上扭,脚步很轻,恐怕踩死草根下伏着的蚯蚓。”
青蒿
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细裂如丝,有特殊气味。茎、叶可入药。嫩者可食。也叫“香蒿”。 唐 韩愈 《醉留东野》诗:“ 韩子 稍姦黠,自慙青蒿倚长松。” 宋 苏轼 《送范德孺》诗:“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神麯》:“凡造神麯所以入药……造者专用白麵,每百斤入青蒿自然汁,马蓼、苍耳自然汁相混和作饼。”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天上的星星摆开溜,草原上的青蒿张开手。”
青果
亦作“ 青菓 ”。鲜果,应时果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社会》:“每遇神圣诞日,诸行市户,俱有社会迎献不一。如府第内官,以马为社……青果行献时果社。”《宋史·五行志一下》:“ 宣和 六年,都城有卖青果男子,孕而生子,蓐母不能收。”橄榄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橄榄》:“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 吴组缃 《山洪》六:“浇薄多皱的腮皮一边臌起,像含着个青果在口里。”
秦艽
草本植物,根土黄色,互相缠在一起,长一尺多,叶子和茎相连,都是青色,花紫色。根可以入药,治风湿病。
羌活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背略白,茎带紫色,花黄色或白色,根可以入药,有镇痛、发汗、利尿等作用。
荨麻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开穗状小花,雌雄同株。茎叶皆有细毛,皮肤接触时能引起刺痛。茎皮纤维可作纺织原料。叶可入药,治蛇毒等症。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茜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形,黄赤色,茎有倒生刺,叶子轮生,心脏形或长卵形,花冠黄色,果实球形,红色或黑色。根可做红色染料,也可入药,有活血、止血、解毒等作用。
脐香
雄麝麝香腺囊的分泌物。有特殊香气。 宋 高似孙 《纬略·水麝》:“ 天寳 中,虞人获水麝,脐香皆水也。每取以针刺之,香气倍于肉麝。”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春写愁,秋写怨,缠绵惝恍,好一似蚕自缚,麝惜脐香。”
蕲蛇
蛇的一种,以产于 湖北 蕲春 (旧 蕲州 )而得名。又名白花蛇。可制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白花蛇》:“今蘄蛇亦不甚毒,则 黔 蜀 之蛇,虽同有白花,而类型不同,故入药独取 蘄 产者也。”
朴硝
见“ 朴消 ”。
硼砂
矿物名。中药叫月石。白色柱状晶体,溶于热水,用于制造光学玻璃、医药、焊剂、试剂、搪瓷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蓬砂》:“硼砂生西南番,有黄白二种:西者白如明矾,南者黄如桃胶,皆是炼结成,如硇砂之类。”
炮制
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和便于服用等。 宋 陆游 《梦有饷地黄者味甘如蜜戏作数语记之》诗:“有客餉珍草,发匳惊絶奇,正尔取嚼齕,炮製不暇施。”《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其性大热有毒,依方炮製可以入药。” 清 赵雨村 《被虏纪略·虎口馀生》:“我这药皆是各省会上好药铺拣选出来,加以炮製,真是黄金难买。”指烹调。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第一章:“老支书又去亲自掌勺……炮制美味可口的手扒肉。”处理,办理。 沙汀 《防空》:“对于这个惊人事变,若依老太太和太太的主张,是该同农会会长事件一样炮制的。”制服;医治。《红楼梦》第七九回:“﹝ 夏 家小姐﹞见 薛蟠 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製,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五:“所谓‘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就跟三期梅毒上了脑的一样,始终是无法炮制的。”泛指编造;制订。如:这个介绍经验的讲话,是他在家里冥思苦想炮制出来的。
牛子
指牛。 唐 李咸用 《升天行》:“河边牛子星郎牵,三清宫殿浮晴烟。”詈语。犹言畜生。《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大怒道:‘这牛子好生无礼!’”《水浒传》第七三回:“ 宋江 正坐,只见关下解一伙人到来,説道:‘拿到一伙牛子。’”《说岳全传》第六十回:“﹝那人﹞就把那条缆绳轻轻地将 张保 两手两脚捆住,喝道:‘牛子醒来!’”
牛膝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节大,叶子对生,椭圆形,穗状花序,花绿色,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有利尿和通经作用。
脑子
脑髓。《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他但凡要吃人的脑子,就拿这葫芦来打我店里药酒。”犹脑筋。 毛泽东 《关于重庆谈判》:“ 中国 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的脑子也要复杂一点。”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脑子像石头,总是说不通。”指龙脑香。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入香龙茶,每斤不过用脑子一钱,而香气久不歇。”《朱子语类》卷六十:“又如好底物事,如脑子之属,上面只着一点粪秽,便都坏了,不得为香矣。”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临江军诗跋》:“予尝服脑子二两不死,絶食八日又不死。”《宣和遗事》后集:“ 赵妃 当宠,累欲以阴计中 金 主,以雪国耻。又因暑月,常以冰雪调脑子以进,因此, 金 主亦疾。”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龙脑香》:“ 宋 文天祥 、 贾似道 皆服脑子求死不得,惟 廖莹中 以热酒服数握,九窍流血而死。此非脑子有毒,乃热酒引其辛香,散溢经络,气血沸乱而然尔。”
硇砂
矿物名。通常见于近代火山活动区,由火山喷出的氯化铵气体凝华而成。在工农业及医药上都有广泛的用途。也称卤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硇砂》:“硇砂性毒,服之使人硇乱,故曰硇砂。”
木棉
亦作“ 木绵 ”。落叶乔木。先叶开花,大而红,结卵圆形蒴果。种子的表皮有白色纤维,质柔软,可用来装枕头、垫褥等。又名攀枝花、英雄树。《太平御览》卷九六○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木緜树赤华,为房甚繁,偪则相比,为緜甚软,出 交州 永昌 。” 唐 章碣 《送谢进士还闽》诗:“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 清 黄遵宪 《春夜怀萧兰谷》诗:“隔墙红遍千株树,何日能来看木棉。”即草棉。草本或灌木。花一般淡黄色,果实如桃,内有白色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子可榨油。通称棉花。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家家植木緜,是为壠种羊。” 清 赵翼 《华峝》诗:“染衣刈蓝草,织布种木棉。” 陈世宜 《秋柳和渔洋》:“何当池上生芳草,记取庵前种木绵。”杜仲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杜仲》:“昔有 杜仲 服此得道,因以名之……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故曰木绵。”
蜜甘
甘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甘草》。
梅子
梅树的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 唐 寒山 《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 宋 贺铸 《青玉案·横塘路》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残红水上飘,梅子枝头小。”指梅树。 宋 陈师道 《立春》诗:“马蹄残雪未成尘,梅子梢头已著春。”
没药
中药名。主治外伤,味苦,性平,无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没药》:“集解引 马志 曰:‘没药生 波斯国 。其块大小不定,黑色,似安息香。’”
梅实
梅树的果实。《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汉 郑玄 笺:“梅实尚餘七未落。” 唐 柳宗元 《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元 李存 《次高元博韵》:“梅实得调鼎,松明胜然烛。” 清 龚自珍 《好事近·补记仲夏情事》词:“何以报他紈扇,餽一筐梅实。”
梅片
梅花瓣。 宋 韩淲 《菩萨蛮·同仲明饮山隐》词:“梅片已飞香,海棠红试妆。”喻雪花。 宋 陈傅良 《再和林懿仲喜雪韵》:“柳绵著歌茵,梅片堕粧额。”茶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葛来官 叫那大脚三把螃蟹壳同菓碟都收了去,揩了桌子,拿出一把紫砂壶,烹了一壶梅片茶。”
毛茛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茸毛,单叶,掌状分裂,花黄色,有光泽,果穗作球状。植株有毒,可入药。
瘰疬
病名。即淋巴腺结核。俗称疬子颈,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灵枢经·寒热》:“ 黄帝 问于 岐伯 曰:‘寒热瘰癧在於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岐伯 曰:‘此皆鼠瘻寒热之毒气也,留於脉而不去者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小瘰大癧三阳经,项前颈后侧旁生,痰湿气筋名虽异,总由恚忿鬱热成”注:“此証小者为瘰,大者为癧……若连绵如贯珠者,即为瘰癧。”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啊,瘰疬!这不是和肺结核相连带的吗?”
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做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有疗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集解﹞引 苏恭 曰:“鹿茸夏收之,阴乾,百不收一,且易臭,惟破之,火乾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