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

木马读音:
mù mǎ
木马繁体:
木 馬
木字信息:
木(单一结构 总笔画4)
马字信息:
马(单一结构 总笔画3)
木马详细解释

【 木马 mù mǎ 】

  • 木制的马。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默无过言,慤无过事。木马不能行,亦不费食;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魏书·段承根传》:“有一童子,与 暉 同志。后二年,童子辞归,从 暉 请马, 暉 戏作木马与之。”《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帝﹞始欲骑马,未习其事, 俞灵韵 为作木马,人在其中,行动进退,随意所适。”

  • “ 木牛流马 ”的省称。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铭》:“旍旃九坂,艫舳双流,还驱木马,更引金牛。” 倪璠 注引《蜀志》:“﹝ 诸葛亮 ﹞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 指加马鞍的独轮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信安 、 沧 、 景 之间,多蚊虻。夏月……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虻所毒,则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马。”

  • 冰上滑行的工具。

    《新唐书·回鹘传下》:“东至 木马突厥 三部落……樺皮覆室,多善马,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势迅激。”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八大王之子》:“ 突厥 三部落,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此言木马,不言木马子,殆犹今之冰床,非可用之于居家者也。”

  • 建筑工地上用的木架子,形似高脚长凳。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路边还堆着两个工兵架桥的木马。”

  • 体操运动器械。有两种:背上安双环的叫鞍马,没有环的叫跳马。

  • 儿童游戏器械,形状象马,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 木马例子

    【 木马 mù mǎ 】

    1、特洛伊木马
    2、 我们削成一匹木马
    3、 他们对满架的摇动木马,娃娃,荷兰玩具等五光十色的陈列品看得出了神。
    4、 特洛伊的城墙似乎全是用诗人的稿纸建造的:特洛伊的被困和木马悲剧,只不过是一篇诗。

    明道
    阐明治道;阐明道理。《逸周书·大匡》:“勇如害上,则不登于明堂,明堂所以明道,明道惟法。” 唐 韩愈 《争臣论》:“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君作语録,齗齗与诸儒辩,果为明道计乎!”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要之文不关於世道人心,则为无用之文;文不根於三德六艺,则为无本之文;虽有风雅之名,而无明道之实。”指光明的道。《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高亨 注译:“光明的道好像黑暗,前进的道好像后退。”特指按礼办事。《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沟池不抇,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它故焉,明道而钧分之,时使而诚爱之,下之和上也如影饗。”明知;明明。《宋元戏文辑佚·唐伯亨因祸致福》:“气我孤幃,冷清清底。明道非为活计,自古得鸳鸯,本无三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明道暗包笼,是您姐姐。” 宋 程颢 的私谥。 颢 死后, 文彦博 题其墓曰 明道先生 之墓。《宋元学案》称 程颢 及其弟子的学说为《明道学案》。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下:“ 明道 在邑中,视其民如家人。”
    民歌
    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苗圃
    培育农作物幼苗或树木幼株的园地。有固定苗圃与临时苗圃之分。用播种或插枝的方法栽培,待稍长后,加以移植。 浩然 《艳阳天》第一○八章:“他想着自己这半年多的经历,从参加种麦子到开垦苗圃,到后来被卷进 东山坞 各种各样的斗争的漩涡里,这一段道路在这个年轻人说来是不短的。”
    娜娜
    细长而柔弱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到时春怡怡,万柳枝娜娜;走应人折赠,只恐絮已堕。”飘动貌。 宋 苏辙 《次韵王巩元日》:“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駸駸已发机。”
    牛奶
    母牛的奶水,又称牛乳。《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阿,原来是牛奶!”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十二月二十四》:“太阳照在纸窗上时,我是在煨第三次的牛奶。”
    农夫
    指务农的人。《诗·豳风·七月》:“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周礼·考工记序》:“飭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荀子·儒效》:“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斵削而为工匠。”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 唐 欧阳詹 《唐天志》:“农夫在畦,蚕妇在林。”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衣帛当思织妇之劳,食粟当念农夫之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农夫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古代田官名。《诗·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穀。” 郑玄 笺:“又能率是主田之吏农夫,使民耕田而种百穀也。”《诗·豳风·七月》“田畯至喜” 唐 孔颖达 疏:“《释言》云:‘畯,农夫也。’ 孙炎 曰:‘农夫,田官也。’”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