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

跬步读音:
kuǐ bù
跬步繁体:
跬 步
跬字信息:
跬(左右结构 总笔画13)
步字信息:
步(上下结构 总笔画7)
跬步详细解释

【 跬步 kuǐ bù 】

  • 亦作“蹞步”。半步,跨一脚。

    《大戴礼记·劝学》:“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王聘珍 解诂:“跬,一举足也。”《荀子·劝学》作“蹞步”。 杨倞 注:“半步曰蹞,蹞与跬同。”《北史·魏收传》:“跬步无已,至於千里;覆簣而进,及於万仞。” 宋 范成大 《土门》诗:“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梁启超 《新民说》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钧儒 《寄大儿》诗:“小妹居对房,跬步无我离。”

  • 举步;迈步。

    宋 苏轼 《灵壁张氏园亭记》:“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士大夫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难,而归田为难。”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青云之路,跬步可阶;五尺之童,便思奔竞。”

  • 指极近的距离。

    《旧唐书·肃宗纪下》:“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时昏雾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 形容少;极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桓 称仲父, 文 称太公,计此二人,曾无跬步之劳,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马光 《辞赐金第一札子》:“今臣等虽备位五使,犹在京城,跬步之劳,亦未尝有,以何勋效再受重赐。”《朱子语类》卷五九:“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

  • 喻指小节。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夫细行不矜,终为大德之累,跬步必谨,犹忧其过举也。”《明史·张邦奇传》:“﹝ 张邦奇 ﹞与 王守仁 友善,而语每不合。躬修力践,跬步必谨。” 清 姚鼐 《复张君书》:“是故古之士,於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

  • 人迹。

    唐 杜甫 《溪涨》诗:“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仇兆鳌 注:“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后竹径和牧中丞韵》:“跬步春园空,苍然隔林语。”

  • 跬步例子

    【 跬步 kuǐ bù 】

    1、跬步难行
    2、 跬步不离
    3、 跬步向前, 总比停步不前好多了。

    魁柄
    喻朝政大权。《汉书·梅福传》:“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於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 颜师古 注:“以斗为喻也,斗身为魁。” 唐 刘禹锡 《赠司空令狐公集》:“遂委魁柄,斯以文雄於国也。” 明 张景 《飞丸记·戟户逢仇》:“持魁柄恣纷更,认朝纲常秉更,取竭錙銖真忒横。” 章炳麟 《訄书·正葛》:“法家之所患,在魁柄下移。”
    魁杓
    北斗星七星中首尾两星的合称。《史记·天官书》:“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 华 以西南。” 张守节 正义:“魁,斗第一星也;杓,东北第七星也。”《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 高诱 注:“斗第一星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故魁杓亦指北斗七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宿为吉凶祸福。” 清 丘逢甲 《日蚀诗》:“岁星过处玉犬吠,魁杓方指苍龙苍。”
    魁岸
    魁梧高大。《汉书·江充传》:“ 充 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南史·袁泌传》:“﹝ 袁泌 ﹞字 文洋 ,清正有干局,容体魁岸,志行修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此时 朱重 居移气,养移体,容仪魁岸,非復幼时面目。”奇伟不凡。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杨炎》:“余观 杨公 山水图,想见其为人魁岸洒落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有望气者谓 绪 ( 王绪 )曰:‘军中有王者气。’於是 绪 见将卒有勇略踰己及气质魁岸者,皆杀之。”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红雪》:“客京师人,风格魁岸而彬雅,不类武士。”
    馗厨
    菌名。《尔雅·释草》“中馗,菌” 晋 郭璞 注:“地蕈也,似盖。今 江 东名为土菌,亦曰馗厨。可啖之。”
    窥道
    探明道理。《淮南子·要略》:“凡属书者,所以窥道开塞,庶后世使知举错取捨之宜适。”亦作“ 窥导 ”。谓察其意而加以诱导。《孔子家语·贤君》:“佞臣諂諛,窥导其心;忠士折口,逃罪不言。”《汉书·元帝纪》:“ 淮阳王 舅 张博 、 魏郡 太守 京房 坐窥道诸侯王以邪意,漏泄省中语。 博 要斩, 房 弃市。”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 王先谦 补注:“窥其意而导之。”
    馈奠
    指丧中祭奠之事。《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於馈奠之事乎?’” 孙希旦 集解:“馈奠,谓执丧奠之事也。”《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遗令丧事并从俭约,诸馈奠不用牲牢。”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晦翁论追礼外氏书》:“若果如此,则使为后者主其祭,而吾特往助其馈奠,亦何为而不可?”
    蓝藻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绿藻
    藻类植物的一门,生长在淡水、海水中或湿地、树干上,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有球状、网状、丝状、管状等多种。植物体绿色或黄绿色。如水绵。
    粑粑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勃勃
    兴盛貌。《淮南子·时则训》:“勃勃阳阳,惟德是行,养老化育,万物蕃昌。” 唐 韩愈 《为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復有仕进之路矣。” 陶铸 《松树的风格》:“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烟气上升貌。《隋书·天文志下》:“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者,其军欲败。” 冰心 《南归》:“我觉得我的心香一缕勃勃上腾,似乎是哀求圣母,体恤到婴儿爱母的深情,而赐予我以相当的安慰。”
    不及
    赶不上;来不及。《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史记·游侠列传论》:“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採者。” 唐 王昌龄 《西宫秋怨》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不到。《左传·隐公元年》:“遂寘 姜氏 于 城潁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周景传》:“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犹未达,不识。《后汉书·张酺传》:“臣实愚憃,不及大体。”
    逮逮
    文雅安和貌。《礼记·孔子闲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 郑玄 注:“逮逮,安和之貌。” 孙希旦 集解:“‘逮逮’,《诗》作‘棣棣’,闲习之意。”
    当意
    称意;合意。《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上书颂 宽饶 。”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六宫嬪御虽多,自 武惠妃 死后,无当意者。” 苏曼殊 《非梦记》:“ 玄度 爱生如己子,欲以 薇香 妻之,生之父母,俱皆当意。”
    赶集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岭 南之市谓之虚…… 山 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於其日聚焉,谓之‘赶集’。” 清 刘书年 《沂水桑麻话》:“ 沂邑 集场甚多,著名者三十餘处,尚有义集、小集不计其数,通工易事,莫便於赶集。”《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 齐村 是 枣庄 西边八里路的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
    干么
    干什么。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嘿!干么站住,进去啊!” 张天翼 《报复》:“干么叫‘我’放还‘你’的自由?”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