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颐

解颐读音:
jiě yí
解颐繁体:
解 頤
解字信息:
解(左右结构 总笔画13)
颐字信息:
颐(左右结构 总笔画13)
解颐详细解释

【 解颐 jiě yí 】

  • 谓开颜欢笑。语出《汉书·匡衡传》:“无説《诗》, 匡 鼎 来; 匡 説《诗》,解人颐。”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讨论实解颐,操割纷应手。”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庵随笔·诙谐本色》:“詼谐词语必须本地风光,方可解颐喷饭。”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备考:“近忽于《扬州日报》封面,刊登“ 朱某 求婚广告”一则,语多兴趣,阅者靡不解颐。”

  • 解颐例子

    【 解颐 jiě yí 】

    1、他现在可以对他过去的苦闷解颐了,再也不会有那种没有尽到责任的感觉了。
    2、 “《谦伯氏英文读本》也是好的,中国不是已经有译本吗? 听说叫做什么《诗人解颐语》,还出于林琴南的手笔,”觉慧在后面嘲笑道。
    3、 令人解颐
    4、 对无边的宇宙和永恒的事业以及“主教老头儿的种种无稽之谈”,他常喜欢用解颐的妙语来加以述说。

    节谊
    见“ 节义 ”。
    节义
    亦作“ 节谊 ”。谓节操与义行。《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务德,而下之人守节义。”《后汉书·安帝纪》:“其赐人尤贫困、孤弱、单独穀,人三斛;贞妇有节义十斛。” 李贤 注:“节谓志操,义谓推让。”《新唐书·张建封传》:“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赐之,曰:‘卿节谊岁寒弗渝,故用此为况。’”按,《旧唐书·张建封传》作“节义”。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论节义呵,我学那存忠孝施正礼行仁道治纲常 伊尹 扶 汤 。” 清 顾炎武 《述古》诗:“ 孝武 尊六经,其功冠百王,节义生人材,流风被 东京 。”
    羯羠
    谓民性慓悍。《史记·货殖列传》:“其民羯羠不均,自全 晋 之时固已患其僄悍。” 司马贞 索隐:“其方人性若羊,健捍而不均。”谓种族的血统混杂。 章炳麟 《检论·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亟有杂殽,则民种羯羠不均。”
    接引
    接待;招待。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曲晏密集,管絃嘈杂,后宾填门,不復接引。”《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天色晚,两箇投宿於旅邸,小二哥接引,拣了一间宽洁房。”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又东有巨擘一双,作接引状。手背拇指,分合都辨。”引进;推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苻宏 叛来归国, 谢太傅 每加接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縻薄俸也。” 宋 文天祥 《与刘吉州汉传书》:“终日清言,接引后进。”佛教语。谓佛与 观世音 、 大势至 两菩萨引导众生入西方净土。 宋 张商英 《护法论》:“佛之随机接引,故多开遮权变,不可执一求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大聚僧伽,广宣接引,使长往幽魂,悟真空而解脱;含寃滞魄,识业报而依皈。”泛指助人度脱凡尘。《红楼梦》第一二○回:“小女 英莲 ……此时正是尘缘脱尽之时,只好接引接引。”
    接应
    犹应对;应答。《东观汉记·马客卿传》:“ 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宋书·颜延之传》:“接应之方,言必出己。”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 泽如 不想说什么话去接应,他照旧带着不舒服的感觉望着 钱 的喉结。”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他的妻子很能干,’我接应着。”呼应支援。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元帅先行,我与 敬德 将军随后来接应元帅来。”《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却説店小二为接应 陈名 盗马,回到家中,正在房里与老婆説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龙泉 人 郭公子 起义兵以应伪 周 ……后与 大任 不协,不相接应。” 茅盾 《子夜》十三:“还是先和 虹口 那几个罢下来的厂接好头,她们来冲,我们关车接应。”供应;接济。如:子弹接应不上。
    结缨
    《左传·哀公十五年》:“ 子路 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结缨,系好帽带。后用以表示从容就死。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 仲由 之善,不能息其结缨。”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暉谢表》:“诚合结缨军垒,抵罪国章。”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死寇难令嗣观察公请于朝赐谥忠勤索诗》:“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