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地穴
谓面积较大的凹陷地形。《六韬·战骑》:“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於天井,顿入地穴,此骑之死地也。”《山海经·海内东经》“﹝ 湘水 ﹞入 洞庭 下” 晋 郭璞 注:“ 洞庭 ,地穴也,在 长沙 巴陵 。”地下的孔道或洞穴。《文选·张载<七命>》:“举戈林竦,挥锋电灭;仰倾云巢,俯殫地穴。”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穴,搏蛰兽所藏者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又故 虢县 有 杜阳山 。山北有 杜阳谷 ,有地穴北入,亦不知所极。” 明 姚广孝 《观石经洞》诗:“深田地穴藏,高耸巖洞积。”
低温
较低的温度。物理学上则指-192℃到-263℃的液态空气的温度。
抵抗
抗拒,抗击。 瞿秋白 《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镇静而无抵抗’。” 董必武 《失题》诗:“旱涝为灾能抵抗,年收硕果事堪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四:“要他们的队伍,在敌人进攻时,向后撤退,不要抵抗。”
低地
1. 比相邻地区低的地面。
蹬踏
登;踏上高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验縊死尸……或不悬空,有无蹬踏器物,项下繫何绳帛。”用力踩踏。 黄谷柳 《虾球传·河流在掌心上》:“他不由自主地提起右脚,用全身最大的力量蹬踏楼板。”
刀刃
刀用来切削的一边。《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柯岩 《船长》:“好钢用在刀刃上,公司把首航 美国 的任务交给 贝汉廷 ,把他调到‘柳林海号’。”刀类兵器的泛称。《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汉 郑玄 注:“杀以刀刃,若今弃市也。”《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桓温》:“命家中悉藏刀刃,不以自近。”《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酷妬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纔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喻关键处。 老舍 《正红旗下》二:“这些非应酬不可的应酬,提高了母亲在亲友眼中的地位。大家都夸她会把钱花在刀刃儿上。”《人民日报》1981.2.25:“外汇来之不易,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刀风
佛教语。人临终时,备受死苦,四大分离。其中风解肢节如刀,名为刀风。《正法念处经·身念处品三》:“或以天眼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筋骨,脂髓精血,一切解截。”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泛指狂暴的风。 郭小川 《战台风》诗:“刀风箭雨入海岛,杀气重重直指红旗百丈杆。”
单简
单份的书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立号簿》:“其贺客立门簿,随时登记,称呼寓所,或单简全简,以便答拜送贺礼。”犹简单。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尔雅》记言,言尚单简。” 孙中山 《国民应以人格救国》:“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单简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以至于猩猩,更进而成人。’”
淡泊
恬淡,不追名逐利。《东观汉记·郑均传》:“好 黄老 ,淡泊无欲,清静自守。” 宋 秦观 《送蔡子襄用蔡子俊韵》:“故人淡泊出天性,鷦鷯巢林一枝足。” 茅盾 《腐蚀·十月一日》:“既然是的, 陈 为什么又来‘访问’我?为什么又表示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装出那么淡泊无求的神气?”清淡寡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 唐 李白 《大猎赋》:“曷若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觴。” 宋 欧阳修 《送杨闢秀才》诗:“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顷刻酒》:“初饮淡泊无味,顷之面颊发頳。”清贫寒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方纔老员外与安人的意思,嫌 张 家家事淡泊些,説道:‘除非 张 家官人中了科名,纔许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吾有桑枣园一所,茆屋数间,园边有田十亩,勤於树艺,尽可度日。倘足下不嫌淡泊,就此暂过几时何如?” 郭沫若 《历史人物·王安石》:“又租了别人房子居住,这足证他的生活很淡泊的。”指颜色浅淡或消褪。 唐 杜甫 《飞仙阁》诗:“寒日外淡泊,长风中怒号。”《红楼梦》第三八回:“蒂有餘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犹冷淡。《孔丛子·独治》:“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平山冷燕》卷二:“我不是这等淡泊他,他还要在此缠扰哩。”指生意清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杨 辞以生意淡泊,本利亏损,无囊可解。”
大脚
旧指妇女没有缠过而正常发育的脚。《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只见一个大脚婆娘同他家一个大小子坐在一个板凳上説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里 南京 人,叫大脚妓女做黄鱼。”
打击
击;撞击。《水浒传》第九七回:“﹝ 琼英 ﹞不但武艺精熟,更有一件神异的手段,手飞石子,打击禽鸟,百发百中。”加以攻击,使对方遭受失败、挫折。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 上海 总有这么一伙人,一遇到发生什么事,便立刻想利用来为自己打算,故须略为打击一下。”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首先必须打通进军的道路,使大兵团顺利运动进东山里来,然后分别割裂敌人,给以严重的歼灭性打击。”犹刺激。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打糕
打糕也称米糕,是朝鲜族传统稻米食品,把糯米煮熟后捶打而成。其传统做法是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打碎每一粒饭为止。而后将其切成小块,拌佐料食用。佐料有蔗糖、花生粉等。
挫锐
摧折锐气;锐气受挫。《孙子·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鋭。”《孔子家语·颜回》:“好言兵讨而挫鋭於 邾 ,是智不足名也。”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东厢之乐,由是失次, 宋 亦觉其挫鋭。”《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于禁 被擒, 庞德 被斩, 魏 兵挫鋭。”
村正
犹村长。《旧唐书·职官志二》:“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 唐 杜甫 《东西两川说》:“村正虽见面,不敢示文书取索。”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村正常度桥,见羣小儿聚火为戏。村正知其魅,射之,若中木声,火即灭。”
翠叶
绿叶。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秀朱荣。”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宋 晏殊 《踏莎行》词:“翠叶藏鶯,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翡翠制的叶形饰物。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端午》:“分赐后妃诸阁大璫近侍翠叶、五色葵榴。”《明史·舆服志二》:“冠用皁縠……前后珠牡丹二,花八蕊,翠叶三十六。”
刺杀
刺而杀之。《战国策·燕策三》:“诚得刼 秦王 ,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史记·游侠列传》:“ 解 姊子负 解 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彊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 解 姊子,亡去。”《宋书·宗越传》:“父为 蛮 所杀,杀其父者尝出郡, 越 於市中刺杀之。”《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等 尤生 明日五鼓入朝,刺杀他了,便偿命也出了这口闷气。” 巴金 《灭亡》第十九章:“他要去刺杀戒严司令,去替 张为群 报仇。”用刺刀拼杀的一种技术。 刑野 《儿童团》第一幕:“要刺杀就要手稳。”
刺环
宋 代黥刑之一。在耳后刺环形。《宋史·刑法志三》:“凡犯盗,刺环於耳后:徒、流,方;杖,圆;三犯杖,移於面,径不过五分。”《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因极言检覈、决狱、疏决、推勘、拘锁、刺环、奏裁、详覆、重勘、追证十弊,从之。”
刺骨
古代医疗方法之一。《韩非子·安危》:“闻古 扁鹊 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深入骨髓。形容程度极深。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是时既退 元丰 大臣於散地,皆衔冤刺骨。”《明史·洪锺传》:“ 马湖 土知府 安鼇 恣淫虐,土人怨之刺骨,有司利其金置不问,迁延二十年。”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黑头援立纪略》:“﹝ 冯銓 ﹞又时时刺得外廷情事,密报逆 贤 使为之备, 贤 感之刺骨。”深入骨髓。形容极其惨毒。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虽威以刺骨之刑,勗以悬金之赏,终不可得也。”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捽首就吏,虽具狱而无他;刺骨定刑,终削籍而见弃。”深入骨髓。形容极工谋算。《明史·奸臣传·温体仁》:“ 崇禎 初,迁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曲谨而中猛鷙,机深刺骨。”深入骨髓。形容极冷。 宋 戴复古 《饮中》诗:“布衣不换锦官袍,刺骨清寒气自豪。”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一夕间,天色惨淡,阴风刺骨。”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车牗四洞,朔风刺骨,而道路又崎嶇难行。”
刺臂
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 杨贵七 所招,先犯偷牛刺臂,次犯骗要 潘益隆 等财物断罪。”刺臂出血,用以盟誓。《三国演义》第九回:“ 允 曰:‘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 布 拔带刀,刺臂出血为誓。”
刺背
古代武臣在背上刺字,以示报国决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臣刺背》:“刺背一事始於 宋 岳少保 飞 。”
春华
春天的花。《汉书·叙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容鬢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谓春天开花。参见“ 春华秋实 ”。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 玉门 肠断逢秋色。”
槌击
敲击。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槌击之义也。”
传导
传呼引导。《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未及瞑目,忽闻传导之声自远而至。”传递,输送。《十月》1981年第5期:“一股热流传导,迅速流遍了 胡浩 的周身。”
穿刺
为了诊断或治疗,用特制的针刺入体腔或器官而抽出液体或组织,如肝穿刺、关节穿刺。
处斩
指斩首处死。《旧五代史·晋书·白奉进传》:“ 彦饶 曰:‘军中法令,各有部分,何得将 滑州 兵士一例处斩?’”《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南唐 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清史稿·高宗纪四》:“丙午, 和其衷 论斩, 段成功 处斩。”
出血
血液流出。《汉书·苏武传》:“凿地为坎,置煴火,覆 武 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 气絶,半日復息。”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次有比丘僧 拔慧 品等六十二人割耳出血,用和名香;奉依师教,竝载在碑阴,书其名品。”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上:“ 侃 以针刺之,通指皆出血,洒墙为‘公’字。”比喻花钱。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八章二:“他这时心情变得阴郁了,本来免掉六块钱的份子,觉得是个便宜。现在想来,那顶多是不出血呀,实则一分钱也没收入。” 迟松年 《秋别》三:“钱呢?办公室出血?你这胖处长也太抠了,花它十块八块的还让办公室掏?”
杵头
即杵。舂捣用的棒槌。《西游记》第九五回:“这 大圣 抡铁棒,仔细迎着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臼的杵头模样。”谚语:杵头出白米,棒头出孝子。
重载
古时谓装载辎重等货物。《左传·成公五年》“ 伯宗 辟重” 晋 杜预 注:“重载之车。” 杨伯峻 注:“重,重车,装载货物之车。”指装载辎重等货物的车辆。《宋史·五行志一下》:“ 雍熙 二年冬, 南康军 大雨雪,江水冰,胜重载。”满载;超载。 鲁迅 《野草·死后》:“一辆独轮车从我的头边推过,大约是重载的。”指超载的车。 叶圣陶 《游临潼》:“一辆大车往往挤着一二十人……骡子拉着重载本来跑得很慢。”
虫眼
虫类蛀成的小孔。 沙汀 《困兽记》二一:“于是动手打扮起来,穿着 孟瑜 为他取出来的皮鞋,那条发黄的,有了虫眼的白哔叽西装裤,以及一件窄小,但却没有补钉的蓝布大褂。” 傅晓航 《九只小鸭子》:“她称赞我们种的白菜肥嫩,连一点虫眼也没有。”
重建
1. 重新建设或建立;重新组建。如:重建家园。如:重建共产党。
炽炎
见“ 炽焰 ”。
赤鳞
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东望 香鑪峯 ,北眺 九江 ,传闻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鳞踊出,野人不能叙,直嘆其奇而已矣。” 唐 杜牧 《偶题》诗之一:“明月轻橈去,唯应钓赤鳞。” 谢觉哉 《海南之行·椰庄留别》诗:“採来野草含红豆,网得奇鱼耀赤鳞。”
赤精
谓南方之神。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 汉 郑玄 注:“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而 炎帝 、 祝融 食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郑玄 注:“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 炎帝 , 大庭氏 也; 祝融 , 顓頊氏 之子,曰 黎 ,为火官。”见“ 赤精子 ”。谓眼球赤红。精,通“ 睛 ”。《汉书·王莽传中》:“ 莽 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文选·鲍照<舞鹤赋>》“精含丹而星曜” 李善 注引 浮丘公 《相鹤经》:“露目赤精则视远。”
斥候
亦作“ 斥堠 ”。侦察;候望。《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司马贞 索隐:“ 许慎 注《淮南子》云:‘斥,度也。候,视也,望也。’”《北史·莫多娄贷文传》:“以轻骑一千,军前斥堠,死於 周 军。” 唐 元稹 《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又明於斥候,善揣敌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谨斥堠,严巡逻,守御遂固。”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而果也斥候於不及防之地,齎不及防之警报至。”指侦察、候望的人。《左传·襄公十一年》:“纳斥候,禁侵掠。”《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復远遣斥候,观相径要,欲图 寿春 , 权 以为不可。”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渡江击楫》:“ 江 阳空阔,谨防斥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斥堠言贼十餘万,后追甚迫。”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 明 尹耕 《紫荆关》诗:“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食顷,隐隐闻斥堠下有人絮语。”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这两个土堆,本是古代战争烽火中斥堠的遗址。”指大船上用以瞭望的小屋。《释名·释船》:“五百斛以上还有小屋曰斥候,以视敌进退也。”
惩戒
以前失为戒。《汉书·诸侯王表序》:“ 汉 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 秦 孤立之败,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武故事》:“上微行,至於 柏谷 ,夜投亭长宿,亭长不内,乃宿於逆旅。逆旅翁谓上曰:‘汝长大多力,当勤稼穡,何忽带剑羣聚,夜行动众,此不欲为盗则淫耳。’上默然不应……自是惩戒,希復微行。”《元典章·刑部三·穆豁子杀兄》:“若不明示罪名,则后人无以惩戒。”亦作“ 惩诫 ”。惩罚之以示警戒。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禁錮终身,没入财赂非法之物,以充帑藏,惩戒羣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臣不敢不奉詔,但许臣且繫之,俟徵积年税物毕放出,亦可为惩戒。”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飭令戮尸传首犯事地方示众。经此惩诫后,各乡纷纷开报地亩,极为踊跃。” 冰心 《斯人独憔悴》:“原来是他们校长给他父亲的信,说他们两个都在学生会里……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玉石俱焚,有碍情面。”
沉醉
大醉,多用于比喻:~在节日的欢乐里。
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尘羽
尘土和羽毛。喻极微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尘羽之积,则沉舟折轴;三至之言,则市虎以成。”
晨星
晨见之星。常以喻人或物之稀少。 晋 张华 《情诗》之二:“束带俟将朝,廓落晨星稀。” 宋 苏轼 《祭范蜀公文》:“既歷三世,悉为名臣,今如晨星,存者几人。” 明 王世贞 《<本草纲目>序》:“博物称 华 ,辨字称 康 ,析宝玉称 倚顿 ,亦仅仅晨星耳。”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漫谈的人才也寥若晨星,令人感到寂寞。”
尘泥
1.犹尘土。); 2.喻卑下。
晨露
朝露。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晨露夕阴,霏云四委。” 唐 韩愈 《庭楸》诗:“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 唐 韦应物 《寄中书刘舍人》诗:“晨露方愴愴,离抱更忡忡。” 商汤 时乐歌名。《吕氏春秋·古乐》:“ 汤 乃命 伊尹 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高诱 注:“《大护》、《晨露》、《九招》、《六列》、皆乐名。”《列子·周穆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更有《薰风》曲,方闻《晨露》歌。”
嘲讽
嘲笑讽刺。 宋 苏轼 《送李公恕》诗:“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宋 张耒 《神运殿望香炉天池等峰》诗:“再往堕渺茫,猿鹤应嘲讽。”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卷一:“演未半,伶人以小故迕主人,主人誚让之。伶人暗於宾白中事嘲讽,主人忿甚,几至用武,竟不欢而散。” 巴金 《春》三:“‘这就是我们 高 家的教育!’ 觉民 嘲讽地插嘴道。”指嘲笑讽刺之语。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东野 用思艰涩,同於 昌谷 ,时有嘲讽;然千篇一格,近於隘者,固非大家。”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五:“善意的误会飞入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
长桥
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长矛
一种旧式兵器。长柄矛。《三国志·魏志·典韦传》:“ 太祖 募陷陈, 韦 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鎧,弃楯,但持长矛撩戟。”《太平天囯资料·虏在目中》:“视官兵稍败,则左右之军追上,两军一合,后军随后一围,如连环之式,用长矛混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起先是大旗队;大旗队过去,便有一对扛叉的,扛刀的,扛长矛的。”
长耳
驴的别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贤妻激劝而得者》:“时 伉 ( 彭伉 )方跨长耳纵游於郊郭。”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王叟阴德》:“今商贩家,自 临洮 山外,以长耳负甘草来。”
忏悔
佛教语。梵文ksama,音译为“懺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懺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 晋 郗超 《奉法要》:“每礼拜懺悔,皆当至心归命,并慈念一切众生。”《法苑珠林》卷一○二:“积罪尤多,今既觉悟,尽诚懺悔。”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当往求 善秀 长老,説懺悔可以灭罪。” 清 袁枚 《新齐谐·石揆谛晖》:“夫儒家之改过,即佛家之懺悔也。” 巴金 《家》三七:“他本来下了决心要不顾一切地跑到里面去,跪倒在妻的床前,向她忏悔他这几年来的错误。”
察觉
发觉;看出来。《清史稿·爱新觉罗允禟传》:“从来造作隐语,防人察觉,惟敌国为然。” 魏巍 《我的老师》:“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徐怀中 《西线轶事》九:“这节线有好几处绝缘皮裂开,和大地接触,短路了。这是暗断,不容易察觉。”
侧门
正门旁侧之门;旁门。《唐会要·出使》:“﹝ 开元 ﹞十二年四月六日勅:御史出使……其出使日,皆於侧门进状,取处分。”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二:“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挂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不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拿几个备在那里。” 唐 时 端门 旁侧之门。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二:“ 唐 大明宫 朝堂外左右金吾仗之侧有曰侧门者,以其在 端门 旁侧也。”
草药
取材于普通植物的药材。对珍稀药材而言。亦指不见于药典的民间药材。 汉 刘向 《说苑·建本》:“鋭金石,杂草药,以攻疾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古法採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採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 清 吴敏树 《杂说》:“又有号草药者,俗相传取诸草,名不在《本草经》者,以治疾,尤有奇效。”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老太太还和 李四妈 把两个人所有的医药知识凑在一处,斟酌点草药或偏方,给 小崔太太 吃。”
草薙
亦作“艸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不察臧否,不择是非,欲草薙而禽獮之,能无乱乎!” 明 吴从先 《<史纲评要>序》:“ 秦 之酷烈, 晋 魏 之胥残,后 五代 之禽蒐而艸薙, 宋 弱之履虎尾而虞咥,可无评乎?”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金初父子兄弟同志》:“ 海陵 又手弑帝而夺其位,遂杀 太宗 子孙七十餘人, 宗翰 、 宗弼 子孙三十餘人, 舍音 子孙百餘人,诸内族又五十餘人,草薙株连,几无噍类。” 林纾 《唐藩镇论》:“ 安 史 遗孽而 李 郭 为宦官所劫持,不能草薙而禽獮之。”参见“ 草薙禽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