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法

国法读音:
guó fǎ
国法繁体:
國 法
国字信息:
国(全包围结构 总笔画8)
法字信息:
法(左右结构 总笔画8)
国法详细解释

【 国法 guó fǎ 】

  • 国家的法纪。

    《周礼·秋官·朝士》:“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史记·循吏列传》:“ 李离 过杀而伏剑, 晋文公 以正国法。”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而 君锡 等輒敢挟情公然诬罔,伏乞付外施行,稍正国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説是为了国法,所以公而忘私。然而姓 朱 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

  • 国法例子

    【 国法 guó fǎ 】

    1、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
    2、 颂扬独裁政治,反对民主政治,宣传“安分守纪”、“严守国法”,使人民任其宰割。
    3、 无论是按国法, 还是按党纪, 他都逃不了挨板子。
    4、 国法不容

    聒耳
    指声音刺耳。《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徵於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春鼃长譁,而丑音见患於聒耳。” 唐 罗隐 《城西作》诗:“野禽鸣聒耳,庭草緑侵阶。”《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偶一听之,可也;听久了,也觉嘈嘈杂杂,聒耳得紧。”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二:“这种鸡公车非常多,有时候一来一往在路上连成着一条很长的直线,叽呀叽呀的声音非常聒耳。”
    果断
    果敢决断,不迟疑。《书·周官》:“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孔颖达 疏:“惟能果敢决断,乃无有后曰艰难。”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尚书远略英谋,临机果断。”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五章:“在一些小事情上,她是那么绵软,可是在大事情上,她却能做出果断的决定。”
    过渡
    横越江河。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五:“野市分麞闹,宫帆过渡迟。”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曹帅试船》:“也不数 汉光武 合冰过渡,也不数 小秦王 跨海征 辽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行徧天下路,惟有 武昌 好过渡。”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 沁河 上过渡的习惯,夏秋两季用船,冬天冰冻以后至春天发洪之前用桥。”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一节中标点所规定的,以及诸节间的停顿,都需要表现者作出过渡或转折的交代,也不是可以用作休息时间的。”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那时却正是由军事时代过渡于和平时代的关键。”
    过饭
    谓以菜肴下饭。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白如珂雪,味又絶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贾公 ﹞向门缝里张时,只见 石小姐 将这碟醃菜叶儿过饭。”前往人家吃饭。 宋 黄庭坚 《再答冕仲》诗:“安用茗浇磊块胸,他日过饭随家风。” 宋 黄庭坚 《再和答为之》:“邻居接杖藜,过饭厌疎糲。”
    过房
    无子而以兄弟或同宗之子为后嗣。 宋 欧阳修 《答曾舍人书》之二:“父子三纲,人道之大,学者久废而不讲。縉绅士大夫安於习见閭阎俚巷过房养子,乞丐异姓之类,遂欲讳其父母。”指以别人的儿女为儿女,或认别人为义父母。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他自身姓 张 ,幼小间过房与我做义女,如今十八岁了,诗词歌赋,针指女工,无不通晓。” 明 冯梦龙 《万事足·买妾求嗣》:“老身姓 竇 ,小女 玉儿 ,为因夫主弃世,家业凋零,难以度日,欲将此女过房与人。”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祖父本无子息,我婆为住乡下的叔祖父 沉洪芳 娶了个青年 苗 族姑娘,生了两个儿子,把老二过房作儿子。”
    国服
    谓服事于国,向国家缴纳租税。《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 郑玄 注:“以国服为之息,以其於国服事之税为息也。” 贾公彦 疏:“凡言服者,服事为名,此经以民之服事,唯出税是也。”国家规定的服装。《辽史·仪卫志二》:“於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 汉 制,各从其便焉。详国服以著厥始云。”参见“ 国字 ”。服国丧。 侯宝林 《改行》:“乙:‘皇上死了与艺人有什么关系?’甲:‘国服哇……人人都得挂孝。’”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