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狷

狂狷读音:
kuáng juàn
狂狷繁体:
狂 狷
狂字信息:
狂(左右结构 总笔画7)
狷字信息:
狷(左右结构 总笔画10)
狂狷详细解释

【 狂狷 kuáng juàn 】

  • 亦作“ 狂獧 ”。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

    《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则欲得狂狷者。狂者,进取於善道。狷者,守节无为。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恆一。”《孟子·尽心下》:“ 孔子 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 焦循 正义:“此亦见《论语·子路篇》,獧作‘狷’。”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素门凡流,轮翮无取,进谢中庸,退慙狂狷。”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六:“ 孔子 取狂獧,以其无利欲之心,便可以进道,非谓狂獧足以尽道。” 柳亚子 《哭仲穆》诗:“相逢乍忆过 江 年,狂狷殊途笑我颠。”

  • 狂妄褊急。书疏中常用作谦辞。

    《汉书·刘辅传》:“臣闻明王垂宽容之听,崇諫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伏惟特宽狂狷,不赐诛责,生死荣幸,无任感恩攀恋惶惧汗慄之至。” 宋 朱熹 《与陈丞相书》:“然 熹 之狂獧朴愚,不堪世用,明公知之,盖有素矣。”

  • 洁身自好。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昔狂狷华士……隐於海隅,而 太公 诛之。” 宋 叶适 《上西府书》:“伏念天子明圣……於是屡下直言之詔,招採山巖遁逸之士,狂狷朴野之人。” 清 姚鼐 《赠侍潞川》诗:“走昔少年时,志尚在狂狷。”

  • 放纵,不遵礼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禰衡 ﹞恃才倜儻,肆狂狷于无妄之世。”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昔 范公 收天下之士,不考其素,苟可用者,莫不咸在,虽其狂獧无行之徒,亦自效于下风。”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文学》七:“使读者感觉他那些矫激的愤世嫉俗的狂狷行为,确是为环境所压迫,不得不发的。”

  • 指放纵而不遵礼法的人。

    唐 李绅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诗:“从此别离长酩酊, 洛阳 狂狷任椎埋。”

  • 指犯分跋扈。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狂狷不逊,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后汉书·李固传》:“ 固 受任之后,东南跋扈,两州数郡,千里萧条,兆人伤损,大化陵遟,而詆疵先主,苟肆狂狷。”

  • 狂狷例子

    【 狂狷 kuáng juàn 】

    1、与中行──简论清初“四僧”与“四王”人生、艺事的分流

    恇惧
    恐惧;惊慌。《后汉书·王閎传》:“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魏书·裴粲传》:“合家恇惧,不测所以, 粲 更恬然,神色不变。”《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三年》:“ 金 承平日久,骤闻 蒙古 用兵,人情恇惧,流言四起。”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黎 恇惧不语。”
    匡救
    匡正补救。《书·太甲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讎,反以亡躯。”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鯁议,致天下太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至诚格天》:“﹝ 纯皇 ﹞引为己责,命羣臣直言以匡救其失。” 邹韬奋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所以不得不大声疾呼,希望唤起舆论,督促政府,共谋匡救。”
    狂简
    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朱熹 集注:“狂简,志大而略於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笔不狂简而受駮议之荣,低眉垂翼而充奏劾之选。” 宋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狂简昧大体,所依官长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小子翩翩皆狂简,结党欺名宦,风波动几番。”
    狂谲
    诡异多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有《狂譎》篇,叙 王严光 诡异之行。 明 刘基 《蛟溪》诗:“大江扬浊澜,鼉蜃恣狂譎。”狂妄狡诈。《旧五代史·梁书·罗少成传》:“ 邠 、 岐 、 太原 终有狂譎之志,各以兴復 唐 宗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絶人望。”犹狂怪。 明 唐顺之 《跋异僧书心经碑后》:“虽 颠素 之奔放狂譎,比之此书,犹为拘挛绳墨而不能展矣。”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昌黎 而下,门户竞开, 卢仝 之拙朴, 马异 之庸猥, 李贺 之幽奇, 刘叉 之狂譎,虽浅深高下,材局悬殊,要皆曲径旁蹊,无取大雅。”
    狂客
    放荡不羁的人。 唐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诗:“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宋 苏轼 《满庭芳·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词:“坐中有狂客,脑乱愁肠。” 清 孙枝蔚 《春夜宴汪季甪爱园》诗:“ 西京 老狂客,何处着此身。”指 唐 诗人 贺知章 。因其自号“四明狂客”,故称。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 狂客 ,号尔謫仙人。” 宋 苏轼 《书王晋卿画·四明狂客》诗:“ 狂客 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杨花的别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牡丹为贵客……杨花为狂客。”
    圹圹
    广大貌。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下》:“天下壙壙然,一人有之。”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