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在线查询、汉语词典收录10万+的最新全面的词典解释与释义、新华词典免费在线查询每一个词典的解释、拼音、繁体字、释义、造句举例等权威的实用查询汉语词典与新华词典工具
半影
半个影子。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砌兰亏半影,巖桂发泉香。”不透明体遮住比较大的发光体光源时,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驯化
被陶冶感化。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 三代 之时,其文皆本於六书,其人皆出於族党庠序,其性皆驯化於中和,而发之为音,无不协於正。”人类把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一般在野生生物引种后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加上不断的选择,促使其生存条件及其遗传性向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导致新品种的形成。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我成了一只飞到万里海外的白鸥,在海波上,载沉载浮,你要驯化我,便难之又难了。” 徐迟 《生命之树常绿》:“他采集了八十多个品种,其中六十多种被他引往 美 英 等国,加以驯化。”
生境
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权衡
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秤锤;衡,秤杆。《礼记·深衣》:“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 宋 苏轼 《徐州莲华漏铭》:“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识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於度量与权衡。” 严复 《辟韩》:“今又使之操其刑焉以锄,主其斗斛、权衡焉以信,造为城郭、甲兵焉以守,则其势不能。”喻指权力。《晋书·潘岳传》:“虽居高位,饗重禄,执权衡,握机祕,功盖当时,势侔人主,不得与之比逸。” 太平天囯 黄期陞 《建天京于金陵论》:“执权衡以御民, 金陵 偏党之习潜消。”指枢要。 唐 柳宗元 《与裴埙书》:“又不幸早尝与游者,居权衡之地,十荐贤乃得一售。”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子位处权衡,职当水镜,居进退之首,握褒贬之柄。”法度;标准。《韩非子·守道》:“明於尊位必赏,故能使人尽力於权衡,死节於官职。”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出令发政,道为权衡;喜怒从违,以道为经。” 清 叶廷琯 《双贞图诗》:“后世论人毋执一,当奉圣语为权衡。”评量;比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权衡损益,斟酌浓淡。” 唐 刘禹锡 《祭韩吏部文》:“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昂,瞻我所在。” 清 陆师 《之官真州述怀》诗之三:“权衡奢俭间,张弛有治义。” 朱自清 《民众文学的讨论》:“在这种局势里,我们若能稍稍权衡于轻重缓急之间,便可知道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建设民众的文学,而不是拥护所谓优美的文学。”借指南北二方。《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规矩为辅,副以权衡。四维以定,八封相望。”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五·龟策列传》:“ 魏 相奏事,言东方之神执规司春,南方之神执衡司夏,西方之神执矩司秋,北方之神执权司冬。此云规矩权衡,指四方而言,亦四维为八卦。”
趋同
趋于一致:重复建设,产业~,是众多产品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
迁入
迁入是从别的地方迁到这个地方来。
拟态
谓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如尺蠖之极似树枝,凤蝶幼虫之极似鸟粪等。亦指人在外表上所模拟的形态。 鲁迅 《<热风>题记》:“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模拟
亦作“橅拟”。模仿,仿效。《晋书·文苑传·袁宏》:“ 公琰 殖根,不忘中正。岂曰模拟,实在雅性。” 唐 柳宗元 《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亭记启》:“累奉游宴,窃观物象。涉旬模拟,不得万一。”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浑仪浑象》:“至於浑象也者,设为圆毬而橅拟天度,以日星傅寘毬上。”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过称誉,岂其中心,专模拟,非其本色。” 沙汀 《困兽记》三:“他模拟着如坐针毡的神气。”
密度
精密的度数。度,指星度,躔度。《汉书·律历志上》:“ 姓 等奏不能为算,愿募治历者,更造密度,各自增减,以造 汉 《太初历》。”密集的程度。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完全可以说明,当时的战斗是多么激烈,双方炮火的密度是多么惊人了。”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用克/立方厘米表示。
媒介
说合婚姻的人。《左传·桓公三年》“会於 嬴 ,成昏於 齐 也” 晋 杜预 注:“公不由媒介,自与 齐侯 会而成昏,非礼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中·广汉士女》:“ 和 ( 王和 )养孤守义, 蜀郡 何玉 因媒介求之。”使二者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若 行成 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闻一多 《神话与诗·说舞》:“正因假的能发生真的后果,所以他们常常因假的作为钩引真的媒介。”
麻痹
见“ 麻痹 ”。亦作“ 麻痺 ”。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或麻醉药物的刺激等原因,使机体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医药》:“以少许(押不卢)磨酒,饮人,即通身麻痺而死,虽刀斧加之不知也。” 明 唐顺之 《与蔡白石郎中书》之二:“自顾齿髮渐衰,痛痒心切,既稍有知,不敢不极力爬搔护药,使此生甘为麻痺人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我幼时曾经牙痛,历试诸方,只有用细辛者稍有效,但也不过麻痹片刻,不是对症药。”比喻精神、思想麻木。 郁达夫 《沉沦》:“他的智力也无用了,他的良心也麻痹了。”今多用指丧失警觉。如:这件事,我们可不能麻痹。
留居
1.保守,维持现状。); 2.停住,居留。); 3.犹滞积﹑滞涩。
领域
谓深闭固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后 孙 ( 孙绰 )与 支 ( 支道林 )共载往 王 ( 王羲之 )许, 王 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 支 退。” 徐震堮 校笺:“领域,似是深闭固拒之意。”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诗,不但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 徐迟 《牡丹》六:“这些演出和演奏,又把 魏紫 带进了艺术的领域之中。”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人民对红军的深深的怀念,几乎浸透到生活的一切领域。”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
扩散
扩大散布。 茅盾 《子夜》九:“一股热气渐渐从她胸腔里扩散开来,她的脸有点红了。” 巴金 《随想录》五:“癌细胞已经扩散,肠癌变成了肝癌。”
竞争
互相争胜。语出《庄子·齐物论》:“有竞有争。” 郭象 注:“并逐曰竞,对辩曰争。” 唐 元稹 《唐故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冬曹 晋阳 ,宠备幽穸,而又勤尽让,不为竞争。”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况当世界竞争优胜劣败之时,岂可坐弃人才哉!”特指商品生产者为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而进行的相互斗争。
惊恐
惊吓恐惧。《史记·陈涉世家》:“卒皆夜惊恐。” 唐 无名氏 《蚍蜉传》:“是时王子以惊恐入心,厥疾弥甚。”《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大凡人受了惊恐,胆先受伤。” 茅盾 《动摇》八:“她不免焦灼地乱想,因而稍稍惊恐。”指使惊吓恐惧。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降怪异以惊恐之。” 清 梅曾亮 《送珠船序》:“耆利昧生死,越国万里,踔一船环扣海疆,诈言求市,惊恐民吏。”
景观
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秦牧 《长街灯语·寄北方》:“南北省份距离这么遥远,风物景观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新民晚报》1987.6.14:“ 豫园 东部景观八月重现。”
近因
直接促成结果的原因(区别于远因)。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复盛时代》:“凡事有近因,有远因。”
进化
谓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而逐渐变化。 严复 《<社会通诠>序》:“夫天下之羣众矣,夷考进化之阶级,莫不始於图腾,继以宗法,而成於国家。” 瞿秋白 《再论翻译》:“佛经的翻译从 汉 到 唐 的进化,正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进化。” 巴金 《生》:“社会的进化,民族的盛衰,人类的繁荣,都是依据这个法则而行的。”
接种
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以预防疾病,如种痘。
家族
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单位,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一身仕 关 西,家族满 山 东。二年从车驾,斋祭 甘泉宫 。”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綬,弃家族,骨肉相勉,趍死而不避。”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西台恸哭记>》诗:“ 龚生 夭天年, 翟公 湛家族。”家属。《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又言:‘我妻儿必为 吕布 所杀,可以写书见 吕布 ,可保家族。’” 鲁迅 《书信集·致沉雁冰》:“先曾决赴 日本 ,昨忽想及,独往大家不放心,如携家族同去,则一履彼国,我即化为翻译,比在 上海 还要烦忙,如何休养。”
寄生
依附他人而生活;亦指自己不劳动靠剥削别人而生活。《管子·八观》:“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耘,寄生之君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于是我表姊的寄生中之寄生生涯,精神苦痛不可言喻。” 巴金 《<憩园>法译本序》:“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祸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富裕的寄生生活使得一个年轻人淹死在河里,使得一个阔少爷病死在监牢中,使得儿子赶走父亲,妻子不认丈夫。”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外。亦指依附于他物而生长的生物。《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于松柏” 毛 传:“蔦,寄生也。”《汉书·东方朔传》:“﹝ 郭舍人 ﹞乃覆树上寄生,令 朔 射之。” 颜师古 注:“寄生者,芝菌之类,淋潦之日,著树而生,形有周圜象窶数者,今 关中 俗亦呼为寄生。非为蔦之寄生寓木宛童有(林)﹝枝﹞叶者也。” 晋 曹摅 《赠石崇》诗:“浮萍依水,寄生附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椏间,可径丈,葳蕤四垂。”寄居生存。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便娟之脩竹兮,寄生乎江潭。”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七:“粲粲三珠树,寄生 赤水 阴。”犹托生。旧时迷信。指人或家畜家禽死后转生世间。《云笈七籤》卷一○二:“ 丘曾 前生万劫,已奉灵寳,功德未备,致寄生转轮,至于今日。”古代战马身上的一种装备,其形如扇如帚,树于马尻具装之上,以障蔽骑乘者的背部。《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於殿内骑马从 凤庄门 入 徽明门 ,马被银莲叶具装鎧,杂羽孔翠寄生,逐马左右衞从,昼眠夜起如平常。”《南史·齐纪上·高帝》:“时朝廷器甲皆充南讨,帝军容寡闕,乃编椶皮为马具装,折竹为寄生,夜举火进军。”引申为戎装。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五:“虫为寄生,军装亦名寄生。”
季风
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风,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间温度差异造成的。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也叫季候风。
恢复
《文选·班固〈东都赋〉》:“系 唐 统,接 汉 绪,茂育羣生,恢復疆宇。” 刘良 注:“恢,大也。大復前后之疆宇。”后凡失而复得或回复原状皆称“恢復”。《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苟不能恢復内地,申画边疆,便议班旋,真同戏剧。”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也不要锦衣綉袄军十万,我手里要恢復你大 唐 江山。” 峻青 《海啸》第四章:“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环流
回环曲折地流。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孔子 观於 吕梁 ,悬水四十仞,环流九十里。” 明 郑真 《题画》诗:“万仞苍崖壁立,双溪碧水环流。”谓循环往复。《鹖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復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陆佃 注:“言其周流如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枢中所动,环流无倦。”
固定
不变动或不移动。 刘宾雁 《本报内部消息》:“人力过分固定,就要出毛病了。”使不改变。如:把产品规格固定下来。
构件
指机械中构成整体的部件、零件。在土木工程中,指结构物的组成部件。如梁、柱、板材等。
共生
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例如白蚁肠内的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
干扰
干犯扰乱;骚扰。《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斩首获生,凡千餘人。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边界之人,惧废耕织,应缘军务所须,并不得干扰百姓。”《元史·世祖纪十》:“以 答即古阿散 理算积年钱穀,别置司署,与省部敌,干扰政务,併入省中。” 巴金 《关于丽尼同志》:“我在这里用了‘关起门来写作’这个词组,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我只是想说不受到干扰。”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杂乱电波或电信号影响电子设备或器件工作的现象。干扰源有人为干扰、工业干扰、天电或宇宙干扰等。
复苏
见“ 復苏 ”。亦作“ 復甦 ”。苏醒;恢复生机。 唐 裴铏 《传奇·金刚仙》:“蛛懵然復苏,举首又吸之。”《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牙将 舘陶 张琼 遽以身蔽之,矢中 琼 髀,死而復苏。”《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姊妹尤为可怜,一个个哭得死而復甦。”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墨雨》:“因下墨雨三日,禾苗之槁者復苏。” 太平天囯 黄恩沛 《建天京于金陵论》:“上以承天父鸿恩,天兄厚惠,於知天堂路启,兆民得復甦之欢;而妖孽胥除,万国有梯航之意。”《花城》1981年第6期:“按规矩,冻伤了的腿脚,只能用凉水慢慢‘拔’,或者用酒来擦,才能逐渐提高温度,疏通血脉,使筋骨复苏。”
分布
散布。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钱﹞分两成色悉与外来逼肖无二,铸成分佈。”散布。《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后汉书·刘陶传》:“西寇浸前,去营咫尺,胡骑分布,已至诸陵。”《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是夜,梦駃卒来追,与之偕行,至大宫殿,侍卫罗列,曹局分布。” 翦伯赞 《内蒙访古》:“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 阴山 南麓通向山北的 峪口 ,也有分布在 阴山 北麓的。”
防卫
防御保卫。 南朝 宋 谢灵运 《诣阙自理表》:“及经 山阴 ,防衞彰赫。” 宋 秦观 《东城被盗得世字》:“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衞。” 丁玲 《母亲》:“他时时都不忘记防卫自己,他预备着厉害的回击那些敢来侵犯他的人。”防御保卫的力量。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九:“准备什么?准备建设新社会的工作,并准备保护这新社会的防卫。”
对策
亦作“ 对册 ”。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 汉 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餘人, 弘 第居下。策奏,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唐 颜师古 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宋 叶适 《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 公 十朋 ,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断层
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垂直、水平或倾斜方向的相对位移。谓前后两个层次不相衔接,联系中断。《文汇报》1990.1.3:“书刊印数严重下跌……一些学术理论图书被迫撤销计划。这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即使不出现‘文化断层’,也会留下浓重的阴影。”
冬眠
某些动物对于冬季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也称“冬蛰”。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不燥不粘的泥土经过翻动,错杂地堆压着新生的草芽,还可以看见尚未脱离冬眠状态的蚯蚓。” 碧野 《天山景物记》:“从九十月大雪封山,到第二年四五月冰消雪化,旱獭要整整在它们的洞穴里冬眠半年。” 金近 《春姑娘和雪爷爷》诗:“雪爷爷,您听听,冬眠的青蛙要起身。”
定时
准时,按照规定的时间。《水浒传》第五七回:“ 梁山泊 却叫 凌振 製造了诸般大礮,克日定时,下山对敌。” 丁玲 《我母亲的生平》:“我母亲住在 北京 的几年中,起居定时,早早即起,上午写字抄书、读书(包括文学、社会科学书籍),下午做些手工,为我们织毛衣,缝缝补补。” 顾颉刚 《<古史辨>自序》:“假使我能够准了钟点做事,此心原可安定得多;无如别人没有定时作事的观念。”一定的时间。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饮食有定量定时。”
尺度
规定的限度。《六韬·农器》:“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紝有尺度。”引申为准则、法度。 唐 李涉 《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诗:“常闻先生教,指示 秦 仪 路。二子才不同,逞词过尺度。” 宋 苏洵 《与梅圣俞书》:“惟其平生不能区区附合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穷困。”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九章:“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不能用年龄做为尺度。”指计量长度的定制。《宋书·律历志上》:“ 勗 又以 魏 杜夔 所制律吕,检校太乐、总章、鼓吹八音,与律乖错,始知 后汉 至 魏 ,尺度渐长於古四分有餘。”《宋史·律历志一》:“ 乾德 中,又禁民间造者。由是尺度之制尽復古焉。”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臣依 周 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长九寸,虚径三分,为黄钟之管。”犹尺寸,尺码。 唐 杜甫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江心磻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元 又登 岱 顶见无字碑,碑之高广厚,尺度一如 琅邪臺 碑。”
层次
指事物相承接的次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后》:“重巖夹立,层叠而上,莫辨层次。” 清 姚鼐 《米友仁楚江风雨图卷》诗:“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 老舍 《骆驼祥子》八:“同是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特指相属的各级机构。如:减少层次,精简人员。
捕捉
缉捕;捉拿。《隋书·酷吏传·厍狄士文》:“ 士文 闻之,令人捕捉,挝捶盈前,而哭者弥甚。”《元典章·台纲二·体察》:“强窃盗贼捕捉得获,钦依元奉给赏。” 清 戴名世 《<意园制义>自序》:“其或为神龙猛虎,攫拏飞腾而不可捕捉也。”《人民日报》1983.3.9:“鼠类的天敌有黄鼠狼、艾虎、狐狸……利用这些天敌捕捉害鼠,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指抓住(机会)。 李广田 《柳叶桃》:“因为你随时随地总喜欢捕捉这类事情,再去编织你的美丽故事。”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他那善于捕捉战机的积极性,却是他克敌致胜的主要原因。”犹捉摸。 宋 苏轼 《中和胜相院记》:“吾尝究其语矣,大抵务为不可知,设械以应敌,匿形以备败,窘则推堕滉漾中,不可捕捉,如是而已矣。”
捕食
1(动物)捉住别的动物并且把它吃掉:蜻蜓~蚊、蝇等害虫。
谜底
谜语的答案。 朱光潜 《诗论》第二章二:“全篇都是蚕的谜语,最后一句揭出谜底。” 赵佩如 常宝堃 《新灯谜》:“那你说这个谜底是什么?”比喻事物的真相。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倘使揭穿了这谜底,便是所谓‘杀风景’。”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她不愿费她的脑子去猜破这个谜,而只求尽到自己的责任,慢慢的教‘谜’自动的说出谜底来。”
红袖
女子的红色衣袖。 南朝 齐 王俭 《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唐 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风》诗:“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 清 孙枝蔚 《记梦》诗:“头上黄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 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海贝
海中有壳软体动物的总称。其壳古代曾用作货币。 唐 李湜 《唐江州冲阳观碑》:“海贝积而江珠满,山车至而泽马来。”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五节:“大抵贝朋用为通行货币之事即起源于 殷 人,其贝形由图录及我所见之实物观察,实为海贝,即学名所称为货贝者,此决非 黄河 流域中部所能产。”
无那
无奈,无可奈何。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诗:“ 汶上 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俺可甚‘相见话偏多’?” 清 吴兆骞 《感怀诗呈家大人》:“独怜积毁能销骨,无那衔寃易断肠。”犹无限;非常。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绣牀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对郎羞懒无那,靠人先要偎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生 ﹞固却之;女不去,应对间,嬈婉无那。”
无据
没有依据或证据。 唐 颜师古 《明堂议》:“ 大戴 所説,初有近郊之言,为称 文王 之庙。进退无据,自为矛盾。” 唐 王涯 《太华山仙掌辩》:“予尝览 张平子 之赋 西京 ,至‘巨灵高掌,厥跡犹存’之辞,常以是惑……暨覩其形而咨之,果谬悠而无据也。”无所依凭。 宋 谢懋 《蓦山溪》词:“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钻石
金刚石。 老舍 《樱海集·牺牲》:“假如你买个五千元的钻石,不是为戴上给人看么?” 曹禺 《日出》第二幕:“耳朵上悬着珠光宝气的钻石耳环。”指用红、蓝宝石等做的精密仪器、仪表(如手表、航空仪表等)的轴承。
小白
春秋 五霸之首 齐桓公 名。《春秋·庄公九年》:“ 齐 小白 入於 齐 。” 唐 张九龄 《咏史》:“贤哉有 小白 ,讎中有 管 氏。”旗名。《逸周书·克殷》:“适二女之所,乃既縊,王又射之,三发,乃右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鉞,悬诸小白。” 孔晁 注:“小白,旗名也。”水星的别名。见于 马王堆 汉 墓出土帛书。 刘云友 《中国天文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此星(水星)在帛书中尚有一个为其他书所没有用过的名称:小白。”
铁矿
亦作“ 铁鑛 ”。 1.产铁的矿山。《宋史·食货志下二》:“ 梧州 以铅锡易得, 万州 以多铁矿,皆置监。”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矿政》:“ 广东 及 福建 古田 等处之铁矿,质尤胜。” 杨朔 《乱人坑》:“一九四五年冬天,抗 日 战争胜利后,我到 宣化 龙烟 铁矿的 庞泉堡 矿山去。”指含有铁元素的矿石。 徐珂 《清稗类钞·矿物·红铁矿》:“结晶稍大有光辉者,为辉铁鑛,鳞状小片相集如云母者,为云母铁鑛。”
酿造
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乌头》:“﹝土附子﹞处处有之,根、苗、花、实与川乌头相同。但此係野生,又无酿造之法。”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 唧唧 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听说这种虫子会酿造一种甜蜜蜜的玩意儿,很好吃。”引申为对一些原始材料加以组织、加工,使之产生新的东西。 臧克家 《“五四”以来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这些颜色和香气发自生活的本身;但是经过了诗人内心的点染和酿造。”
煤炭
即煤。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煤炭》:“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金石之用。”《花月痕》第四八回:“而且叫这女人挑砖,背盐,浚濠,削竹签,开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