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索

捍索读音:
hàn suǒ
捍索繁体:
捍 索
捍字信息:
捍(左右结构 总笔画10)
索字信息:
索(上下结构 总笔画10)
捍索详细解释

【 捍索 hàn suǒ 】

  • 桅杆两边的绳索。船行驶时下垂,停泊时用以揽船。

    宋 苏轼 《慈湖夹阻风》诗之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五绝句》之四:“ 磨盘岭 过出 淮 东,捍索如雷百丈洪。”

  • 寒酸
    形容贫窘,不体面。 唐 杜荀鹤 《秋日怀九华旧居》诗:“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金 今日财发身发,肌肤充悦,容采光泽,絶无向来枯瘠之容,寒酸之气。”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章:“ 周祺 看得出来,那些地主婆娘和地主媳妇,故意装着一副寒酸相给人看。”称穷苦的读书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寒酸忽地上金堦,立看许多渗瀨。” 清 朱锡 《幽梦续影》:“ 王寅叔 云,黄白是市井家物,风月是寒酸家物。”
    含酸
    怀着痛苦悲伤。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诗:“与子别山阿,含酸赴脩軫。” 唐 李远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诗:“他时若更相随去,祗是含酸对影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考弊司》:“徘徊廛肆之间,歷两昏晓,悽意含酸,响肠鸣饿,进退无以自决。” 邹韬奋 《热血沸胜的时候》:“在这含酸茹苦的生活中……悲观颓废是无济于事的。”犹吃醋。《红楼梦》第八回回目:“比通灵金鶯微露意,探 宝釵 黛玉 半含酸。”
    寒素
    门第寒微,地位卑下。《魏书·文苑传·温子昇》:“﹝ 恭之 ﹞家世寒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深知公功能,然门地寒素,不敢相用,恐为名流所嗤。”《红楼梦》第六三回:“我家原来寒素,赁房居住。” 叶圣陶 《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指家世寒素之人。《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王隐 《晋书》:“ 王戎 为左僕射,领吏部尚书。自 戎 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爱养人材,奬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无有废咈。”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自古由寒素为名臣者,何可胜数;膏粱紈綺子焯焯者几人?” 清 黄景仁 《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 汉 晋 选拔士人的科目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李重传》:“时 燕国 中正 刘沉 举 霍原 为寒素,司徒府不从, 沉 又抗诣中书奏 原 ,而中书復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 荀组 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 原 为列侯,显佩金紫,先为人间流通之事,晚乃务学,少长异业,年踰始立,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不应寒素之目。’”清苦俭朴。 宋 叶适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 信安王 以恭俭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顺,事夫训子,率用寒素。”《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隻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指寒衣。 唐 李贺 《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王琦 注:“络纬,莎鸡也。其声如纺绩,故曰啼寒素。或曰络纬,故是蟋蟀鸣则天寒而衣事起,故又名趣织。”
    旱獭
    哺乳动物。全身棕灰色或带黄黑色,前肢的爪发达,善于掘土,成群穴居,有冬眠的习性。肉可以吃,皮可制衣帽。旱獭是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也叫土拨鼠。 碧野 《天山景物记》:“ 天山 上奇珍异品很多,我们知道水獭是生活在水滨和水里的,而 天山 上都生长着旱獭。”
    憨态
    天真娇痴的神态。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上:“帝谓 世南 曰:昔传 飞鷰 可掌上舞,朕常谓儒生饰於文字,岂人能若是乎。今得 寳儿 ,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这是女孩子的憨态,要这样才有意味呢。” 茅盾 《子夜》十八:“ 吴少奶奶 是看惯她妹子的憨态的,也就不以为奇。”
    含桃
    樱挑的别称。《礼记·月令》:“是月(仲夏之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郑玄 注:“含桃,樱桃也。”《淮南子·时则训》:“羞以含桃。” 高诱 注:“含桃,鶯所含食,故言含桃。”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含桃红萼兰紫芽,朝日灼烁发园华。”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色如含桃,大如薏苡。”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己·吴女盈盈》:“﹝ 王山 ﹞作长歌答之曰:‘……鶯啄含桃未嚥时,便会吟诗风动竹。’”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