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

归宿读音:
guī sù
归宿繁体:
歸 宿
归字信息:
归(左右结构 总笔画5)
宿字信息:
宿(上下结构 总笔画11)
归宿详细解释

【 归宿 guī sù 】

  • 指归,意向所归。

    《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宋 秦观 《韩愈论》:“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 苏秦 、 张仪 之所作是也。” 清 龚自珍 《语录》:“凡 老 氏之归宿有五:曰求则得;曰有罪免死;曰生;曰取天下;曰莫与争。”

  • 止宿。

    《淮南子·本经训》:“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 宋 秦观 《汝水涨溢说》:“大陂既废,水无所归宿,则自然散漫为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抽肠》:“日既暮,踟躇旷野,无所归宿。”

  • 结果,结局;最终着落。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这倒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归宿。”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这是我最后的归宿--光荣地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他们对 白英子 这个失去家庭的孤儿,有了这样的归宿,尤其感到欢慰。”

  • 归宿例子

    【 归宿 guī sù 】

    1、每颗子弹都有归宿,命中注定无法逃。
    2、 人呀,你虽然感到恐怖,这也是你的归宿
    3、 必须注意到这些病原体在吸收场地的归宿
    4、 我渴望着我心灵上的归宿

    归死
    接受死刑,请死。《左传·襄公三年》:“请归死於司寇。” 杜预 注:“致尸於司寇,使戮之。”《后汉书·李守传》:“ 守 从其计,即上书归死。”《资治通鉴·唐宪宗太和十二年》:“﹝ 李愬 ﹞因谓众曰:‘诸君既以 祐 ( 李祐 )为疑,请令归死於天子。’”
    归顺
    指向敌对势力投诚、归降。《魏书·昭成帝纪》:“ 虎 死,子 务桓 立,始来归顺。”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销其兇悖之心,贷以生全之幸,自然相率弃逆归顺。”《金史·武仙传》:“ 三合 怨 仙 夺其权,乃归顺于 大元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他带劲是因为这条咬了他二三年的癞皮狗,终于重新归顺了他。”屈服,服从。 明 王錂 《寻亲记·伤生》:“我威风,人共闻,要他妻房归顺。”
    癸水
    妇女月经。 南唐 张泌 《妆楼记·红潮》:“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 清 沉起凤 《谐铎·捣鬼夫人》:“自与君春风一度,癸水不復来,倘旦晚临蓐,安得復归仙籍?” 漓江 的别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杂志》:“ 癸水 , 桂林 有古记,父老传诵之,略曰:‘ 癸水 绕东城,永不见刀兵。’ 癸水 , 灕江 也。”
    诡随
    谓不顾是非而妄随人意。《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毛 传:“诡随,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者。” 朱熹 集传:“诡随,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 唐 罗隐 《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訕谤;俛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钦若 性倾巧,敢为矫诞,知节薄其为人,未尝诡随。”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歷来所遇,变化万端,阴险诡随如此辈者甚多。”
    鬼祟
    鬼怪。 宋 刘跂 《暇日记》:“ 孟蜀 多以晚鼓戮人,埋毬场中。故每鸣鼓则鬼祟必作。”《西游记》第十一回:“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或有鬼祟作耗,求他书符镇宅。”喻暗中害人的坏人。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四》:“现在去留,专在我自己,外界的鬼祟,一时还攻我不倒。”鬼怪作祟害人。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年来鬼祟覆三豪,词林根柢颇摇荡。”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那廝也忒懵懂,玉山低趄,着鬼祟醉眼乜斜。”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这位便是这房子的主人,他是受了鬼祟,我们也都是受了鬼崇。”喻行为不光明正大。 茅盾 《一个女性》三:“人们即使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无邪气,却也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阴险鬼祟。” 姚雪垠 《长夜》七:“ 刘老义 忽然鬼祟地放低声音,‘你干老子待你好不好?’”
    归孙
    女子称侄子的儿子为“归孙”。《尔雅·释亲》:“女子谓晜弟之子为姪……谓姪之子为归孙。”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姪’是‘至’的意思。姪之子又生于本氏族,所以就叫做‘归孙’。”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