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

皋兰读音:
gāo lán
皋兰繁体:
皋 蘭
皋字信息:
皋(上中下结构 总笔画10)
兰字信息:
兰(上下结构 总笔画5)
皋兰详细解释

【 皋兰 gāo lán 】

  • 亦作“皐兰”。泽边的兰草。

    《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皐兰被径兮斯路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清露被皐兰,凝霜霑野草。” 晋 成公绥 《啸赋》:“藉皐兰之猗靡,荫脩竹之蝉蜎。”

  • 山名。在今 甘肃省 兰州市 南。

    《汉书·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鏖 皐兰 下。” 南朝 梁元帝 《郑众论》:“况復风生 稽落 ,日隐 龙堆 , 翰海 飞沙, 皋兰 走雪。” 唐 沉佺期 《被试出塞》诗:“辛苦 皋兰 北, 胡 霜损 汉 兵。”

  • 旧县名。即今 甘肃省 兰州市 。

    汉 设 金城县 , 明 为 兰县 , 清 改 皋兰县 。 清 姚鼐 《<停云堂遗文>序》:“ 皋兰 王诫亭 先生,固 秦 中之聪明才杰士也。”

  • 高安
    谓居于高位而安泰。《管子·版法》:“修长在乎任贤,高安在乎同利。” 尹知章 注:“与下同利,则高位安。”指 汉哀帝 时 高安侯 董贤 。《文选·潘岳<西征赋>》:“刺 哀主 於 义 域,僭天爵於 高安 。” 张铣 注:“ 董贤 有美色,帝幸之,封为 高安侯 。” 宋 乐章名。《宋史·乐志一》:“ 建隆 元年二月……改乐章十二‘顺’为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祭天为《高安》,祭地为《静安》。”
    甘泉
    甜美的泉水。《荀子·尧问》:“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 唐 骆宾王 《灵泉颂》:“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极,烝烝不匱。” 许地山 《换巢鸾凤》:“但愿人间一切血泪和汗点,一洒出来就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指美好的水泉。 宋 曾巩 《齐州北水门记》:“ 济南 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甘泉山 。本 秦 宫。 汉武帝 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三辅黄图·甘泉宫》:“一曰 云阳宫 …… 始皇 二十七年作 甘泉宫 及前殿,筑甬道自 咸阳 属之。 汉武帝 建元 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 牛首山 ,望见 长安城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朕亦当法 孝武皇帝 也,如此则 甘泉 、 建章 可復兴矣。” 唐 李郢 《江上逢王将军》诗:“虬鬚憔悴羽林郎,曾入 甘泉 侍 武皇 。”宫名。 五代 后汉 离宫名。见《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赋名。 汉 扬雄 撰。《汉书·扬雄传上》:“﹝上﹞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正月,从上 甘泉 还,奏《甘泉赋》以风……天子异焉。”后因以“甘泉”喻指进献主上而受到赏识的文章。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欲随 平子 去,犹未献《甘泉》。”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拂青萍白日寒,禁不住气冲碧汉,竟何年遇主奏《甘泉》?” 汉 粮仓名。《通典·食货十一》:“入粟 甘泉 ,不復告緡。” 明 李贽 《富国名臣总前论》:“又於京师置平準以平物价……不待加赋而国用自足, 太仓 、 甘泉 一岁皆满。”
    富源
    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等。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 美国 国土广漠,天然之富源无限。” 孙中山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各县之天然富源与及大规模之工商事业,本县之资力不能发展与兴办,而须外资乃能经营者,当由中央政府为之协助。”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我们偏要穿过这样的天险,修起铁路,使 四川 的富源能够流到外地来。”
    高陵
    高丘,山丘。《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晋 陆机 《拟青青陵上柏》诗:“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 元 刘永之 《酬寄伍朝宾》诗:“鲸鯢依巨浪,虎豹啸高陵。”指陵墓。 晋 张载 《七哀传》:“ 北芒 何垒垒,高陵有四五。”陵墓名。 三国 魏武帝 曹操 陵名。在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彰德府二》、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四·彰德府》。陵墓名。 三国 吴 孙坚 墓名。在 江苏省 丹阳市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镇江府二》。复姓。 汉 有 高陵显 见《通志·氏族三》。
    高密
    高大。 三国 魏 应璩 《与尚书诸郎书》:“陋巷之居,无高密之宇;壁立之室,无旬朔之资。”借指富贵之家、高门望族。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一:“伏以功存社稷,庆钟高密之门;泽及本枝,天胙大任之德。”指 汉 代 郑玄 。 郑玄 是 山东 高密 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以 汉 儒拟之,在 高密 之下。”指 汉 代 邓禹 。 邓禹 以功封 高密侯 。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之一:“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 。”
    高明
    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 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 吕延济 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 注:“高明,谓日月也。”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 宋 曾巩 《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高而明亮;高爽敞亮。《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 南朝 齐 谢朓 《歌黄帝》:“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广榭崇臺,时令著高明之宅。”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臺榭,居高明。”指显贵者。《书·洪范》:“无虐煢独,而畏高明。” 孔 传:“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 孔颖达 疏:“高明,谓贵宠之人。”《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 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指显贵。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忠 愈恨 燮 ,然惮其高明,不敢害,出为 汉阳 太守。”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畏子高明,痛子憔悴。” 清 曾国藩 《原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匽皇后传》:“ 博园匽贵人 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清 龚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指崇高明睿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韦昭 注:“高明昭显,谓明德之臣。”《云笈七籤》卷九:“抑絶高明,嫉害胜己。” 续范亭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也愿意在此佳节,聊进一解,质之高明,并作为我国革命之借镜。”谓见解或技术高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这等一位高明人,难道连那‘瑶草无尘根’的这句话也不晓得?” 胡适 《吴敬梓传》:“《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 刘半农 《<扬鞭集>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10.对人的敬词。《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近持悃愊,进叩高明,荷温教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11.谓性格高亢爽朗。《后汉书·王龚传》:“ 蕃 性气高明,初到, 龚 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