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

大蓟读音:
dà jì
大蓟繁体:
大 薊
大字信息:
大(单一结构 总笔画3)
蓟字信息:
蓟(上下结构 总笔画13)
大蓟详细解释

【 大蓟 dà jì 】

  • 菊科。多年生草木。茎直立。叶羽状,有刺。花紫红色或玫瑰色,偶有白色。中医以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 腠理
    中医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肌肉的纹理。为渗泄及气血流通灌注之处。《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晋 左思 《魏都赋》:“膳夫有官,药剂有司,肴醳顺时,腠理则治。”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郑前》:“ 治平 中, 武昌县 令 郑前 ,尝觉腠理不寧。” 清 黄景仁 《浴汤池》诗:“腠理觉竖奔,膏肓拟丁凿。”泛指条理或途径。《吕氏春秋·先己》:“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及下,层崖悬级,一时不得腠理,攀掛甚久。”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至诚凝固腠理微,承蜩解牛本一致。”
    创伤
    伤害。《后汉书·南匈奴传论》:“於是 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讎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至於陷溃创伤者,靡岁或寧,而 汉 之塞地晏然矣。” 闻一多 《战后文艺的道路》:“古代艺术家身体上受创伤,心理上也受创伤。” 何其芳 《岩》:“他乃一无父无母的孩子,就养于其叔父,始而牧猪,继而放牛,许多无辜的挞责创伤了他的心。”被刀剑、火器等所损伤。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十:“在前线退下的伤兵,如果是由枪打伤的,他们觉得这是光荣的创伤,很高兴地对你说明经过的情形。”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其中有一位 沉洪富 ,便是我的祖父…… 同治 二年,二十六岁又作过 贵州 总督,到后因创伤回到家中,终于在家中死掉了。”指伤口。 沙汀 《闯关》四:“ 余明 制止住他们的胡闹;一面走去检视那个神气有点凄苦的俘虏的创伤。”比喻战乱或自然灾害等给国计民生带来的破坏。 毛泽东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庆祝 延安 和 陕甘宁边区 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袁鹰 《悲欢》:“坚冰已经打破,传统正在恢复,创伤正在治疗,勃勃的生气又扑面而来。” 青勃 《锁沙》诗:“这飞沙扑脸的瘠薄的土地,是当年黄水留下的创伤。”
    川芎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白色,果实椭圆形。根茎可入药,有调经、活血、止痛等作用。
    丹砂
    亦作“ 丹沙 ”。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管子·地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远奢华,近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指丹砂炼成的丹药。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味灵丹沙,气验青雘。”《宋史·薛居正传》:“﹝ 居正 ﹞因服丹砂遇毒……吐气如烟燄,舆归私第卒。” 明 谢榛 《元夕道院同公实五君得家字》诗:“乘閒来紫府,垂老问丹砂。” 清 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 勾漏 乞丹砂,匪向 临邛 弹緑綺。”
    党参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黄绿色,结蒴果,成熟时黄褐色。根入中药、有补中益气作用。以产于 山西 上党 者为名贵,故有此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
    稻芽
    稻谷种子发出的芽。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緑鍼抽稻芽。”农谚:稻芽露嘴,赶快拌水。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